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國小階段,3件事最重要,能給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礎

小學的成績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小學的學習內容相對簡單, 孩子學習態度端正一點, 勤奮一點, 想取得好成績並非難事。

反而是很多孩子, 在家長的嚴格要求下, 只注重成績, 其他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 到了初高中階段前進乏力, 得不償失。

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習慣和各方面能力的黃金時期, 在這個時期, 如果家長過分追求成績高低, 忽視了那些對孩子成長更重要的因素, 很有可能扼殺孩子的興趣, 天賦和創造力。

01

相對於學習成績, 我覺得對小學階段的家長來說, 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第一件重要的事: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很要緊, 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有後勁, 對學習沒興趣就完了。

這個興趣, 既包括學習興趣, 也包括學習之外的興趣。

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可以幫孩子培養起一兩種興趣愛好。 剛開始可以廣泛接觸。 我們學校有幾十門拓展課,

棒球、茶藝、管樂、民樂、舞蹈、健美……各類課程都有, 就是希望能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 讓他們什麼都可以接觸到, 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最喜歡的。

很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懂, 但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 這樣慢慢孩子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

當然, 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確實不喜歡、不擅長, 也不要硬逼孩子。 幫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然後鼓勵他堅持下去。

第二件重要的事:習慣。

進入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幼稚園以養育為主, 小學開始以學習為主——學習生活正式開始了。

有家長問孩子做作業要不要陪的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 在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 父母是有必要陪的, 快的一個月, 慢的兩個月, 幫助孩子把習慣培養好了之後才可以放手。

必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些家長抱怨孩子粗心、動作慢等,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小時候沒有養成好的習慣。 如果不養成好習慣, 到國中以後學習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那麼到底要養成哪些學習習慣呢?我覺得, 一是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三是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

接下來我想特別講講閱讀習慣的培養。

課外閱讀看上去好像和學習成績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關係, 但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積累。 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作詩也會吟」, 就是因為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出來。

從教這麼多年來, 如果說我所接觸到的優秀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 那就是:喜歡看書。

我舉個例子。 我們學校以前有個孩子叫湯玫捷, 就是後來被稱為「哈佛女孩」的。 她爸爸是一位語文老師。 讓我記憶很深的是, 他要求湯玫捷把語文課本上每篇課文都要背誦出來, 因為背誦對語言積累、口頭表達都有幫助。

他還特別注重女兒的閱讀。 他們家沒有電視機, 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閱讀。 家長看報或者備課, 孩子看書。

有些家長覺得閱讀是可有可無的, 寧可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鋼琴、跳舞、美術……把雙休日排滿, 如果還有多出來的時間才會想到讓孩子看看書。 還有些家長把閱讀等同于語文, 但閱讀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的學習, 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 提升他(她)對世界的認識。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要靠父母培養的, 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可以培養起來的。 而且這個習慣培養起來之後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 終身受益。

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可以從繪本開始, 慢慢過渡到文字的書籍。 繪本是很好地閱讀起點, 爸爸媽媽要陪著孩子看——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如果你讓孩子自己在房間看書,自己在廳裡看電視或者打麻將,孩子怎麼可能愛上讀書呢?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第一個榜樣。

家長要記住,在培養孩子一個新習慣、新興趣的時候,父母是要犧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的。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的培養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絕不是空穴來風的一句話。

活潑開朗、自信樂觀、善解人意這樣性格的人總是廣受歡迎,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社會適應方面,常常表現得更加出色。

而且,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特徵對學習效果也會產生影響。比如自信、積極進取的孩子,常常勇於面對學習上的難關;

而消極、自卑等性格的孩子,常常容易產生退縮、挫敗的情緒,造成學習的退步。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在父母的溺愛下,常常不自覺養成自私、霸道、好吃懶做等不利於孩子今後發展的性格。

還有的孩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敏感孤僻、性格偏激、暴躁易怒,往往會比擁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在成長成才的路上多一些阻礙。

