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踢館:為什麼我國其他作戰飛機都有競標,轟炸機只有西飛一家搞?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 進入添加朋友介面, 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 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 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問:目前我國戰鬥機、直升機都有或兩家以上的企業在搞, 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機制。 但轟炸機、運輸機只有西飛一家, 國家怎麼考慮的, 是實力不夠只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嗎?

主要是因為一個國家往往只養得起一款大中型轟炸機, 多幾個生產廠也就罷了, 難道你能讓兩個研究所一起研究同一款轟炸機麼……

圖:達索公司的產品, 它幾乎就是法國戰後飛機的代名詞。 雖然沒有競爭,

但一樣幹得很好, 可見競爭並不是充分條件。

大型運輸機倒不止西飛一家, 還有陝飛搞運-8系列、上飛搞大型客機, 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是可以改搞大型軍用運輸機的。 只不過同一時期也只能養一個型號, 這自然也只能集中生產了。

圖:陝飛一直想推運-30, 這是90噸級的中型戰術運輸機, 用於取代運-8。

美國人是50年代開發B-52, 70年代開發B-1, 80年代開發B-2, 同時期都只有一款轟炸機, 也就只有一個公司。 只是他大型飛機開發能力強, 有很多公司可以開發而已。

圖:諾斯羅普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B-2轟炸機之前, 上一個轟炸機項目是1940年代的YB-49, 中間隔了30多年。 可見只要有足夠的預先研究, 有沒有特定機型研製經驗並不重要, 這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同時美國有很好的科研分享機制, 生產管理上互相也學習很快, 波音要是頂不住了, 洛克希德、諾斯洛普也可以迅速的接手項目。

圖:美國軍機研究是要分包的, 這樣便於吸收其他公司的獨特技術、降低成本。 但是這樣做的前提是每家公司都靠譜, 如果分包商不靠譜……還記得殲-20醜的要死的大屁股嗎, 那就是結果。

問:堂主, 前陣子敘利亞被美國的戰斧導彈狂虐, S-300和S-400啥的也沒起到什麼作用。 我記得我們也買了S-400沒多久, 那是不是說我們也沒辦法攔截美國人的巡航導彈?

要到單方面挨別人炸自己只能攔的程度, 那我們也完蛋了。

堂主之前也說過這個問題, 第一是要形成威懾, 雙方對等有打擊能力, 就不敢互相用巡航導彈互相攻擊。

第二是是攔截發射平臺, 直接外推防線, 防止敵人的轟炸機、驅逐艦發射導彈。

圖:美軍在東北亞的基地就這麼多, 我們只要有能力幹掉它們, 美軍就不敢輕舉妄動。

圖:巡航導彈攔截難的是早期發現, 只要能發現就好攔截。 美國人提出升級B-1R截擊機, 攜帶幾十枚空對空導彈以高速巡航, 用於攔截巡航導彈再合適不過了。 我國90年代用蘇-27測試過攔截低空巡航導彈, 第一次就成功了一大半。

單純靠防空導彈那就是作死, 畢竟地球是圓的(堂主好像經常說這句話), 地空導彈罩得住的就是半徑三、四十公里範圍, 有多少錢都不夠你部署足夠防空導彈的。

圖:臺灣的防空導彈密度已經算很高的地區了, 但可以發現照樣有很多空檔,

很多地區也做不到重疊覆蓋。 尤其是超低空突防的導彈, 有大量空檔可以鑽。

而且毛子現在電子技術確實太落後了, 還廣泛使用各種類比式的設備, 雷達後端都沒數位化, 更不要說連每個相控陣陣元都數位化的數字陣列比了, 抗干擾和對抗假目標的能力都很差。

圖:敘利亞被以色列導彈摧毀的鎧甲防空車。 這車如果進入戰鬥狀態, 近距離攔截來襲導彈還是可以的, 但是敘利亞C4ISR系統太渣, 無法提供及時有效的空情預警, 於是防空車對來襲導彈毫無反應。

問:請教堂主, 個人感覺直-18和歐洲NH-90外觀很類似, 請問這兩款直升機哪個更先進些, 各有什麼優缺點?

