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夫妻碩士畢業後回到深山老家養殖「稀罕物」,年創收430多萬,帶動百余村民致富

賺錢的方法有很多種, 選對了就會賺大錢。 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小夥畢業後放棄打工, 和同是碩士研究生的妻子依然回鄉創業養「稀罕物」, 付出總有回報, 幾年後賺到了大錢, 還帶動100多戶致富, 村民都對他高看一眼。

中國廣西一對夫妻讀到碩士研究生畢業後, 不願在城裡找工作, 而是雙雙選擇回到農村, 開創自己的事業, 而且還取得了成功。 圖為潘建龍在檢查「稀罕物」幼苗的生長情況。 (圖片來自東方IC)

時間回溯到2010年。 這年6月, 廣西蒙山縣長坪瑤族鄉六坪村瑤族, 28歲青年潘建龍, 從廣西大學生命與科學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後, 與同是該校碩士研究生的妻子向志嬌一起, 回到家鄉, 養起了「稀罕物」娃娃魚。 如果你以為他們是一時的心血來潮, 頭腦發熱, 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們之前經過慎重的考察和可行性論證的。 圖為潘建龍在檢查娃娃魚種魚生長情況。 (圖片來自東方IC)

娃娃魚的學名叫大鯢, 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 因為它的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 所以人們叫它「娃娃魚」。 野生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及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 娃娃魚的生活環境較為獨特, 它們在水流湍急, 水質清涼, 水草茂盛, 石縫和巖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 才能很好地生存。 圖為潘建龍在捕撈經過漂養的鮮魚餌料, 準備給娃娃魚添食。 (圖片來自東方IC)

而潘建龍的家鄉六坪村的水域環境, 正好適合娃娃魚的養殖。 潘建龍還有一個優勢是, 他們家以前有過養殖娃娃魚的經驗。 因此, 潘建龍夫妻倆回到家鄉後, 就把「心動」付諸於了「行動」, 他們依靠家庭繁育馴養娃娃魚的經驗和村裡良好的自然環境, 在當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 一舉辦起了娃娃魚繁育場。

圖為潘建龍在檢查娃娃魚的生長情況。 (圖片來自東方IC)

潘建龍養殖娃娃魚的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也是滿滿「摸著石頭過河的」。 剛開始使用水盆進行養殖的, 而水盆必須經常換水, 不僅多耗人工, 而且不利於娃娃魚的生長, 後來又投入資金, 依山腳建起了水池,但由於對水質、水溫等的把控不到位,致使第一批娃娃魚全部「夭折」。圖為潘建龍和妻子向志嬌在檢查娃娃魚的鮮魚活餌飼養情況。這口塘裡養的娃娃魚最愛吃的小魚、小蝦、青蛙等。(圖片來自東方IC)

夫妻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最後建起了娃娃魚生態養殖場。他們建起的娃娃魚池,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連接著山溝裡的一條小溪流,一年四季溪水不斷,源源不斷的溪水注入池中。為了切近娃娃魚生長的自然環境,潘建龍特地把水池做成一格格的,並在水池裡種植植物,放入石頭,供娃娃魚棲息、遊玩、產卵等。圖為潘建龍檢查娃娃魚種魚的生長情況。(圖片來自東方IC)

到2015年,潘建龍已投入300多萬元(約合新臺幣1295萬),擴建繁育基地2000多平方公尺,將自己的養殖基地,註冊為:蒙山縣長坪瑤族鄉利民大鯢繁育場。潘建龍還有一個願望,就是要當「火車頭」,帶動村民一起致富。於是他牽頭成立合作社,帶動100多戶農戶,一起開展娃娃魚繁育養殖。圖為潘建龍在給娃娃魚添加魚料。(圖片來自東方IC)

養殖娃娃魚的一個又一個難關,被潘建龍夫妻攻克了。比如,「娃娃魚繁育難關」,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難題,但潘建龍夫妻用仿野生態方式攻克了,從而一舉取得了成功。如今他們每年創收100多萬元(約合新臺幣430萬)。潘建龍夫妻富了,鄉親們也跟著富了。圖為潘建龍夫妻檢查娃娃魚種魚生長情況。

編後語: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認真做一件事,並堅持下來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定會有所收穫的。祝願創業的或者已經成功的朋友2021年更上一層樓。

依山腳建起了水池,但由於對水質、水溫等的把控不到位,致使第一批娃娃魚全部「夭折」。圖為潘建龍和妻子向志嬌在檢查娃娃魚的鮮魚活餌飼養情況。這口塘裡養的娃娃魚最愛吃的小魚、小蝦、青蛙等。(圖片來自東方IC)

夫妻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最後建起了娃娃魚生態養殖場。他們建起的娃娃魚池,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連接著山溝裡的一條小溪流,一年四季溪水不斷,源源不斷的溪水注入池中。為了切近娃娃魚生長的自然環境,潘建龍特地把水池做成一格格的,並在水池裡種植植物,放入石頭,供娃娃魚棲息、遊玩、產卵等。圖為潘建龍檢查娃娃魚種魚的生長情況。(圖片來自東方IC)

到2015年,潘建龍已投入300多萬元(約合新臺幣1295萬),擴建繁育基地2000多平方公尺,將自己的養殖基地,註冊為:蒙山縣長坪瑤族鄉利民大鯢繁育場。潘建龍還有一個願望,就是要當「火車頭」,帶動村民一起致富。於是他牽頭成立合作社,帶動100多戶農戶,一起開展娃娃魚繁育養殖。圖為潘建龍在給娃娃魚添加魚料。(圖片來自東方IC)

養殖娃娃魚的一個又一個難關,被潘建龍夫妻攻克了。比如,「娃娃魚繁育難關」,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難題,但潘建龍夫妻用仿野生態方式攻克了,從而一舉取得了成功。如今他們每年創收100多萬元(約合新臺幣430萬)。潘建龍夫妻富了,鄉親們也跟著富了。圖為潘建龍夫妻檢查娃娃魚種魚生長情況。

編後語: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認真做一件事,並堅持下來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定會有所收穫的。祝願創業的或者已經成功的朋友2021年更上一層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