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什麼自家孩子每天催著、管著,成績還老上不去?以下3點是關鍵

大家是否注意過一個現象:有的父母看似從來不關心孩子的學習, 孩子的成績反而很優秀, 而越是緊張孩子學習成績的家長, 他們的孩子成績往往很不理想。

研究表明,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 會因為一些原因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 越學越差, 越學越沒勁。

其實, 孩子越學越差和父母平時的教育有著極大的關聯!

一、認識一位元媽媽, 孩子讀初中, 成績一直很優秀, 基本上不用家裡操心, 聊天中她談起養育的經驗:

「三年級前要抓習慣, 把習慣培養好, 以後就輕鬆了。 」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路上很關鍵的兩年,

因為這是孩子在學習上可塑性最強的時期, 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 未來的學習生涯會輕鬆不少。

如果父母「放羊」了, 孩子以後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好的成績。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 三年級前, 父母有必要去陪寫作業, 陪寫不是手把手教孩子寫, 而是幫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先寫作業而後玩、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自主預習、獨立作業、整理錯題集、堅持課外閱讀等等。

如果把成績比作是大廈, 這些好的習慣就像是牢固的地基, 地基打好了, 才能造出好的大樓。

父母想省心, 低年級就要多盯習慣, 高年級就可以慢慢放手了。

二、不過分干預孩子的學習

有一種誤解認為成績好的孩子,

都是家長嚴厲管教的結果, 其實不然。

澎湃新聞曾對全國21個省和直轄市的29名省級高考狀元進行過全方位地分析。

在被問到:父母是否會干預你的學習時, 86。 21%的狀元表示幾乎不會, 13。 79%的狀元選擇偶爾會, 選擇經常會的為零。

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教育家陶行知一次在武漢大學演講, 從箱子裡拿出一隻大公雞和一把米。

他按住公雞的頭, 掰開嘴, 大公雞拼命掙扎, 就是不肯吃米。

陶先生鬆開手, 自己後退幾步, 大公雞就開始自己吃起米來。

陶先生說:「教育就像喂雞一樣。 強迫學生去學習, 把知識硬灌輸給他們, 學生是不情願的。 即使學, 也是食而不化。 但是, 如果讓學生自由地學習, 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放在家庭教育裡, 這個例子一樣適用, 父母干預、逼迫得越多, 孩子反而越被動、越差勁。

過分干預常常有以下幾點表現:

1、包辦、陪讀式

每一位家長都有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 孩子每寫一個字、每做一道題, 都在家長的嚴密監視下。 這種方法固然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成績,

但時間長了孩子容易產生惰性。

一遇到不會的就問家長, 沒有自主學習能力。 管得越多, 越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學習能力, 越會讓他覺得學習是給父母學的, 從而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

2、催促、訓斥式

「你該做作業了, 你該複習了」, 這樣的催促很多媽媽喜歡反復地對孩子強調, 如果孩子聽煩了, 他們可能會說:我本來想學的, 你一管我, 我反而不想學了。

因為考試沒考好、成績下滑, 被媽媽手持雞毛撣子看管著做作業的孩子, 他對學習的印象就是無助的, 痛苦的, 這樣的做法, 還怎麼讓孩子接受學習?

3、嘮叨、數落式

當看到孩子寫錯字、做錯題的時候, 很少有家長能管住自己的嘴而不去指正的, 大多數是問長問短, 沒完沒了地輔導。 結果, 孩子學習效率越來越低、作業速度越來越慢。

4、旁敲、側記式

良好的學習環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安靜, 這個環境能不能讓孩子的內心平靜下來;二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 孩子能集中注意力且不被打斷。

如果家長會頻繁地進出房間,一會讓孩子幫你找東西,一會兒進來送杯牛奶。父母干涉過多,就會剝奪孩子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

5、疲勞、達標式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他們不僅要完成老師佈置的大量作業,還要上家長安排的補習班,超負荷學習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最終只能是欲速不達。

有些家長還喜歡給孩子制定一個標準,規定他們下次考試平均分數必須達到多少分,名次要進入前幾名,使孩子心理上特別緊張,而孩子往往是越擔心越不達標。

三、父母的自律,影響孩子的自覺

自覺學習的孩子背後往往也站著自律的家長。

去年廣西高考狀元的楊晨煜媽媽說:

「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這個過程,家長也要自律,而不能像現在很多人那樣,把孩子丟一邊玩手機。」

有的父母對孩子抱著殷切希望,希望孩子長大出人頭地,但自己不做榜樣,也不給孩子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在家玩手機、打麻將一樣不落,偶爾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夠好,就會對孩子說:

「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別學我!」

但是孩子怎麼可能不受你影響呢?