直-18本質上還是基於60年代的超黃蜂無人機, 整體架構還是沒調整的,

跟全新的NH-90完全沒法比。

圖:直-18改了機身機構, 取消了船型底, 但是核心的三大件——發動機、減速器、旋翼不變, 總體結構也沒變, 所以不能給全新的編號。

至於說優缺點, NH-90有很多優點, 但是設計腦殘是沒救的。

10噸級直升機很難承載大型貨艙和尾門, 也沒有這個必要, 畢竟根本塞不下多少東西, 老老實實跟黑鷹一樣做突擊用直升機就是了。 NH-90反而搞了個小不點尾門, 那就跟畫蛇添足沒啥區別。

圖:NH-90的小尾門只能開沙灘車, 普通的吉普車什麼的是開不進去的

圖:搭載的步兵正常上下機還是走側門, 而不是走尾門, 也就是擔架之類的走尾門方便。

圖:直-18還沒有被拍到, 但是同為13噸直升機, 米-17可以輕鬆帶傘兵機動車。 NH-90可能做不到這點, 因為其機艙高度和長度不足,駛過跳板時會被卡住。

用了比黑鷹先進20年的技術,在主要用途上反而性能還不如,也算是飛機設計上的一個一個典範案例。上層設計失敗,再先進的技術細節功底意義都不大了。

問:請問館主,古代帆船的船帆中式和西式哪種更好,或都有什麼優缺點?

中式帆特點是操帆簡單,適合在沿海曲折和風向多邊的航線航行。但是一根桅杆基本就一個帆,面積擴大後重量太大,會把自己壓垮,所以帆面積做不大,往往只能靠增加桅杆數量增加一點面積。

圖:硬帆可以繞著桅杆轉動,這樣船的方向不變就可以適應不同的風向,所以現代貨船研究再度使用風帆時主要考慮硬帆。

但是船長度有限,自然沒法無限增加,尤其木質龍骨更難做長,這是會斷的。西洋縱帆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在鐵制龍骨出現以前,西方人主流是橫帆船。

圖:中式帆船真正的大帆也就3個,前後有幾個小桅杆硬帆,總的面積是比較小的。

西洋橫放是分散的很多小帆,單個重量都不大,因此可以使用特別高大和寬的桅杆設計,掛很多帆,提高受風面積,在有效的長度下增加帆的數量。

圖:這樣一比就看得出來,歐式軟帆的總面積大得多,於是更能受力。

因為帆面積小,所以中式帆船更注重減阻,船體比西洋帆船瘦削很多,同等的長寬往往噸位只有西洋帆船的一半,這樣的話強度和遠洋適航性都有問題,而且很難造出來實用化的千噸以上大帆船。

小型帆船中式帆航速並不吃虧,大了以後就完全不能跟西洋帆船比,比起能跑12節的三千噸戰列艦,800噸的中式帆船往往就只有六、七節。

圖:飛剪船是帆船中航速最快的,它的桅杆也不多,但是帆的面積很多,而且總面積大,於是同等風力下動力更足。加之其船體細長,所以航速特別快。

問:堂主,經常看到明治時期的日本武士照片中,他們拿著的那個長弓比一個人還高,請問他們這樣的長弓是不是類似英格蘭長弓那樣的單體弓,日本有沒有複合弓?

圖:明治時期的日本武士,左側手持長弓,比他這個人高不少。

日本自然是沒有複合弓的,他們主要用的是紮竹為弓和丸木弓兩種,武士用的弓是用多片竹子拼起來的,而足輕用的弓則是木頭彎曲製成的丸木弓。

圖:日本竹弓結構剖視圖。

這是一種日本竹弓的結構,他是竹子和木片組合起來的,而且竹片是用魚膠粘起來的,如果硬要說他是複合弓我也沒辦法,就像T-72的裝甲也可以自稱複合裝甲一樣。但是這種弓必然跟反曲弓區別很大,就像T-72的複合裝甲和喬巴姆就相當於猴子和人的區別一樣。

圖:中國複合弓不同位置的剖面圖,其結構與成分是不同的,這樣才能兼顧良好的彈力和堅固性能。

日本弓本身力度不算小,只是弓身太長,發揮能力一般。倭寇用倭弓一般是冒著明軍的火器和箭雨近距離重箭平射,對於缺乏勇氣、訓練、紀律、裝備的明軍來說效果非常好。無獨有偶,早期的清軍也是在近距離用超長超重的箭平射,打的明軍一潰千里基本沒啥還手之力。

所以說決定戰爭的,還是人……

圖:明代禦寇圖,最右側倭寇手持長弓,有一半露出前人頭頂。左側中部明軍手持反曲弓,高度要小得多。重箭的優勢是殺傷力大,很容易導致重傷或死亡,士氣低落的軍隊容易害怕。

問:堂主既然說發動機的壓縮比可調,那為什麼德國繳獲毛子汽油得加添加劑才能用?可見壓縮比可調也是有限度的,開過車就知道一些老舊車是不適合用高標油的。同樣道理,使用油料標號超過設計大多,也會影響性能吧?

