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陈毅、粟裕这对解放军中的黄金搭档是怎么炼成的?

最初的時候, 陳毅指揮的是山東野戰軍;粟裕指揮的是華中野戰軍;后來兩軍合并成華東野戰軍。 從此, 陳粟大軍名揚天下。 可是, 兩位統帥的磨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本文從兩大野戰軍聯合作戰的宿北戰役描述了黃金搭檔煉成的過程。

1946年年底, 中共中央軍委獲得密息稱薛岳調整11師赴徐州, 其目的是用于攻漣水、沭陽或攻魯南, 并于11月12日通報了晉冀魯豫和華東軍事領導人, 要求劉鄧陳粟等嚴密注意整11師動向, [1]但在華東, 由于宿遷一路敵軍尚未采取動作, 陳毅、粟裕的主要關注點仍分別集中在魯南和蘇北。

陳毅和山東軍區領導人一度計劃集中兵力在魯南作戰。 11月1日, 陳毅和黎玉等發了一份長電給中央, 該電分析國民黨軍在華東戰場共23個軍(或整編師), 計淮北6個、魯南5個、蘇中6個、膠濟線6個(此外還有津浦線上的吳化文部);幾個月來占我華東縣城40余座, 守備延長, 進攻兵力只能抽出10個軍(魯南3個、淮北3個、膠濟4個), “第二期敵深入我區作戰, 其戰法有所改變, 即放棄找我主力決戰的方針, 大膽挺進, 避實擊虛, 而企圖避免有生力量的損失, 求得多占地區, 使我兵糧來源少, 造成我大兵團作戰之困難, 目前在政治上亦虛張聲勢。 這恰與我相反, 即我方不惜撤出某些地區, 以采取殲滅其有生力量, 擴大我之有生力量。 故地區得失與有生力量之消長成為敵我斗爭之核心”,

“敵采取避實擊虛辦法收效甚大, 使我主力疲于奔命, 敵進攻某地, 主力趕到變成消耗戰”, “如僅山野全回魯, 臨沂亦難長期確保。 華野留淮海, 則鹽城、興化等地在兩個月內也難保持”。 因此, 陳毅提出今后作戰意見:“目前分散迎敵不足以制服敵避實擊虛狡計”, “故目前應決心留部隊堅持華中局面, 堅決集中王陶師、韋師配合八師、一縱、魯南部隊約十萬人, 以一個月時間徹底粉碎魯南之敵, 消滅他三個軍到四個軍, 則全局可以改觀”, 該方案“九月底十月初比較難執行, 因華野棉衣未解決, 后方及地武未部署, 但此時執行亦要忍痛暫放棄一面, 留皮旅、五旅、九縱在漣水, 仍可遲滯敵之前進”,
“上述方針仍是執行中央集中兵力的原則, 但需要統一認識”。 [2]不過, 毛澤東此前就認定魯南敵之進攻系“調虎離山”之計, “以便先解決蘇北”, “我們切不可上當”, [3]對陳毅的主張未置可否。

山野于11月上旬發動了臺棗路反擊戰, 此戰的目標是調整部署中的敵整77師, 未能獲得預期的戰果, 主要原因在于兵力不足。 據葉飛回憶, 11日8師攻擊敵整77師, 已經追至運河邊, 包圍了敵兩個團, 要求1縱增援一個旅;而1縱則因為要阻擊整26師和快速縱隊的進攻, 根本抽不出兵力來(此前1縱因連續打阻擊戰, 兵力消耗較大, 剛剛縮編)。 眼看到手的兩個團, 就是缺一個旅而吃不掉。 陳毅一支接一支地抽煙, 最后只好無可奈何地放棄這一大好戰機。 [4]陳毅于14日致電中共中央軍委及張鼎丞、鄧子恢等,

再次提出:“此次灰真兩日魯南臺棗路作戰雖取得勝利, 但僅是被傷與擊潰敵人, 不能乘勝開展殲滅戰的主要原因仍是兵力不足”, “目前華中我集結兵力有四十四個主力團(山野在內), 暫在華中無大仗可打, 如能乘此機會將山野二縱、七師共四個旅或三個旅調轉魯南, 迅速殲滅廿六師、七七師全部, 再以主力沿運河轉向淮北作戰, 則可轉變戰局”, “否則, 魯南形成長期對峙消耗局面, 主力亦受牽制, 將來敵人再增兵徐海對進, 則于我不利”。 [5]

15日鄧子恢、曾山、譚震林致電張云逸、黎玉、舒同并陳毅、陳士榘等, 堅決反對陳毅的主張, 認為:“魯南兵力不足是一個事實, 但戰爭的重心仍在華中”, “如果二縱、七師北調即是平分兵力的辦法,