有這樣兩位媽媽,一位媽媽特別愛追劇,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電視機都是開著的,5、6歲的孩子每天跟著一起看,甚至會模仿電視裡的大人說話。。。。。。。

另外一位媽媽,喜歡讀書,有了女兒之後,也給孩子買了很多國內外的繪本,在她們家,經常能看到母女兩一人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上小學的時候,女兒已經讀了一百多本童書了。

兩個媽媽,呈現出兩個家庭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未來哪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更大一點呢?答案顯而易見。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優秀的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質幾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而懶孩子的很多毛病也能在家庭裡找到根源。

學習其實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它重要但不沉重,它具有挑戰但並非無可戰勝。

有時候,我們越是緊張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成績倒是越來越不理想。有些看似不怎麼「關心」孩子的成績,孩子的學習反而很優秀。

1、喚醒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

允許孩子關上門、獨立學習,還意味著父母的信任,相信孩子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能夠做好自己的事。基於這種信任和不被打擾,孩子才會走出主動學習的第一步。

建議在孩子剛剛獨立學習的第一周,每天可以在中間開門檢查一次。習慣養成後,父母就要控制自己窺探的欲望,放下心來做自己的事。

2、用積極的態度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在孩子自主複習、預習後,家長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了,學習起來就會幹勁十足。

心理學家Dweck的一張「家庭教育表」

比如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業,獎勵15分鐘自由活動時間;作業全對獎勵15分鐘自由閱讀時間等。這樣的方法必然會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3、給孩子自主學習的自由,讓他自己試錯

我們用大愛去撫養下一代,但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想要真正把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出來,就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試錯,他才能在挫敗中領悟,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父母。

總之,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長「不管」並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放任自由。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的優秀不是家長「逼」出來的,也不是家長完全放手不管的,而是家長引導,加上孩子發自內心去學習、努力變得優秀的!家長教育有方法,孩子也能變成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家長會頻繁地進出房間,一會讓孩子幫你找東西,一會兒進來送杯牛奶。父母干涉過多,就會剝奪孩子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

5、疲勞、達標式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他們不僅要完成老師佈置的大量作業,還要上家長安排的補習班,超負荷學習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最終只能是欲速不達。

有些家長還喜歡給孩子制定一個標準,規定他們下次考試平均分數必須達到多少分,名次要進入前幾名,使孩子心理上特別緊張,而孩子往往是越擔心越不達標。

三、父母的自律,影響孩子的自覺

自覺學習的孩子背後往往也站著自律的家長。

去年廣西高考狀元的楊晨煜媽媽說:

「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這個過程,家長也要自律,而不能像現在很多人那樣,把孩子丟一邊玩手機。」

有的父母對孩子抱著殷切希望,希望孩子長大出人頭地,但自己不做榜樣,也不給孩子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在家玩手機、打麻將一樣不落,偶爾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夠好,就會對孩子說:

「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別學我!」

但是孩子怎麼可能不受你影響呢?

有這樣兩位媽媽,一位媽媽特別愛追劇,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電視機都是開著的,5、6歲的孩子每天跟著一起看,甚至會模仿電視裡的大人說話。。。。。。。

另外一位媽媽,喜歡讀書,有了女兒之後,也給孩子買了很多國內外的繪本,在她們家,經常能看到母女兩一人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上小學的時候,女兒已經讀了一百多本童書了。

兩個媽媽,呈現出兩個家庭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未來哪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更大一點呢?答案顯而易見。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優秀的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質幾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而懶孩子的很多毛病也能在家庭裡找到根源。

學習其實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它重要但不沉重,它具有挑戰但並非無可戰勝。

有時候,我們越是緊張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成績倒是越來越不理想。有些看似不怎麼「關心」孩子的成績,孩子的學習反而很優秀。

1、喚醒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

允許孩子關上門、獨立學習,還意味著父母的信任,相信孩子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能夠做好自己的事。基於這種信任和不被打擾,孩子才會走出主動學習的第一步。

建議在孩子剛剛獨立學習的第一周,每天可以在中間開門檢查一次。習慣養成後,父母就要控制自己窺探的欲望,放下心來做自己的事。

2、用積極的態度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在孩子自主複習、預習後,家長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了,學習起來就會幹勁十足。

心理學家Dweck的一張「家庭教育表」

比如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業,獎勵15分鐘自由活動時間;作業全對獎勵15分鐘自由閱讀時間等。這樣的方法必然會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3、給孩子自主學習的自由,讓他自己試錯

我們用大愛去撫養下一代,但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想要真正把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出來,就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試錯,他才能在挫敗中領悟,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父母。

總之,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長「不管」並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放任自由。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的優秀不是家長「逼」出來的,也不是家長完全放手不管的,而是家長引導,加上孩子發自內心去學習、努力變得優秀的!家長教育有方法,孩子也能變成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