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電子產品可以短暫地充當一下「保姆」,但不能讓它代替爸爸媽媽的陪伴

假期時, 我帶Wendy去玲姐家串門。 一到玲姐家, Wendy就迫不及待找邵邵玩。 可沒過一會兒, Wendy就灰頭土臉得從邵邵的臥室裡出來了。

Wendy悶悶不樂跑到我懷裡, 對我說:「為什麼邵邵哥哥一直玩手機, 都不理我。 邵邵哥哥不喜歡我, 我們以後不到邵邵哥哥家裡來玩了。 」

Wendy媽忍不住歎了口氣, 只能勉強安慰Wendy。 一場聚會, 不歡而散。

如今, 孩子玩手機來無師自通、廢寢忘食, 成為媽媽們的一大心病。

孩子愈發沉默、不願出門, 手機似乎成為了一堵將孩子和父母、外界隔絕起來的無形之牆。

孩子沉迷手機, 越早越好戒。 Wendy給你支幾招, 不吼不罵,

輕鬆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01孩子喜歡電子產品, 並不一定是為了玩, 很大程度上是無事可做

我搜索關於孩子對電子產品成癮的資料時, 才發現, 後果遠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簡直觸目驚心。

電子產品具有色彩鮮豔的影像和新奇有趣的聲音, 孩子又處於人體感覺發展的關鍵時期, 對感官的刺激十分敏感。

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成年人, 尚且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 更別說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 一不小心, 孩子就容易成癮, 對身心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1、影響視力水準

有研究表明, 電腦顯示器、手機、平板電腦等基於電子產品顯示幕發出的高能藍光, 對眼睛的危害較大, 孩子正處於視覺系統發育的敏感期, 相較成人更容易受到傷害。

2、影響社交能力

心理學家指出, 因為電子遊戲和電視節目對孩子的感官刺激比較大, 可能會使得他們無法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實世界。

而電子產品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 還有可能阻礙他們社交能力的發展, 產生惰性, 成為「宅娃」。

3、影響專注力

今年小華才8歲, 卻已經有4年玩ipad的經歷了, 看視頻、聽故事、切水果, 有時一玩就連續幾個小時, 後來出現注意力不集中, 好動, 記憶裡差等癥狀, 被醫院診斷為輕度「感覺統合失調」。

隨著科技發展, 電子產品充斥在各個角落, 在這種環境下, 讓孩子不玩電子產品, 是不太可能的。

電子產品本身不是洪水猛獸, 最關鍵的在於家長合理引導。

02拿走手機, 孩子就嚎啕大哭怎麼辦?

的確, 娃有時哭鬧哄不好, 用手機看動畫片是最快速有效的控制辦法。

一拿走手機, 孩子馬上崩潰大哭, 怎麼辦呢?

首先, 你要保持冷靜, 然後讓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

年紀比較小的寶寶可能更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可以採用一些具象化的控制情緒的方法。

例如像蝴蝶揮動翅膀, 邊舞動自己的手臂邊配合深呼吸, 讓孩子慢慢地平靜下來。

孩子情緒平復後, 再來用「ACT三步法」:

第一步:接納孩子的願望或情感(accept your child's wishes or feelings)。

首先要完全接納孩子的意願或者是情感。

例如:「我知道你喜歡看動畫片, 很好看很有趣, 對吧?」或」媽媽知道你很生氣, 因為我不讓你看動畫片了。 「

這並不意味著允許孩子繼續玩手機, 只是說明我們意圖理解和接納他的想法, 從而展開基於信任的對話。

注意溝通的時候要看著孩子的眼睛, 確保他在聽你說話。

第二步:溝通規則(communicate the rule)。

這一步要與孩子溝通規則, 建立雙方對規則的一致理解。

如果孩子明明知道不能看動畫片,但仍然哭鬧著要看,這時就需要與孩子明確規則——

「我們已經約定好了,每次最多看20分鐘的動畫片,否則眼睛受傷了,就再也看不了」

一定要在完全接納了孩子的情感和想法以後,再開始溝通規則。

語氣要儘量保持平靜和堅定,告訴他一直玩手機、看電視做是有害的。

第三步:達成積極的結果(target a positive choice)。

想讓溝通更有效,不但要告訴孩子不要怎麼做,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一次性記住一個長句子是比較困難的,而且當你在動詞前面加上一個否定詞,他往往會忽略掉前面的否定詞,而只抓住後面的動詞。

例如,你和孩子說「不可以看動畫片了哦」,但是他只會關注位後面的「看動畫片」這一關鍵字。

所以否定式的命令效果不太好,還會讓孩子跟你對著幹,我們可以提供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新選擇。

比如:」明天可以繼續看動畫片,但現在要刷牙牙睡覺覺了。寶寶要是很喜歡那個動畫人物,媽媽幫你買一些貼紙,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它。「

有時候事情緊急,三步法的順序可以時稍微打亂一下。

但時間充足的話,還是要儘量按照以上次序進行。

03給孩子立規矩,怎麼做更有效?

想讓孩子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爸媽的陪伴和以身作則是第一位的。

但有的寶寶已經對電子產品產生了比較大的依賴,如何通過立規矩來」戒掉「手機/iPad等更有效呢?