之前堂主說過調節壓縮比的問題,不過沒細講,既然你問到了,那就多說一下吧。

發動機的壓縮比是發動機活塞下止點時氣缸的容積,與活塞到上止點時氣缸容積之比,也就是說代表的其實是活塞上下活動的空間範圍,可以換活塞、換缸墊、改柱塞都行,但是這都是需要進廠進行調節的。

圖:調整壓縮比的各種方法

而調節降低壓縮比以後,雖然可以使用俄國產的劣質汽油,但是發動機性能肯定是要下降的,而且就算拿自己的汽油回來燒,也是只能達到低性能了。

德國人主要汽油供應是自己生產的合成汽油,產生的短鏈比例高,品質在當時來說相當不錯,基礎汽油成分水準甚至比美國人的平均水準還略高,比起用數量少而且不穩定的繳獲汽油來說,那自然還是先用自己的靠譜一點。

圖:二戰時德國非常依賴煤合成油,1943年時生產了500萬噸,不過僅相當於我國內蒙一個項目的產量略多。今後隨著我國環保要求提高,煤炭間接利用逐漸成為主流,煤制油產能會越來越高,對維持戰時燃油供應很有意義。

德國並沒有佔領巴統和格羅茲尼,所以他們只能繳獲蘇聯的庫存,而不是佔領蘇聯的油田來生產汽油。如果佔領了蘇聯油產區,用蘇聯的垃圾煉化設備生產汽油,那德國人也就只能專門搞一批車燒蘇聯油了。

圖:因為缺油,德國人連燒木柴的車都搞出來了,這是在坦克底盤後安裝的蒸汽鍋爐。如果有穩定的燃油供應,那改一下發動機相比起來真不算事。

老車不是不適合燒高標號油,那是純屬浪費的問題……比如說美術編輯開個輝騰出去加油,人師傅就說:你這帕薩特不用加97號的,93號就好了,省點錢吧。

迷你踢館

問:請問堂主,為什麼光輝級航母的裝甲厚度和埃克塞斯級差不多,但光輝級就是裝甲航母而埃克塞斯級就不是?

這是因為裝甲的位置不一樣。光輝級的裝甲是飛行甲板,而埃塞克斯的裝甲是矮一大截的機庫甲板。挨了炸彈,光輝還能保證飛行甲板繼續用,而埃塞克斯的木頭飛行甲板就很容易損壞。

圖:裝甲在機庫頂上也就是飛行甲板,那就是裝甲航母。裝甲在機庫底下也就是機艙頂部,那就是普通航母。

問:日常踢館,堂主我最近看紀錄片也好還是電影也罷,發現在二戰的時候,蘇聯紅軍對付德國人坦克的時候常躲在戰壕裡,等坦克駛過後扔燃燒瓶或手榴彈,我在集結號裡也看過這樣的畫面。很奇怪,坦克後面裝甲雖然薄一些,但也算有裝甲了,一個燃燒瓶或手榴彈就能讓它報廢,這到底是有理有據還是不得已的手法呢?

燃燒瓶裡面裝的是液體燃料,可以順著車身縫隙流動到車體內,造成內部火災。

問:看報導說當年西沙海戰時我國海軍出征的有海軍的掃雷艦,而且參戰的掃雷艦算是主力艦艇。想請樓主談談我國海軍現在和未來的佈雷和掃雷艦艇的發展,昨天樓主還談到現代海戰主要是防空、反艦、反潛和水雷戰,原來水雷在現在海戰有這麼大的比重麼?

佈雷今後那是多平臺發展了,專門的佈雷艦是舊時代產物,而且民船也是佈雷的主力。至於掃雷艦,現在是獵雷/掃雷了,可以使用水下機器人直接找到水雷用炸藥炸掉,還有直升機用藍綠鐳射搜索後用機炮發射超空泡彈摧毀。

圖:戰略級水雷戰的巔峰是二戰饑餓戰役,戰役級水雷戰巔峰是元山抗登陸,海灣戰爭時,伊拉克4艘攜帶水雷的民船在阿布·阿拉水道被截獲。這4艘船攜帶了大約100枚水雷,隱藏在成排的容積為200升的水桶中,使船看上去像是貨船或拖船。這種船如果未被攔截,很容易封鎖戰略水道的航運。所以國內搞水雷的所天天自詡是戰略部門。

問:請堂主介紹下 美國鐳射武器上艦之前,有哪些技術手段能夠應對超低空飛行的亞音速及超音速巡航導彈呢?

