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刘备兴兵伐吴,为什么诸葛亮选择沉默,赵云却极力劝阻?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 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后, 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 揮兵東征東吳孫權, 氣勢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 面對為關羽報仇的劉備, 孫權的第一反應是選擇求和, 在向蜀漢求和不成后, 孫權陸遜率軍應戰。 結果, 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 陸遜在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 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后又一次實力大損。 早在劉備決定興兵伐吳的時候, 蜀漢內部就形成了兩大陣營, 也即有人支持, 也有人反對。 那么, 問題來了, 劉備決定討伐東吳, 諸葛亮選擇沉默,

趙云為何極力勸阻?

首先,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 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 劉備撤退至永安。 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 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 ”在劉備遭到夷陵之戰的失敗后, 諸葛亮嘆息法正如果在的話, 可以勸阻劉備不去征討東吳。 但是, 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的時候, 沒有史料記載孔明曾經勸阻過劉玄德。 由此, 在很多史學家看來, 劉備決定討伐東吳, 諸葛亮選擇了沉默的態度。 那么, 對于謀略過人的諸葛亮, 為什么在這么關鍵的時候保持沉默呢?

對此, 在筆者看來,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勸阻劉備, 是因為荊州在《隆中對》中的重要地位。 根據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徐圖天下的戰略方針,

劉備集團必須占有荊州、益州, 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 兩地同時出兵伐魏, 方可戰勝強大的曹魏。 對于劉備建立的蜀漢, 荊州不僅是北伐曹魏的根基, 也是蜀漢人口、人才、物資的重要來源。 在失去荊州和關羽后, 蜀漢不僅無法興復漢室, 連自保都是一個問題了。 正是因為明白荊州的重要地位, 所以諸葛亮對于劉備興兵伐吳, 奪回荊州這一決定選擇了沉默。

那么, 同樣作為劉備的手下, 為什么趙云要極力勸阻劉備不要征討東吳呢?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 劉備稱帝, 欲進攻東吳, 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 對此, 趙云勸諫劉備:蜀漢的主要目標是擊敗曹操, 恢復漢室。 滅了曹魏之后, 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

在趙云看來, 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 就不易停止了, 伐吳并非上策。 不過, 劉備沒有聽從趙云的勸諫, 依然選擇了興兵伐吳, 并且沒有讓趙云跟隨在身邊, 而是選擇留趙云都督江州。

最后, 就趙云來說, 不僅勇武媲美關羽、張飛、呂布等名將, 而且見識高遠、直言不諱, 比如趙云于平定益州時, 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給益州百姓。 一定程度上, 趙云作為劉備手下的中護軍, 不僅承擔著護衛劉備的職責, 也有經常勸諫劉備的義務, 如同唐太宗李世民身邊的魏征。 而這, 應該也獲得了劉備的認可, 不然也不會長期讓趙云跟隨在自己身邊。 總的來說, 在興兵伐吳上, 趙云之所欲極力勸阻, 是因為蜀漢的主要對手是曹魏,

而不是東吳, 一旦伐吳, 只會兩敗俱傷, 并且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 當然, 相對于趙云, 諸葛亮更加了解劉備, 并且也對奪回荊州抱有一定的希望, 所以選擇了沉默。 對此, 你怎么看呢?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