實為不利。 只能確定那個是主要方向, 不應平分兵力”, 并“希望軍部不要再度變更戰略, 勿使主力疲于奔命”。 [6]

陳士榘在回憶中寫道:“蘇北、魯南兩個地區的敵人都很猖狂, 我軍在兩個地區部隊作戰都很艱苦, 都感到兵力不足。 所以華中的同志不同意將第二縱、第七師調往魯南作戰;山東軍區的同志也不愿意將第一縱、第八師、魯南警備旅等部隊調往隴海路南作戰, 這種心情是很可以理解的”。 [7]

華中野戰軍在鹽南反擊作戰獲勝之后, 粟裕于12月2日致電陳毅、陳士榘及中央, 稱“為粉碎李默庵之進攻, 已令一師全部及十縱之三十旅、皮旅兼程南下, 均限四號趕到鹽城, 求得連續殲滅該頑之二三個團之目的”, “七師除以一個旅擔任鉗制桂頑外,另一個旅作為機動兵力;九縱完全擔任鉗制宿遷之敵,并固守沭陽”,“隴海路上之照顧請魯南給以幫助”。[8]

12月3日陳毅、陳士榘復電僅勉強表示同意,未對山野主力南下明確表態,一方面認為“僅留九縱在宿遷沭陽之線,則隴海東段防守兵力實感不足,我魯南部隊自應就可能南下增援”,但同時又指出“應估計到魯南之敵可能出擊以配合南線”,因而建議“我方對策華野應以爭取再殲兩李部隊為方針并兼顧沭陽地區,我魯南部隊力爭能殲擊魯南出擊之敵,并能適時南援隴海路、新安之線,趕援沭陽但恐來不及,故該方后勤等【應】有應付準備,因魯南之敵動向未明前是不宜輕易轉移的”,為此要求“我九縱及覃健部隊應負責遲滯敵人五天至十天,則局勢可無大妨礙”。[9]雖然該電是基于“現淮北敵方現有兵力不多僅孫良誠、六九師、預三旅,進擊力量小”這一判斷,留下了“如徐州敵人新增,則情況尚有變化”這樣的余地,但本質上仍是一個分兵作戰的計劃。

次日,華中野戰軍致電山野,提出由粟裕率第1師等部隊南下殲擊東臺向鹽城之敵,以2縱、6師等殲滅由兩淮向漣水進攻之敵,9縱負責阻擊由宿遷進攻沭陽之敵,建議陳毅調第1縱隊和濱海警備旅南援以確保沭宿公路。[10]12月6日酉時,粟裕單獨致電華中分局及陳毅,分析了華中目前戰局,認為“各路敵人之目的,均圖攻占鹽阜,以結束其蘇北戰事。如讓任何一路敵人之計劃實現,則華中局勢又趨險惡,且失去蘇中大批糧食兵源,將迫使我軍無法作戰,蘇中亦難堅持。因此,我們必須分路迎敵”,對于調1師北上,粟裕明確反對:“一師必須在此求得二仗勝利之后,再行考慮北調”,“在此期間,九縱應以全力對付可能由宿遷東犯沭陽之敵,如不能擊破敵之進攻,則以全力扼守沭陽,以待主力來援”。[11]

由于粟裕堅持“分路迎敵”,宿沭間僅靠9縱擔任阻擊任務又不足以退敵,陳毅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決心如果南下,則集中山野所有主力行動,避免重蹈兵力分散的覆轍。在5日的復電中,陳毅提出:“如魯南之敵不動,宿遷之敵先攻沭陽,我可集中一縱、八師、濱海警備旅全部南下參戰”,“如魯南敵先行動,或與宿遷敵同時動作,我則先殲魯南東犯之敵,再轉移兵力南下,殲宿遷東犯之敵”,但要求“九縱需負責在宿沭間至少阻敵五天時間,我才能趕至”。[12]當天山野下發的“目前戰斗準備工作指示”亦稱:“野戰軍有鞏固魯南,相機打開魯南戰局,與兼顧隴海,增援華中之作戰任務”,并計劃:“如嶧棗之敵不做大舉東犯,而宿遷隴海之敵首先東犯新安、沭陽時,我則留十師堅持萬村、蘭陵、向城、卞莊、長城地區,監視嶧棗線之敵,主力南援華中”。[13]該計劃雖然明確了集中作戰的思想與部署,但山野南援在宿沭間殲敵之前提條件是9縱單獨阻敵五天以上。然而,由宿遷沿宿沭公路到沭陽的距離僅約40多公里,大致在步兵一至兩日行程之內,就地形來說,也沒有很合適的阻擊地點,單靠9縱要完成這一任務的難度很大。

