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4000多年前大禹能治水,為什么如今馬來西亞不能?

我國數個州及地區近日豪雨成災, 大馬氣象局總監再蘭西蒙表示, 我國目前仍處于東北季候風季節, 豪雨的情況會持續在西馬東海岸州屬發生, 包括彭亨與柔佛。 小馬只能說, 大家再堅持堅持。

每年11月至2月吹東北季風, 大馬東海岸三州連帶柔佛, 都會降下全年雨量2500毫米的40%, 所以連年一雨成災, 災民動輒數萬人。 我們可以稱其為天意, 但有更多的是人禍;人禍?可事分兩端, 其一、河川中上游水源保護區的濫墾濫伐, 森林化身油棕園;其二、幾十年來政府在防災防洪工作上, 沒有什么作為!

先別說東海岸數州, 吉隆坡雖貴為一國之都, 但每個月一兩場個把小時的豪雨, 大面積的區域立刻水鄉澤國, 足以陸上行舟。 官方的工作?就等“水”自然消退;災民?自行清理臟臭不堪的家園, 以迎接下次水患來襲, 習慣已成自然!

東海岸水患比較難治, 但雪隆區淹水是典型的人禍。

因為都市的排水系統沒做好、排水溝堵塞、號稱水壩的蓄水池沒達到防洪功能、州內也沒有幾條像樣的河道足以排洪、一些比較寬一點的排水大溝渠或小河道從來不疏浚, 河底溝底離道路不足五尺, 這種狀態, 如果豪雨不成災, 才真的有逆天道!

今天科學昌明, 水文、氣象資訊豐富, 各地疏洪系統能容納多少雨量?官方單位應該一清二楚, 依數據有系統地治水, 包括旱季時挖深河床、拓寬河道、必要時筑堤壩、增設排洪渠道, 只要是大有為的政府, 天下沒有治不了的水, 至少不應該一雨成災、年年水患。

荷蘭面積4萬1526平方公里, 住了1729萬人, 全國有26%土地低于海平面, 一半國土海抜只有1公尺。 1953年的一場洪水災難, 讓荷蘭筑起一道可以防止一萬年一遇的大洪水。 但今天荷蘭人已經警覺, 洪水其實是人類對土地及河川的不當使用而造成的, “人為”因素, 是引發“天然”災害的元兇。

臺北市, 夏季臺風來襲, 一場大豪雨經常一下就十多個小時, 降雨量常超過300毫米, 但北市淹水非常罕見,

因為他們有完善的排水系統, “二重疏洪道”可以抵擋200年一遇的洪水。 但臺灣的深山老林也偶有山崩土石流, 原因也在于人為的在深山偷墾濫伐。 幾十年前一些農民將30度左右坡度的森林坡地轉種檳榔, 喪失水土保持的功能。 如今, 這種情況已不復見, 但前人種樹成了后人遭殃!

荷蘭人與海爭地、臺灣人年年面對地震臺風的天災, 大馬呢?只要幾場大雨就被攤平了。 荷蘭和臺灣的防災防洪計劃都是百年大計。 今天的大馬應該是到了展開“10年水災防洪計劃”的時候了。 其一、將防災列入政府年度預算和KPI;其二、立即停止森林砍伐, 保護水源區及水土保持;其三、增建防洪水壩及欄河堰;其四、定期挖深或拓寬河道以利疏洪;其五、大河下游興建防洪堤壩;其六、改善排水系統;其七、定期清理水溝防止堵塞……

只要有心, 年年遇水成災的情況必將改善。 《史記卷二·夏本紀》提及大禹治黃河水患13年, 他先歸納父親鯀治水9年失敗經驗, 以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為主軸。 治水期間, 他走遍黃河流域, 利用量測儀器, 由西向東, 丈測河道和地形高低, 在重點位置立標竿作記號, 重新規劃疏洪水道, 終于治了黃河。

大禹治水發生在4000多年前, 當時用最原始但科學的方法, 用人力就能整治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大川。 大禹能, 我們不能?實在找不到理由替歷朝歷任的政府緩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