1 提前說出你的規矩

叫孩子做另一件事時,先提前五分鐘告訴他,你會在什麼時間讓他做什麼事。

語言一定要明確、具體,例如:「再過幾分鐘,我們就得睡覺了,等我告訴你關電視/放下手機時,要聽話哦。」

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猝不及防,可以有效降低抵觸情緒。

2 設置遵守規矩時應得的獎勵

告訴他,如果按要求做了另一件事,他會得到什麼獎勵。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在他遵守規矩」關掉電視「後,用小零食作為物質獎勵。

3 設置違反規矩時應受的懲罰

孩子沒有遵守規矩時,要明確實施什麼樣的懲罰。

給孩子定好獎勵和懲罰後,可以讓孩子複述一遍獎罰內容,增加遵守規矩的可能性。

4 多多提醒孩子

在做另一件事之前的兩分鐘,給予「三次鈴」提醒,有了心理準備,孩子才會減少抵觸。

一次「鈴聲」:告訴孩子要怎麼做;

二次「鈴聲」:提醒孩子要停止玩耍手機/看電視;

三次「鈴聲」:表示孩子要去做另一件事,比如上床睡覺、學習或玩桌遊。

二次鈴聲與三次鈴聲之間間隔一兩分鐘即可。

5 嚴格執行既定方案

時間到了時,要堅決、冷靜地執行既定方案。

不用再給更多的提醒,不管孩子有什麼反應,都要立即讓他停止玩耍,關掉電視,或拿走手機。

● 採用注意力提示(如「請看著我」);

● 發佈命令,並提醒孩子按要求做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

● 發佈命令之後,看著孩子15秒鐘左右;

● 如果孩子在第一次發令後就聽從了,馬上給他獎勵和表揚;如果不服從,就執行相應的懲罰,然後重複命令。

Wendy媽有話說:

說實話,孩子是否沉迷于手機,和他的看護人有很大的關係,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養娃不能偷懶。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手機,那只是一個工具,他真正需要的是你的陪伴。

你家孩子玩手機嗎?你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建立雙方對規則的一致理解。

如果孩子明明知道不能看動畫片,但仍然哭鬧著要看,這時就需要與孩子明確規則——

「我們已經約定好了,每次最多看20分鐘的動畫片,否則眼睛受傷了,就再也看不了」

一定要在完全接納了孩子的情感和想法以後,再開始溝通規則。

語氣要儘量保持平靜和堅定,告訴他一直玩手機、看電視做是有害的。

第三步:達成積極的結果(target a positive choice)。

想讓溝通更有效,不但要告訴孩子不要怎麼做,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一次性記住一個長句子是比較困難的,而且當你在動詞前面加上一個否定詞,他往往會忽略掉前面的否定詞,而只抓住後面的動詞。

例如,你和孩子說「不可以看動畫片了哦」,但是他只會關注位後面的「看動畫片」這一關鍵字。

所以否定式的命令效果不太好,還會讓孩子跟你對著幹,我們可以提供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新選擇。

比如:」明天可以繼續看動畫片,但現在要刷牙牙睡覺覺了。寶寶要是很喜歡那個動畫人物,媽媽幫你買一些貼紙,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它。「

有時候事情緊急,三步法的順序可以時稍微打亂一下。

但時間充足的話,還是要儘量按照以上次序進行。

03給孩子立規矩,怎麼做更有效?

想讓孩子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爸媽的陪伴和以身作則是第一位的。

但有的寶寶已經對電子產品產生了比較大的依賴,如何通過立規矩來」戒掉「手機/iPad等更有效呢?

1 提前說出你的規矩

叫孩子做另一件事時,先提前五分鐘告訴他,你會在什麼時間讓他做什麼事。

語言一定要明確、具體,例如:「再過幾分鐘,我們就得睡覺了,等我告訴你關電視/放下手機時,要聽話哦。」

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猝不及防,可以有效降低抵觸情緒。

2 設置遵守規矩時應得的獎勵

告訴他,如果按要求做了另一件事,他會得到什麼獎勵。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在他遵守規矩」關掉電視「後,用小零食作為物質獎勵。

3 設置違反規矩時應受的懲罰

孩子沒有遵守規矩時,要明確實施什麼樣的懲罰。

給孩子定好獎勵和懲罰後,可以讓孩子複述一遍獎罰內容,增加遵守規矩的可能性。

4 多多提醒孩子

在做另一件事之前的兩分鐘,給予「三次鈴」提醒,有了心理準備,孩子才會減少抵觸。

一次「鈴聲」:告訴孩子要怎麼做;

二次「鈴聲」:提醒孩子要停止玩耍手機/看電視;

三次「鈴聲」:表示孩子要去做另一件事,比如上床睡覺、學習或玩桌遊。

二次鈴聲與三次鈴聲之間間隔一兩分鐘即可。

5 嚴格執行既定方案

時間到了時,要堅決、冷靜地執行既定方案。

不用再給更多的提醒,不管孩子有什麼反應,都要立即讓他停止玩耍,關掉電視,或拿走手機。

● 採用注意力提示(如「請看著我」);

● 發佈命令,並提醒孩子按要求做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

● 發佈命令之後,看著孩子15秒鐘左右;

● 如果孩子在第一次發令後就聽從了,馬上給他獎勵和表揚;如果不服從,就執行相應的懲罰,然後重複命令。

Wendy媽有話說:

說實話,孩子是否沉迷于手機,和他的看護人有很大的關係,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養娃不能偷懶。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手機,那只是一個工具,他真正需要的是你的陪伴。

你家孩子玩手機嗎?你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