12月6日,陳毅獲得密息,得知國民黨軍整11師將開宿遷配合整69師進擊沭陽,經過縝密的思考,陳毅給中共中央發電,提出四個作戰方案:“(1)我軍各路就地迎敵,則沭陽一路難以阻敵;(2)華野分擔對東臺兩淮出擊之敵作戰,而以山野兼顧宿沭、魯南兩地。如是至少留三個團在魯南阻敵,而以十二個團南下打十一師等部,估計該敵出擊有三個旅至七個旅,欲根本殲滅此敵似難,如是則沭陽仍有陷落之危;(3)集中一縱、八師、二師、六師等部,首先殲擊十一師于沭陽附近,箝制其他三路;(4)不怕沭陽被占,各部就現地待機,看明敵情再動”,在這幾個方案中,陳毅的傾向性非常明確,即“我們意見以集中力量確保沭陽、殲擊十一師之一路為最好”。[14]這是宿北戰役最初的決心和藍本。

7日,陳毅、張云逸、陳士榘聯名致電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等,通報敵新攻勢已經探明,“十一師有于三日到徐州息”,判斷“十一師增宿遷后將為東犯沭陽主要之一路(可集中五個至六個旅)”,決心“如宿遷敵人東犯沭陽確已出動,山野擬集中葉縱、八師、警旅全力南援,擔任由北向南配合華野全力由東南向西北殲滅該路敵人,爾后再看情況回擊魯南東犯敵人。如此,華野主力(一、二、六、七師)應集結漣水附近適當機動位置,山野(葉縱、八師、警旅)集結于隴海路北沂河沿岸機動位置,便于以三天行程內趕上進入戰斗,同時均可以照顧兩面情況(漣水與沭陽、魯南與沭陽)和不致過早暴露我之企圖,使敵不進。不然,僅一縱南去不能解決問題,又陷于分散平分兵力成把口態勢”。[15]

之所以陳毅決心從“鞏固魯南、兼顧淮海”轉到集中力量在沭陽一線殲敵,是經過了慎重考慮和商討的:

“當時曾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主張先打北邊蘭陵這一路。其主要理由是:戰場靠近解放區,后方依托好。但是要把南邊的部隊(第10、第2縱隊)機動上去,距離較遠(第10縱隊由鹽城到郯城約210公里的直線,第2縱隊由沭陽西南到郯城約80公里),而且當時的蘇北部隊有不同程度的地方觀念,怕到魯南去,要把他們調上去必須做很多的思想工作。

第二種意見,主張先打中路,于宿遷出犯之敵,其主要理由是:

1. 戰場比較好,村莊小而密,沒有水圍子,房屋不堅固,便于我之行動與作戰。

2. 有較大間隙可乘。敵第69師戰斗力不強,同時從宿遷出犯之敵未遭我打擊外,其余三路之敵不久前遭我嚴重打擊,如在淮陰、漣水、鹽城戰斗中對敵第74、第28、第83師均給了嚴重打擊,因此,估計該敵前進必然慎重。而從宿遷出犯之敵第11師為陳誠嫡系,兵多驕傲,可能冒進;敵第69師原為廣東部隊,師長戴之奇是三青團中委,極反動,但他指揮的三個旅其中兩個旅長是原建制,內部矛盾多,戰斗力不強。

3. 敵是從一個地區出發,分為兩個方向進犯,因此,間隙愈來愈大,便于割裂圍殲。

4. 我軍集中,機動時間短,能及時捕抓戰機。

根據上述分析,兩案相較打中路較為有利,最后決定集中主力先打由宿遷進犯之敵”。[16]