家長應該注意糾正孩子性格上的弱點,發揚性格中的長處。

03

對於一二年級孩子的父母來說,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父母可以怎麼做呢?我們用6個字來概括:演出來,想一遍。

第一步:演出來

把題目演出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借助實物道具、生活場景等等,將題目的意思在孩子眼前表現出來,讓孩子看到計算的過程。

比如孩子知道3+5=8,但是不知道8-5=多少,我們就可以拿一些棋子,玻璃珠或者撲克牌,在孩子眼前進行具體演示,比如先擺三顆棋子,再擺5顆棋子,然後讓孩子看這些棋子總共是多少個。

同樣的,什麼叫「減」呢?從8個棋子中拿走5個,就叫做減法。

我們順著剛才的思路來練習一下。

一個佇列,小明前面有3個人,後面有4個人,問佇列一共多少個人?

如果把這個題目在孩子面前演出來,要如何做呢?

我們可以在紙上畫畫,先把小明畫出來,再在小明前面畫3個人,後面畫4個人,然後讓孩子數一數,最後讓孩子思考如何列算式。

在我們演示完之後,可以再讓孩子演示一遍,增加孩子對抽象概念和數字的理解。

第二步:想一遍

如果第一步孩子能做好,我們就可以開始嘗試第二步了:

讓孩子把上面演出來的內容在腦子裡再想一遍。

比如前面那個例子,一個佇列,小明前面3個人,後面4個人,一共幾個人?

在這一步,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不再依靠畫圖,而是將圖直接在腦子裡想像出來。

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現在我們不看這張圖了,你閉上眼睛,把這個圖在自己的大腦中想像一下,我們可以先在大腦中畫一個小明,然後在小明前面畫3個人,後面畫4個人,現在你再數一數,你腦子中的這幅圖裡一共幾個人?

如果孩子能夠想像出這個圖,並且回答正確,我們就可以嘗試將題目中的數字換一下。比如前面換成4個人,後面換成2個人,再請孩子想一遍,回答出來。

這個過程其實是在鍛煉孩子的心算能力,幫助孩子從必須依賴眼前的實際物體進行計算,過渡到可以利用腦中的畫面進行計算,説明孩子從筆算走向心算。

最後,我還是要再強調一下,在孩子心算能力還不強的時候,這兩步一定是共同使用的。

現實生活中,我看到,也有不少爸爸媽媽會借助實際物體給孩子講作業,但是他們只是在嘴巴上講,然後讓孩子在腦子裡想像。

這種情況就是跳過了「演出來」這一步,直接使用了第二步「想出來」,不給孩子筆算的機會,直接要求孩子心算。

這樣的話,不管爸媽講多少遍,孩子該不理解還是不理解。

所以,下次輔導作業的時候孩子不懂,多半是你用的方法不對,千萬不要懷疑孩子不是親生的啦!

Wendy媽有話說:

小學家長要記牢六個字

這六個字分別是:等待、詢問、鼓勵。

等待:家長要有耐心陪著孩子慢慢長大,要接受這個現實——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動作快,一下子養成各種好習慣,一下子什麼都做好,否則這個家長也太好當了。

詢問:孩子放學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詢問很重要。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機,從來不和孩子溝通。如果平時工作確實很忙,雙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

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鼓勵:對孩子一定要多鼓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不要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這樣只會打擊孩子。

這六個字說起來容易,真的要在小學階段一直做好卻很難。

爸爸媽媽要陪著孩子看——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如果你讓孩子自己在房間看書,自己在廳裡看電視或者打麻將,孩子怎麼可能愛上讀書呢?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第一個榜樣。

家長要記住,在培養孩子一個新習慣、新興趣的時候,父母是要犧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的。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的培養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絕不是空穴來風的一句話。

活潑開朗、自信樂觀、善解人意這樣性格的人總是廣受歡迎,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社會適應方面,常常表現得更加出色。

