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狸猫换太子,为何最后受伤的却是晏殊?

貍貓換太子的故事, 是我國北宋歷史上一個傳奇故事, 元代有雜劇《金山橋陳琳抱妝盒》, 清代小說《七俠五義》等, 經過歷代傳說后, 成為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的一個后宮故事。

由于貍貓換太子的傳奇故事眾人皆知, 本文不再表述, 下面直接簡述這個真實的故事: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雖然后宮嬪妃眾多, 也生了幾個兒子, 可都早夭, 宋真宗與劉娥劉皇后也無子嗣, 在劉皇后的周旋下, 宋真宗和一個宮人李氏生下一子后, 由劉皇后親自撫養, 這便是后來的宋仁宗趙禎。


《開封府傳奇》中甘婷婷飾演的劉娥

宋真宗臨終前傳位于十三歲的趙禎, 因皇帝年少, 故遺詔劉皇后為皇太后, “軍國重事, 權取處分”, 從此, 劉太后垂簾聽政, 時間長達十一年, 在臨終前還政于宋仁宗。

劉太后頗善待宋仁宗生母李氏, 把她由侍女晉升為宸妃, 死后還按皇后規格厚葬。 劉太后待宋仁宗如同己出, 宋仁宗也對劉太后十分孝順, 劉太后病重, 他大赦天下, 為她祈福, 劉太后生日, 宋仁宗越制率百官給她拜壽, 做到了一個兒子對母親孝順的極致, 可謂是母慈子孝。

明道二年(1033年), 65歲的劉太后去世, 宋仁宗順利親政, 這一對母子本來可以在歷史上留下許多美談。 然而, 劉太后去世不久, 就有人向宋仁宗說了他的身世之謎, 就此在北宋朝廷上下引起滔天大浪。

宋仁宗開始為自己的身世尋真相, 找答案, 甚至一度還磨刀霍霍。 直到十余年后的慶歷年間(1041-1048), 宋仁宗還因為自己的身世問題, 處罰了當朝宰相晏殊, 晏殊也因此成為了貍貓換太子一案最后的受傷者。

晏殊(991年—1055年), 七歲能文, 曾被欽差大臣張知白視為“神童”。 十四歲時, 與全國千余考生一起參加了殿試, 他“神氣不懾, 援筆立成”, 受到宋真宗的嘉賞, 賜同進士出身, 授秘書省正字, 成了少年進士和年齡最小的朝廷干部。

晏殊的詞也是家喻戶曉, 譬如“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等等, 都是讓人奉為經典的名句, 歷代傳唱。

仕途上, 晏殊也是順風順水, 他歷任太常寺丞、太子舍人、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后來在宋仁宗一朝是還被任命為集賢殿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不僅出任宰相, 還是文武一肩挑。 晏殊仕途簡直就是一個傳奇。

再來說宋仁宗, 他為了查驗生母李氏的死因, 竟然干了一件讓他特別后悔的傻事, 那就是他聽人說生母是被劉太后毒死的, 情急之下, 宋仁宗把生母李氏的靈柩打開, 來了一場開棺驗尸, 結果發現李氏面容姣好, 明顯不是毒藥所害。

但是宋仁宗卻找到了晏殊的把柄, 那就是當李氏去世時, 朝廷安排晏殊撰寫神道碑, 晏殊在碑文中只說她生女一人, 早卒, 未言及有趙禎。

宋仁宗認為, 當年生母李氏生自己的時候, 晏殊是宋真宗侍從, 不會不知道實情,

但卻沒有說實話, 因此, 宋仁宗責怪晏殊犯有欺君之罪。 但別的大臣向宋仁宗解釋說當時是劉太后垂簾聽政, 如果實寫, 恐怕朝野上下不得安寧。 宋仁宗聽了雖然覺得有點道理, 但還是把晏殊貶出了京城。

幾年后, 晏殊又被召回京城, 并連連升遷, 慶歷二年(1042年), 晏殊以樞密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出任宰相。 當時, 范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等人鼓動宋仁宗推行“慶歷新政”, 結果因阻力太大而失敗, 改革派紛紛被貶。

慶歷四年(1044年), 晏殊要把歐陽修貶到河北任轉運使時, 諫官們提出反對意見, 并上《乞留歐陽修扎子》, 說“任修于河北而去朝廷, 于修之才則失其所長, 于朝廷之體則輕其所重”, 但晏殊不為所動, 堅持要貶謫歐陽修。

諫官們也惱了, 孫甫、蔡襄以“宸妃生圣躬為天下主, 而殊嘗被詔志宸妃墓, 沒而不言”、“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規利”為由而聯名彈劾晏殊。

這下, 又勾起了宋仁宗那根極為敏感的神經, 他準備給晏殊加重罪。 晏殊的門生、“紅杏尚書”宋祁當時為翰林學士, 他在宋仁宗面前據理力爭, 要求不以“欺君之罪”處罰, 而以“廣營產以殖貨, 多役兵而規利”的理由來治罪, 這樣, 即避開了宋仁宗的心病, 只以貪污受賄來處理, 又使晏殊罪名較輕。

雖說輕, 晏殊也就此被罷免了宰相之職, 以工部尚書的身份去知潁州(今安徽阜陽)了。 這樣, 晏殊成了貍貓換太子一案最早被罷免的高官, 也是最后一個受牽連者。

本文參考文獻:《帝國的臉譜·北宋官場眾生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