此時粟裕身在鹽城前線,目光仍盯住蘇北戰事,希望能保住蘇中這個糧源、財源和兵源的基地,對于將華中野戰軍主力集中至漣水,準備突擊沭陽一線的主張提出異議。陳士榘回憶:“華中的同志仍有意見,發報給黨中央,認為華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敵人對華東地區的進攻重點在華中,我亦應以大部力量使用于華中”。[17]12月8日,粟裕、譚震林致電陳毅,認為整11師東進,南面戰役不能結束,對我極為不利,“仍建議山野迅速南下,至少進到隴海路邊,以便二日內趕到參戰。如因山野南下,則十一師不來,則更妙矣。我南面戰役結束后,再集中力量搞十一師,則更有把握。對六十九師是誘其深入,對十一師則以阻滯東進為宜”。[18]9日粟裕率部在鹽城以南伍佑地區殲敵數千,正組織追擊。中央去電陳毅,認為“應待鹽城作戰結束,粟率一師北返,并待敵情完全明了后,再考慮部署。屆時請粟提出計劃電告”。[19]10日,粟裕單獨致電華中分局、山東、晉冀魯豫領導及中央軍委,對局勢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蔣頑仍以徐州為其進攻華東(山東、華中)之核心,其進攻重點似仍在華中。因此,我們之重點亦應給于華中,各種戰爭力量均以大部份使用于主要方向的判斷”,基于此,粟裕堅持:“鹽阜、淮海已無糧食,華中糧食仍應靠蘇中接濟”,故此,“目前在不妨礙正面作戰情形下,應適當支援蘇中之堅持”。[20]這份電報表明粟裕當時仍希望以保持華中為重點,尚未認識到華東作戰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對于粟裕堅持以山野擔任掩護,保障華中野戰軍主力在蘇北作戰的意見,陳毅從大局著眼,未予計較,于9日復電:“我率一縱、八師今夜移馬頭、沂河北岸機動位置,并兼顧打擊魯南出犯之敵,如需南下,二夜即可到宿沭路作戰”。[21]當日晨,陳毅發布了作字第5號作戰命令,對各部部署作出調整,使位于能“及時支援華中,機動殲擊宿遷東犯之敵一路,并不失時機殲滅由嶧臺東犯之敵”[22]的位置。12月10日10時,山野據當日運字第28號情況通報,判斷徐州之整11師有配合宿遷整69師、預3旅進攻沭陽縣的企圖,再次下達作戰命令(第〇〇六號),令各部進一步南移,并要求1縱和8師組織干部和偵察人員進行道路和地形偵察,修復各點渡河橋梁等,進行作戰準備。該命令還特別要求“所有偵察人員一律化裝便衣,偽裝地方武裝番號,嚴守秘密”,同時為加強保密,將部隊代號一律進行了更換。[23]

12月10日,據華中野戰軍司令部參謀朱振日記:“十一師已東調,將攻沭陽。去電蘇中,請粟回師”。[24]這一“確息”當由華中方面自己的渠道所獲得,確認了“整十一師已調至宿遷,及六九師所屬之六〇旅、四一旅已集結宿遷附近,五七師之預三旅已由大許家東開古邳、八岔路一線集結,工兵五團之一個營已準備在東沂河上架設浮橋”,估計“頑有于13、14兩日東向沭陽進攻之可能”。該情報與國民黨軍后來的行動幾乎分毫不差。粟裕聞訊后當天即急返漣水,當晚9時在孫徐莊野戰軍本部發布了“野戰字第十九號”命令,以6師、10縱守備漣水,將2縱主力(該縱第4旅擔任漣水至帶河鎮防務)集結于漣水以北陳師庵附近待機,7師主力(該師第19旅擔任徐家溜至劉皮鎮、老張集、悅來集、大興莊一線防御)則移至沭陽以南的錢家集附近。[25]

11日,毛澤東致電粟裕等,祝賀鹽南戰役勝利,并要求粟裕即日北返,部署宿沭作戰。[26]粟裕于12日趕到華中分局駐地老張集,和從魯南趕來的陳毅會合。[27]當天陳毅、粟裕等兩次致電中央對戰役決心進行了調整。第一次“決定以鹽城、沭陽兩點為突擊方向,漣水及魯南為鉗制方向”。[28]但不久之后,根據國民黨軍幾路同時動作的情況,“故我改變作戰方針,以漣水、沭陽兩處為突擊方向,魯南和鹽城為鉗制方向”。[29]此兩案的不同主要在于對華中野戰軍主力第1師、6師的運用,按照第一案,1師無需北返,且6師應南下,協助1師在鹽阜一帶作戰,有助于蘇中的支持和恢復;按照第二案則1師將北返,集結于漣水附近,意味著對蘇中及蘇北可能要做放棄的打算。

當日酉時,陳毅、粟裕、譚震林致電陳士榘、唐亮,告知魯南敵明日東進,宿遷敵今已東攻,決心“我仍按原計劃先打宿遷之敵”。[30]毛澤東次日復電肯定了殲擊沭陽方向之敵的方案,指出惟有殲滅該敵方能保持沭陽在我手中,并強調:“如沭陽失守,華野主力即難在蘇北繼續作戰,有被迫轉至魯南可能。此點必須嚴重估計到”。[31]至此,宿北戰役的決策終于完成。

由上述過程可以看出,由于泗縣、兩淮作戰失利,山野和華中野戰軍的作戰空間被大大地壓縮了,尤其是沭陽、隴海一線的縱深縮短,意味著華中和山東的聯絡線受到愈來愈大的威脅,這也迫使兩支野戰軍不得不將目光聚集到這一致命的連接軸上來。雖然陳毅一度有分散作戰的設想,兩支野戰軍也一度被形勢左右而分路迎敵,但在共同的威脅來臨之時,山野和華中的領導人最終還是選擇了集兵作戰。