而且,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特徵對學習效果也會產生影響。比如自信、積極進取的孩子,常常勇於面對學習上的難關;

而消極、自卑等性格的孩子,常常容易產生退縮、挫敗的情緒,造成學習的退步。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在父母的溺愛下,常常不自覺養成自私、霸道、好吃懶做等不利於孩子今後發展的性格。

還有的孩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敏感孤僻、性格偏激、暴躁易怒,往往會比擁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在成長成才的路上多一些阻礙。

家長應該注意糾正孩子性格上的弱點,發揚性格中的長處。

03

對於一二年級孩子的父母來說,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父母可以怎麼做呢?我們用6個字來概括:演出來,想一遍。

第一步:演出來

把題目演出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借助實物道具、生活場景等等,將題目的意思在孩子眼前表現出來,讓孩子看到計算的過程。

比如孩子知道3+5=8,但是不知道8-5=多少,我們就可以拿一些棋子,玻璃珠或者撲克牌,在孩子眼前進行具體演示,比如先擺三顆棋子,再擺5顆棋子,然後讓孩子看這些棋子總共是多少個。

同樣的,什麼叫「減」呢?從8個棋子中拿走5個,就叫做減法。

我們順著剛才的思路來練習一下。

一個佇列,小明前面有3個人,後面有4個人,問佇列一共多少個人?

如果把這個題目在孩子面前演出來,要如何做呢?

我們可以在紙上畫畫,先把小明畫出來,再在小明前面畫3個人,後面畫4個人,然後讓孩子數一數,最後讓孩子思考如何列算式。

在我們演示完之後,可以再讓孩子演示一遍,增加孩子對抽象概念和數字的理解。

第二步:想一遍

如果第一步孩子能做好,我們就可以開始嘗試第二步了:

讓孩子把上面演出來的內容在腦子裡再想一遍。

比如前面那個例子,一個佇列,小明前面3個人,後面4個人,一共幾個人?

在這一步,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不再依靠畫圖,而是將圖直接在腦子裡想像出來。

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現在我們不看這張圖了,你閉上眼睛,把這個圖在自己的大腦中想像一下,我們可以先在大腦中畫一個小明,然後在小明前面畫3個人,後面畫4個人,現在你再數一數,你腦子中的這幅圖裡一共幾個人?

如果孩子能夠想像出這個圖,並且回答正確,我們就可以嘗試將題目中的數字換一下。比如前面換成4個人,後面換成2個人,再請孩子想一遍,回答出來。

這個過程其實是在鍛煉孩子的心算能力,幫助孩子從必須依賴眼前的實際物體進行計算,過渡到可以利用腦中的畫面進行計算,説明孩子從筆算走向心算。

最後,我還是要再強調一下,在孩子心算能力還不強的時候,這兩步一定是共同使用的。

現實生活中,我看到,也有不少爸爸媽媽會借助實際物體給孩子講作業,但是他們只是在嘴巴上講,然後讓孩子在腦子裡想像。

這種情況就是跳過了「演出來」這一步,直接使用了第二步「想出來」,不給孩子筆算的機會,直接要求孩子心算。

這樣的話,不管爸媽講多少遍,孩子該不理解還是不理解。

所以,下次輔導作業的時候孩子不懂,多半是你用的方法不對,千萬不要懷疑孩子不是親生的啦!

Wendy媽有話說:

小學家長要記牢六個字

這六個字分別是:等待、詢問、鼓勵。

等待:家長要有耐心陪著孩子慢慢長大,要接受這個現實——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動作快,一下子養成各種好習慣,一下子什麼都做好,否則這個家長也太好當了。

詢問:孩子放學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詢問很重要。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機,從來不和孩子溝通。如果平時工作確實很忙,雙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

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鼓勵:對孩子一定要多鼓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不要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這樣只會打擊孩子。

這六個字說起來容易,真的要在小學階段一直做好卻很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