拉姆這樣的近防導彈、730這樣的近防炮,都已經出來快40年了啊……

問:請教堂主,近程的反導武器如紅旗10和類似730炮這樣的設備 ,他們如何測試真實的作戰實力呢,拿真的不裝彈藥的導彈去測試嗎,這個危險係數大嗎?

當然很大,如果是瞄準載艦飛來,靶彈控制不好很可能直接撞上,造成死傷事故。所以毛子測試AK-630都是讓導彈側向飛過,根本不敢測試朝自己飛來的導彈。

圖:美國提康得羅加巡洋艦測試密集陣時靶機失控撞上,修理費3億美元。我國靶機是提高飛行高度的,不會直沖軍艦而來。

問:堂主,今天又看了一篇關於解放戰爭中沒良心炮的報導,突然腦洞了一下:如果明朝就發明了這個炮,威力比弗朗基等等大多了,而且工藝比三眼銃還要簡單,這樣能不能碾壓草原騎兵?火藥工藝是落後點,但是口徑既正義,不是麼?

沒良心炮是攻城用的,就明軍能攻蒙古人的城還是滿洲人的城……而且沒良心炮是靠炸藥殺傷的,這對於明朝的火工品製造來說要求太高了,到時候在膛內爆炸的估計更多。

問:塘主好,今天又重溫了黑鷹墜落,發現搜救人員危險特別高,是不是搜救人員作戰能力需要特別強,中國有專門的搜救編制麼?

最著名的搜救,不就是《拯救大兵瑞恩》麼,敵區小規模作戰風險確實是很高的。我國的搜救能力現在還很弱,畢竟沒打過進攻性的空中作戰。

圖:我軍這幾年剛成立搜救和運輸航空旅,負責跳傘飛行員救援,這架裝了艙門機槍的米-17就是其裝備。但是和美空軍的MH-53比起來差遠了,地形跟蹤雷達、紅外夜視設備、導航設備都差的遠。

問:第一次踢館,我軍現在有空中突擊旅和陸航旅兩種編制,都是用直升機反坦克、火力支援、步兵機降、後勤運輸等,請問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陸航旅只有直升機沒有地面作戰力量,戰時是運別的單位的兵;而空突旅是自帶直升機的步兵旅,運自己的兵來機動作戰。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因為其機艙高度和長度不足,駛過跳板時會被卡住。

用了比黑鷹先進20年的技術,在主要用途上反而性能還不如,也算是飛機設計上的一個一個典範案例。上層設計失敗,再先進的技術細節功底意義都不大了。

問:請問館主,古代帆船的船帆中式和西式哪種更好,或都有什麼優缺點?

中式帆特點是操帆簡單,適合在沿海曲折和風向多邊的航線航行。但是一根桅杆基本就一個帆,面積擴大後重量太大,會把自己壓垮,所以帆面積做不大,往往只能靠增加桅杆數量增加一點面積。

圖:硬帆可以繞著桅杆轉動,這樣船的方向不變就可以適應不同的風向,所以現代貨船研究再度使用風帆時主要考慮硬帆。

但是船長度有限,自然沒法無限增加,尤其木質龍骨更難做長,這是會斷的。西洋縱帆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在鐵制龍骨出現以前,西方人主流是橫帆船。

圖:中式帆船真正的大帆也就3個,前後有幾個小桅杆硬帆,總的面積是比較小的。

西洋橫放是分散的很多小帆,單個重量都不大,因此可以使用特別高大和寬的桅杆設計,掛很多帆,提高受風面積,在有效的長度下增加帆的數量。

圖:這樣一比就看得出來,歐式軟帆的總面積大得多,於是更能受力。

因為帆面積小,所以中式帆船更注重減阻,船體比西洋帆船瘦削很多,同等的長寬往往噸位只有西洋帆船的一半,這樣的話強度和遠洋適航性都有問題,而且很難造出來實用化的千噸以上大帆船。

小型帆船中式帆航速並不吃虧,大了以後就完全不能跟西洋帆船比,比起能跑12節的三千噸戰列艦,800噸的中式帆船往往就只有六、七節。

圖:飛剪船是帆船中航速最快的,它的桅杆也不多,但是帆的面積很多,而且總面積大,於是同等風力下動力更足。加之其船體細長,所以航速特別快。

問:堂主,經常看到明治時期的日本武士照片中,他們拿著的那個長弓比一個人還高,請問他們這樣的長弓是不是類似英格蘭長弓那樣的單體弓,日本有沒有複合弓?