陳毅不但提出了宿北戰役的構想,而且汲取了前一段作戰不順利的教訓,堅決地將拳頭捏在一起,集中山野主力先期南下,未計較華中方面在作戰方向上的不同意見,從而使得集中作戰順利完成。陳毅的寬宏大度在此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陳毅為什么能評元帥?善于聽取意見、團結同志,發揮最大力量正是他的優點,這就叫帥才。從此,陳毅、粟裕這對黃金組合,耀眼中國大地。

[1]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1頁。

[2]《張云逸傳》編寫組、海南省檔案館合編:《張云逸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302-303頁。

[3]《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537頁。

[4]《葉飛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82-383頁。

[5]《張云逸傳》編寫組、海南省檔案館合編:《張云逸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307頁。

[6]《張云逸傳》編寫組、海南省檔案館合編:《張云逸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307頁。

[7] 陳士榘:《內線還擊 馳騁華東——憶解放戰爭第一年的華東戰場(征求意見稿)》,1985年5月。第35頁。

[8]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2-193頁。

[9]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1-2頁。

[10]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4頁。

[11]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4-195頁。

[12]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2頁。

[13] 三野:“宿北戰役作戰命令”(1946年12月)。

[14]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2-3頁。

[15]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3-4頁。

[16]《蘇北——魯南戰役戰例介紹》,1963年11月。

[17] 陳士榘:《內線還擊 馳騁華東——憶解放戰爭第一年的華東戰場(征求意見稿)》,1985年5月。第36頁。

[18]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7頁。

[19]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4頁。

[20]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9頁。

[21]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4-5頁。

[22] 三野:“宿北戰役作戰命令”(1946年12月)。

[23]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7-9頁。

[24]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6頁。

[25] 三野:“宿北戰役作戰命令”(1946年12月)。

[26]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7頁。

[27] 按照溫鏡湖的“陳毅粟裕宿北戰前會合考”(《軍事歷史》1996年第6期,第48-50頁),華中分局駐地是在漣水沭陽交界處的“張集”。溫文中因為陳、粟14日給中央電報中提到“張集”,故以為該地名當時是叫“張集”,該結論有誤(這一錯誤為《粟裕年譜》所沿用,參見《粟裕年譜》第207頁)。據47年9月版二十五萬分之一軍用地圖,當時該地就叫“老張集”,據劉皮鎮很近(約十四、五里),有城墻,是個較大的集鎮,所以華中分局臨時駐在此處。另外,華野12月10日“野戰字第十九號”命令、1946年12月24日午時陳毅、粟裕等給軍委的報告中都提到“老張集”。由此可知,陳粟會合的地點是“老張集”,和現在地圖上的地名是一致的,不能因為個別電報中的簡稱或誤寫,就誤認為當時的地名是“張集”。

[28]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201頁。

[29]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203頁。

[30]《宿北大戰》,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第102頁。

[31]《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575頁。

[32]“宿北戰役主要經驗教訓”,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69頁。

[33]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171頁。

本文作者 :嚴可復,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七師除以一個旅擔任鉗制桂頑外,另一個旅作為機動兵力;九縱完全擔任鉗制宿遷之敵,并固守沭陽”,“隴海路上之照顧請魯南給以幫助”。[8]

12月3日陳毅、陳士榘復電僅勉強表示同意,未對山野主力南下明確表態,一方面認為“僅留九縱在宿遷沭陽之線,則隴海東段防守兵力實感不足,我魯南部隊自應就可能南下增援”,但同時又指出“應估計到魯南之敵可能出擊以配合南線”,因而建議“我方對策華野應以爭取再殲兩李部隊為方針并兼顧沭陽地區,我魯南部隊力爭能殲擊魯南出擊之敵,并能適時南援隴海路、新安之線,趕援沭陽但恐來不及,故該方后勤等【應】有應付準備,因魯南之敵動向未明前是不宜輕易轉移的”,為此要求“我九縱及覃健部隊應負責遲滯敵人五天至十天,則局勢可無大妨礙”。[9]雖然該電是基于“現淮北敵方現有兵力不多僅孫良誠、六九師、預三旅,進擊力量小”這一判斷,留下了“如徐州敵人新增,則情況尚有變化”這樣的余地,但本質上仍是一個分兵作戰的計劃。

次日,華中野戰軍致電山野,提出由粟裕率第1師等部隊南下殲擊東臺向鹽城之敵,以2縱、6師等殲滅由兩淮向漣水進攻之敵,9縱負責阻擊由宿遷進攻沭陽之敵,建議陳毅調第1縱隊和濱海警備旅南援以確保沭宿公路。[10]12月6日酉時,粟裕單獨致電華中分局及陳毅,分析了華中目前戰局,認為“各路敵人之目的,均圖攻占鹽阜,以結束其蘇北戰事。如讓任何一路敵人之計劃實現,則華中局勢又趨險惡,且失去蘇中大批糧食兵源,將迫使我軍無法作戰,蘇中亦難堅持。因此,我們必須分路迎敵”,對于調1師北上,粟裕明確反對:“一師必須在此求得二仗勝利之后,再行考慮北調”,“在此期間,九縱應以全力對付可能由宿遷東犯沭陽之敵,如不能擊破敵之進攻,則以全力扼守沭陽,以待主力來援”。[11]

