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清明节,和孩子一起祭祖

清明節到了,周先生帶著兒子小墨一同回鄉掃墓。 到了老家,他們先接上小墨的爺爺奶奶和太奶奶,然後一家人到了縣城的烈士陵園裡。

小墨好奇地問:“爸爸,我們為什麼要來烈士陵園啊?”

爸爸嚴肅地說:“你太爺爺是抗美援朝的烈士,他的墓就在烈士陵園裡, 今天我們來為他掃墓。 ”

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烈士陵園顯得分外幽靜肅穆。 小墨走到了太爺爺的慕前,只見墓碑上刻著太爺爺的名字,旁邊有“革命烈士四個鮮紅的大字,墓碑前還有當地小學生敬獻的花籃。

小墨懷著崇敬之情,代表全家將早已準備好的鮮花放到了墓碑前。

這時太奶奶含著淚對墓碑說道:“老頭子,這是我們的重孫子小墨,他已經5歲了,你看他多懂事!這些年,我們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咱們國家也越來越好了,再沒有人敢欺負中國人了,你的血沒有白流, 你就安心吧!”

爸爸在旁邊輕聲地給小墨講起了太爺爺當年莫勇作戰、保家衛國的故事,還對小墨說:“俗話說‘沒有國,哪有家',雖然你太爺爺犧牲的時候很年輕,但是他是為保衛國家而死的,他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做,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小墨聽得熱血澎湃,他靜靜地站在太爺爺的墓碑前,鄭重地說:“太爺爺,您真是太偉大了,我一定要向您學習,長大以後保衛我們的國家!

◆清明節和孩子一起祭祖,讓他心懷故鄉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明節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人們用莊嚴的儀式祭奠祖先、緬懷親人,表達自己的思念和敬意。 這種情感表達更重要的是對於故土家園的眷戀和懷念,體現了中國人骨子裡特有的家國情懷。 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裡,爸爸不妨帶孩子一起回鄉祭祖,讓他在追思先人的同時,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鄉情,讓他明白不管到什麼時候,人永遠都不能忘本、忘根,都要心懷自己的故鄉。

◆要想讓孩子不忘故鄉,就要讓他感受濃厚的鄉土之情

爸爸在帶孩子回鄉祭祖的時候,應該讓他感受濃厚的鄉土之情。 一方面,爸爸把先祖們的故事、美德、經騎,甚至教訓講給孩子聽,讓他感受生髮於故土的家族精神;另一方面,爸爸和孩子一起回到故鄉,讓他感受故鄉的風土人情。

通過切身感受鄉土之情,孩子會對故土家園產生深深的眷戀之情,這種情感將會停留在孩子心中,伴隨他一生。

宋先生是一位海外華僑,毎到清明節的時候,他都會專程坐飛機回家鄉祭祖掃墓,這兩年隨肴女兒蓉蓉長大,他還會帶上蓉蓉一同回去。

每次帶女兒回去的時候,宋先生先是和女兒一起祭奠祖先,為逝去的親人掃墓,接下來會帶著女兒到當地的親人家裡去坐坐,讓女兒受濃濃的親情和淳樸的鄉親。 最後,宋光生會帶著女兒登高望遠遙望家鄉,父女倆坐在山坡或者髙崗上,宋先生會對女兒講述家族艱苦創業、勤儉持家的歷史,還會講家鄉有趣的風土人情和傳說故事。

宋先生深情地對女兒說:“中國是我的故鄉,也是你的故鄉,我們的祖先和親人都在這裡,我希望你記住這裡的一草一木,不要忘記自己的故鄉。 ”

蓉蓉點了點頭:“我記住了爸爸,我會永遠記住自已的故鄉!”

正所謂“一草一木總關情”,一旦孩子在心中建立起了與祖先、家族、故鄉的情感聯繫,那麼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心懷親人、心懷故鄉,心懷祖國。

現代人大都遑求城市生活,距離自己的故土家園越來越遠,許多孩子或是一出生就在城市毛,或是在很小的時候跟隨父母來到城市裡他們對赦鄉是模糊甚至陌生的,長大後就像無根的浮萍,很容易悵惘和迷茫。

因此,爸爸應該趁著清明節的時機,帶孩子回鄉祭祖,通過“祭之以禮”的追思活動,向孩子傳遞家族褙神和鄉土文化,讓他尋找到自己的根,從而對故土家園產生深深的懷戀之情,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把故鄉放在自己的心中。

對故鄉的思戀和懷念,對家族的傳承和發展,才是清明節的真正意義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