圖:明治時期的日本武士,左側手持長弓,比他這個人高不少。

日本自然是沒有複合弓的,他們主要用的是紮竹為弓和丸木弓兩種,武士用的弓是用多片竹子拼起來的,而足輕用的弓則是木頭彎曲製成的丸木弓。

圖:日本竹弓結構剖視圖。

這是一種日本竹弓的結構,他是竹子和木片組合起來的,而且竹片是用魚膠粘起來的,如果硬要說他是複合弓我也沒辦法,就像T-72的裝甲也可以自稱複合裝甲一樣。但是這種弓必然跟反曲弓區別很大,就像T-72的複合裝甲和喬巴姆就相當於猴子和人的區別一樣。

圖:中國複合弓不同位置的剖面圖,其結構與成分是不同的,這樣才能兼顧良好的彈力和堅固性能。

日本弓本身力度不算小,只是弓身太長,發揮能力一般。倭寇用倭弓一般是冒著明軍的火器和箭雨近距離重箭平射,對於缺乏勇氣、訓練、紀律、裝備的明軍來說效果非常好。無獨有偶,早期的清軍也是在近距離用超長超重的箭平射,打的明軍一潰千里基本沒啥還手之力。

所以說決定戰爭的,還是人……

圖:明代禦寇圖,最右側倭寇手持長弓,有一半露出前人頭頂。左側中部明軍手持反曲弓,高度要小得多。重箭的優勢是殺傷力大,很容易導致重傷或死亡,士氣低落的軍隊容易害怕。

問:堂主既然說發動機的壓縮比可調,那為什麼德國繳獲毛子汽油得加添加劑才能用?可見壓縮比可調也是有限度的,開過車就知道一些老舊車是不適合用高標油的。同樣道理,使用油料標號超過設計大多,也會影響性能吧?

之前堂主說過調節壓縮比的問題,不過沒細講,既然你問到了,那就多說一下吧。

發動機的壓縮比是發動機活塞下止點時氣缸的容積,與活塞到上止點時氣缸容積之比,也就是說代表的其實是活塞上下活動的空間範圍,可以換活塞、換缸墊、改柱塞都行,但是這都是需要進廠進行調節的。

圖:調整壓縮比的各種方法

而調節降低壓縮比以後,雖然可以使用俄國產的劣質汽油,但是發動機性能肯定是要下降的,而且就算拿自己的汽油回來燒,也是只能達到低性能了。

德國人主要汽油供應是自己生產的合成汽油,產生的短鏈比例高,品質在當時來說相當不錯,基礎汽油成分水準甚至比美國人的平均水準還略高,比起用數量少而且不穩定的繳獲汽油來說,那自然還是先用自己的靠譜一點。

圖:二戰時德國非常依賴煤合成油,1943年時生產了500萬噸,不過僅相當於我國內蒙一個項目的產量略多。今後隨著我國環保要求提高,煤炭間接利用逐漸成為主流,煤制油產能會越來越高,對維持戰時燃油供應很有意義。

德國並沒有佔領巴統和格羅茲尼,所以他們只能繳獲蘇聯的庫存,而不是佔領蘇聯的油田來生產汽油。如果佔領了蘇聯油產區,用蘇聯的垃圾煉化設備生產汽油,那德國人也就只能專門搞一批車燒蘇聯油了。

圖:因為缺油,德國人連燒木柴的車都搞出來了,這是在坦克底盤後安裝的蒸汽鍋爐。如果有穩定的燃油供應,那改一下發動機相比起來真不算事。

老車不是不適合燒高標號油,那是純屬浪費的問題……比如說美術編輯開個輝騰出去加油,人師傅就說:你這帕薩特不用加97號的,93號就好了,省點錢吧。

迷你踢館

問:請問堂主,為什麼光輝級航母的裝甲厚度和埃克塞斯級差不多,但光輝級就是裝甲航母而埃克塞斯級就不是?