由于粟裕堅持“分路迎敵”,宿沭間僅靠9縱擔任阻擊任務又不足以退敵,陳毅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決心如果南下,則集中山野所有主力行動,避免重蹈兵力分散的覆轍。在5日的復電中,陳毅提出:“如魯南之敵不動,宿遷之敵先攻沭陽,我可集中一縱、八師、濱海警備旅全部南下參戰”,“如魯南敵先行動,或與宿遷敵同時動作,我則先殲魯南東犯之敵,再轉移兵力南下,殲宿遷東犯之敵”,但要求“九縱需負責在宿沭間至少阻敵五天時間,我才能趕至”。[12]當天山野下發的“目前戰斗準備工作指示”亦稱:“野戰軍有鞏固魯南,相機打開魯南戰局,與兼顧隴海,增援華中之作戰任務”,并計劃:“如嶧棗之敵不做大舉東犯,而宿遷隴海之敵首先東犯新安、沭陽時,我則留十師堅持萬村、蘭陵、向城、卞莊、長城地區,監視嶧棗線之敵,主力南援華中”。[13]該計劃雖然明確了集中作戰的思想與部署,但山野南援在宿沭間殲敵之前提條件是9縱單獨阻敵五天以上。然而,由宿遷沿宿沭公路到沭陽的距離僅約40多公里,大致在步兵一至兩日行程之內,就地形來說,也沒有很合適的阻擊地點,單靠9縱要完成這一任務的難度很大。

12月6日,陳毅獲得密息,得知國民黨軍整11師將開宿遷配合整69師進擊沭陽,經過縝密的思考,陳毅給中共中央發電,提出四個作戰方案:“(1)我軍各路就地迎敵,則沭陽一路難以阻敵;(2)華野分擔對東臺兩淮出擊之敵作戰,而以山野兼顧宿沭、魯南兩地。如是至少留三個團在魯南阻敵,而以十二個團南下打十一師等部,估計該敵出擊有三個旅至七個旅,欲根本殲滅此敵似難,如是則沭陽仍有陷落之危;(3)集中一縱、八師、二師、六師等部,首先殲擊十一師于沭陽附近,箝制其他三路;(4)不怕沭陽被占,各部就現地待機,看明敵情再動”,在這幾個方案中,陳毅的傾向性非常明確,即“我們意見以集中力量確保沭陽、殲擊十一師之一路為最好”。[14]這是宿北戰役最初的決心和藍本。

7日,陳毅、張云逸、陳士榘聯名致電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等,通報敵新攻勢已經探明,“十一師有于三日到徐州息”,判斷“十一師增宿遷后將為東犯沭陽主要之一路(可集中五個至六個旅)”,決心“如宿遷敵人東犯沭陽確已出動,山野擬集中葉縱、八師、警旅全力南援,擔任由北向南配合華野全力由東南向西北殲滅該路敵人,爾后再看情況回擊魯南東犯敵人。如此,華野主力(一、二、六、七師)應集結漣水附近適當機動位置,山野(葉縱、八師、警旅)集結于隴海路北沂河沿岸機動位置,便于以三天行程內趕上進入戰斗,同時均可以照顧兩面情況(漣水與沭陽、魯南與沭陽)和不致過早暴露我之企圖,使敵不進。不然,僅一縱南去不能解決問題,又陷于分散平分兵力成把口態勢”。[15]

之所以陳毅決心從“鞏固魯南、兼顧淮海”轉到集中力量在沭陽一線殲敵,是經過了慎重考慮和商討的:

“當時曾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主張先打北邊蘭陵這一路。其主要理由是:戰場靠近解放區,后方依托好。但是要把南邊的部隊(第10、第2縱隊)機動上去,距離較遠(第10縱隊由鹽城到郯城約210公里的直線,第2縱隊由沭陽西南到郯城約80公里),而且當時的蘇北部隊有不同程度的地方觀念,怕到魯南去,要把他們調上去必須做很多的思想工作。

第二種意見,主張先打中路,于宿遷出犯之敵,其主要理由是:

