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抗战中国火炮有多稀缺?全国只有两百门能参加作战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打仗也不例外, 一支裝備精良軍隊的戰斗力要遠遠超過一支裝備簡陋的軍隊。 而正如“急癥需猛藥攻之”一樣, 想要一舉端掉戰場上敵方的大型工事, 那就必須得火炮攻擊。 我們今天所講的主人公就是我軍抗戰期間的“寶貝”火炮——意大利炮。

1897年法國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款裝有反后座裝置的野戰火炮, 口徑為75mm, 射速高達15發每分鐘, 戰斗力遠超同時期的其他火炮。 因此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被大量投放到前線作戰中。 據相關軍史記載:意大利曾在一戰中從法國進購了一批這樣的火炮,

戰爭結束后就將它們轉手賣給了中國, 成為了日后中國軍隊抗擊日寇的強力武器。 而因這批被轉賣的火炮炮身被刻上了意大利文字, 所以它就被中國軍人稱為“意大利炮”。

“意大利炮”雖然制造于1897年, 但是其威力比同時期日本的94式野戰炮的威力都要大上許多。 它從任何角度都可以直接擊穿日本坦克的正面裝甲。 此外它平射可以作為反坦克炮, 曲射則可以作為遠距離攻擊火炮。 最大射程能達到驚人的8500米, 也就是能在距離敵人八公里以外的地方進行炮火攻擊。 寫到這里想必很多讀者朋友們都會認為, 如此強有力的武器必然被當時的我軍大量投入到抗日前線中使用。 在這里筆者要說如果是這樣,

抗日戰爭也就不會長達8年了。 抗戰期間全中國真正能夠參與作戰的“意大利炮”僅有兩百多門。

因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當時我國一個軍的炮火作戰力連日軍的一個大隊都比不上。 由此我們可知“意大利炮”在抗戰期間的珍貴程度, 也不難理解《亮劍》中的李云龍為何總自稱“富的流油”, 還敢打被日軍重兵把守的平安縣城。 這一切的底氣都是因為他的團里有一門“意大利炮”。 而也正因為我軍火炮數量和日軍差距太大, 所以我軍戰士在前線上的大多數時間都是憑著一種視死如歸的勇氣迎著猛烈的炮火沖鋒向前或頂著猛烈的炮火堅守腳下陣地。

這也就是為何國歌中會有“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這樣一句歌詞。

所以也可以這樣說, 整個抗日戰爭史實際上也是我國抗日將士用血肉之軀對抗日軍劇烈炮火的歷史。 這段被鮮血染紅的歷史, 我們必須永遠銘記心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