這是因為裝甲的位置不一樣。光輝級的裝甲是飛行甲板,而埃塞克斯的裝甲是矮一大截的機庫甲板。挨了炸彈,光輝還能保證飛行甲板繼續用,而埃塞克斯的木頭飛行甲板就很容易損壞。

圖:裝甲在機庫頂上也就是飛行甲板,那就是裝甲航母。裝甲在機庫底下也就是機艙頂部,那就是普通航母。

問:日常踢館,堂主我最近看紀錄片也好還是電影也罷,發現在二戰的時候,蘇聯紅軍對付德國人坦克的時候常躲在戰壕裡,等坦克駛過後扔燃燒瓶或手榴彈,我在集結號裡也看過這樣的畫面。很奇怪,坦克後面裝甲雖然薄一些,但也算有裝甲了,一個燃燒瓶或手榴彈就能讓它報廢,這到底是有理有據還是不得已的手法呢?

燃燒瓶裡面裝的是液體燃料,可以順著車身縫隙流動到車體內,造成內部火災。

問:看報導說當年西沙海戰時我國海軍出征的有海軍的掃雷艦,而且參戰的掃雷艦算是主力艦艇。想請樓主談談我國海軍現在和未來的佈雷和掃雷艦艇的發展,昨天樓主還談到現代海戰主要是防空、反艦、反潛和水雷戰,原來水雷在現在海戰有這麼大的比重麼?

佈雷今後那是多平臺發展了,專門的佈雷艦是舊時代產物,而且民船也是佈雷的主力。至於掃雷艦,現在是獵雷/掃雷了,可以使用水下機器人直接找到水雷用炸藥炸掉,還有直升機用藍綠鐳射搜索後用機炮發射超空泡彈摧毀。

圖:戰略級水雷戰的巔峰是二戰饑餓戰役,戰役級水雷戰巔峰是元山抗登陸,海灣戰爭時,伊拉克4艘攜帶水雷的民船在阿布·阿拉水道被截獲。這4艘船攜帶了大約100枚水雷,隱藏在成排的容積為200升的水桶中,使船看上去像是貨船或拖船。這種船如果未被攔截,很容易封鎖戰略水道的航運。所以國內搞水雷的所天天自詡是戰略部門。

問:請堂主介紹下 美國鐳射武器上艦之前,有哪些技術手段能夠應對超低空飛行的亞音速及超音速巡航導彈呢?

拉姆這樣的近防導彈、730這樣的近防炮,都已經出來快40年了啊……

問:請教堂主,近程的反導武器如紅旗10和類似730炮這樣的設備 ,他們如何測試真實的作戰實力呢,拿真的不裝彈藥的導彈去測試嗎,這個危險係數大嗎?

當然很大,如果是瞄準載艦飛來,靶彈控制不好很可能直接撞上,造成死傷事故。所以毛子測試AK-630都是讓導彈側向飛過,根本不敢測試朝自己飛來的導彈。

圖:美國提康得羅加巡洋艦測試密集陣時靶機失控撞上,修理費3億美元。我國靶機是提高飛行高度的,不會直沖軍艦而來。

問:堂主,今天又看了一篇關於解放戰爭中沒良心炮的報導,突然腦洞了一下:如果明朝就發明了這個炮,威力比弗朗基等等大多了,而且工藝比三眼銃還要簡單,這樣能不能碾壓草原騎兵?火藥工藝是落後點,但是口徑既正義,不是麼?

沒良心炮是攻城用的,就明軍能攻蒙古人的城還是滿洲人的城……而且沒良心炮是靠炸藥殺傷的,這對於明朝的火工品製造來說要求太高了,到時候在膛內爆炸的估計更多。

問:塘主好,今天又重溫了黑鷹墜落,發現搜救人員危險特別高,是不是搜救人員作戰能力需要特別強,中國有專門的搜救編制麼?

最著名的搜救,不就是《拯救大兵瑞恩》麼,敵區小規模作戰風險確實是很高的。我國的搜救能力現在還很弱,畢竟沒打過進攻性的空中作戰。

圖:我軍這幾年剛成立搜救和運輸航空旅,負責跳傘飛行員救援,這架裝了艙門機槍的米-17就是其裝備。但是和美空軍的MH-53比起來差遠了,地形跟蹤雷達、紅外夜視設備、導航設備都差的遠。

問:第一次踢館,我軍現在有空中突擊旅和陸航旅兩種編制,都是用直升機反坦克、火力支援、步兵機降、後勤運輸等,請問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陸航旅只有直升機沒有地面作戰力量,戰時是運別的單位的兵;而空突旅是自帶直升機的步兵旅,運自己的兵來機動作戰。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