1. 戰場比較好,村莊小而密,沒有水圍子,房屋不堅固,便于我之行動與作戰。

2. 有較大間隙可乘。敵第69師戰斗力不強,同時從宿遷出犯之敵未遭我打擊外,其余三路之敵不久前遭我嚴重打擊,如在淮陰、漣水、鹽城戰斗中對敵第74、第28、第83師均給了嚴重打擊,因此,估計該敵前進必然慎重。而從宿遷出犯之敵第11師為陳誠嫡系,兵多驕傲,可能冒進;敵第69師原為廣東部隊,師長戴之奇是三青團中委,極反動,但他指揮的三個旅其中兩個旅長是原建制,內部矛盾多,戰斗力不強。

3. 敵是從一個地區出發,分為兩個方向進犯,因此,間隙愈來愈大,便于割裂圍殲。

4. 我軍集中,機動時間短,能及時捕抓戰機。

根據上述分析,兩案相較打中路較為有利,最后決定集中主力先打由宿遷進犯之敵”。[16]

此時粟裕身在鹽城前線,目光仍盯住蘇北戰事,希望能保住蘇中這個糧源、財源和兵源的基地,對于將華中野戰軍主力集中至漣水,準備突擊沭陽一線的主張提出異議。陳士榘回憶:“華中的同志仍有意見,發報給黨中央,認為華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敵人對華東地區的進攻重點在華中,我亦應以大部力量使用于華中”。[17]12月8日,粟裕、譚震林致電陳毅,認為整11師東進,南面戰役不能結束,對我極為不利,“仍建議山野迅速南下,至少進到隴海路邊,以便二日內趕到參戰。如因山野南下,則十一師不來,則更妙矣。我南面戰役結束后,再集中力量搞十一師,則更有把握。對六十九師是誘其深入,對十一師則以阻滯東進為宜”。[18]9日粟裕率部在鹽城以南伍佑地區殲敵數千,正組織追擊。中央去電陳毅,認為“應待鹽城作戰結束,粟率一師北返,并待敵情完全明了后,再考慮部署。屆時請粟提出計劃電告”。[19]10日,粟裕單獨致電華中分局、山東、晉冀魯豫領導及中央軍委,對局勢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蔣頑仍以徐州為其進攻華東(山東、華中)之核心,其進攻重點似仍在華中。因此,我們之重點亦應給于華中,各種戰爭力量均以大部份使用于主要方向的判斷”,基于此,粟裕堅持:“鹽阜、淮海已無糧食,華中糧食仍應靠蘇中接濟”,故此,“目前在不妨礙正面作戰情形下,應適當支援蘇中之堅持”。[20]這份電報表明粟裕當時仍希望以保持華中為重點,尚未認識到華東作戰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對于粟裕堅持以山野擔任掩護,保障華中野戰軍主力在蘇北作戰的意見,陳毅從大局著眼,未予計較,于9日復電:“我率一縱、八師今夜移馬頭、沂河北岸機動位置,并兼顧打擊魯南出犯之敵,如需南下,二夜即可到宿沭路作戰”。[21]當日晨,陳毅發布了作字第5號作戰命令,對各部部署作出調整,使位于能“及時支援華中,機動殲擊宿遷東犯之敵一路,并不失時機殲滅由嶧臺東犯之敵”[22]的位置。12月10日10時,山野據當日運字第28號情況通報,判斷徐州之整11師有配合宿遷整69師、預3旅進攻沭陽縣的企圖,再次下達作戰命令(第〇〇六號),令各部進一步南移,并要求1縱和8師組織干部和偵察人員進行道路和地形偵察,修復各點渡河橋梁等,進行作戰準備。該命令還特別要求“所有偵察人員一律化裝便衣,偽裝地方武裝番號,嚴守秘密”,同時為加強保密,將部隊代號一律進行了更換。[23]

12月10日,據華中野戰軍司令部參謀朱振日記:“十一師已東調,將攻沭陽。去電蘇中,請粟回師”。[24]這一“確息”當由華中方面自己的渠道所獲得,確認了“整十一師已調至宿遷,及六九師所屬之六〇旅、四一旅已集結宿遷附近,五七師之預三旅已由大許家東開古邳、八岔路一線集結,工兵五團之一個營已準備在東沂河上架設浮橋”,估計“頑有于13、14兩日東向沭陽進攻之可能”。該情報與國民黨軍后來的行動幾乎分毫不差。粟裕聞訊后當天即急返漣水,當晚9時在孫徐莊野戰軍本部發布了“野戰字第十九號”命令,以6師、10縱守備漣水,將2縱主力(該縱第4旅擔任漣水至帶河鎮防務)集結于漣水以北陳師庵附近待機,7師主力(該師第19旅擔任徐家溜至劉皮鎮、老張集、悅來集、大興莊一線防御)則移至沭陽以南的錢家集附近。[25]

11日,毛澤東致電粟裕等,祝賀鹽南戰役勝利,并要求粟裕即日北返,部署宿沭作戰。[26]粟裕于12日趕到華中分局駐地老張集,和從魯南趕來的陳毅會合。[27]當天陳毅、粟裕等兩次致電中央對戰役決心進行了調整。第一次“決定以鹽城、沭陽兩點為突擊方向,漣水及魯南為鉗制方向”。[28]但不久之后,根據國民黨軍幾路同時動作的情況,“故我改變作戰方針,以漣水、沭陽兩處為突擊方向,魯南和鹽城為鉗制方向”。[29]此兩案的不同主要在于對華中野戰軍主力第1師、6師的運用,按照第一案,1師無需北返,且6師應南下,協助1師在鹽阜一帶作戰,有助于蘇中的支持和恢復;按照第二案則1師將北返,集結于漣水附近,意味著對蘇中及蘇北可能要做放棄的打算。

當日酉時,陳毅、粟裕、譚震林致電陳士榘、唐亮,告知魯南敵明日東進,宿遷敵今已東攻,決心“我仍按原計劃先打宿遷之敵”。[30]毛澤東次日復電肯定了殲擊沭陽方向之敵的方案,指出惟有殲滅該敵方能保持沭陽在我手中,并強調:“如沭陽失守,華野主力即難在蘇北繼續作戰,有被迫轉至魯南可能。此點必須嚴重估計到”。[31]至此,宿北戰役的決策終于完成。

由上述過程可以看出,由于泗縣、兩淮作戰失利,山野和華中野戰軍的作戰空間被大大地壓縮了,尤其是沭陽、隴海一線的縱深縮短,意味著華中和山東的聯絡線受到愈來愈大的威脅,這也迫使兩支野戰軍不得不將目光聚集到這一致命的連接軸上來。雖然陳毅一度有分散作戰的設想,兩支野戰軍也一度被形勢左右而分路迎敵,但在共同的威脅來臨之時,山野和華中的領導人最終還是選擇了集兵作戰。

陳毅不但提出了宿北戰役的構想,而且汲取了前一段作戰不順利的教訓,堅決地將拳頭捏在一起,集中山野主力先期南下,未計較華中方面在作戰方向上的不同意見,從而使得集中作戰順利完成。陳毅的寬宏大度在此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陳毅為什么能評元帥?善于聽取意見、團結同志,發揮最大力量正是他的優點,這就叫帥才。從此,陳毅、粟裕這對黃金組合,耀眼中國大地。

[1]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1頁。

[2]《張云逸傳》編寫組、海南省檔案館合編:《張云逸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302-303頁。

[3]《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537頁。

[4]《葉飛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82-383頁。

[5]《張云逸傳》編寫組、海南省檔案館合編:《張云逸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307頁。

[6]《張云逸傳》編寫組、海南省檔案館合編:《張云逸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307頁。

[7] 陳士榘:《內線還擊 馳騁華東——憶解放戰爭第一年的華東戰場(征求意見稿)》,1985年5月。第35頁。

[8]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2-193頁。

[9]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1-2頁。

[10]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4頁。

[11]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4-195頁。

[12]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2頁。

[13] 三野:“宿北戰役作戰命令”(1946年12月)。

[14]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2-3頁。

[15]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3-4頁。

[16]《蘇北——魯南戰役戰例介紹》,1963年11月。

[17] 陳士榘:《內線還擊 馳騁華東——憶解放戰爭第一年的華東戰場(征求意見稿)》,1985年5月。第36頁。

[18]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7頁。

[19]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4頁。

[20]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9頁。

[21]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4-5頁。

[22] 三野:“宿北戰役作戰命令”(1946年12月)。

[23]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7-9頁。

[24]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6頁。

[25] 三野:“宿北戰役作戰命令”(1946年12月)。

[26]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第207頁。

[27] 按照溫鏡湖的“陳毅粟裕宿北戰前會合考”(《軍事歷史》1996年第6期,第48-50頁),華中分局駐地是在漣水沭陽交界處的“張集”。溫文中因為陳、粟14日給中央電報中提到“張集”,故以為該地名當時是叫“張集”,該結論有誤(這一錯誤為《粟裕年譜》所沿用,參見《粟裕年譜》第207頁)。據47年9月版二十五萬分之一軍用地圖,當時該地就叫“老張集”,據劉皮鎮很近(約十四、五里),有城墻,是個較大的集鎮,所以華中分局臨時駐在此處。另外,華野12月10日“野戰字第十九號”命令、1946年12月24日午時陳毅、粟裕等給軍委的報告中都提到“老張集”。由此可知,陳粟會合的地點是“老張集”,和現在地圖上的地名是一致的,不能因為個別電報中的簡稱或誤寫,就誤認為當時的地名是“張集”。

[28]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201頁。

[29] 粟裕文選編輯組:《粟裕文選(第二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203頁。

[30]《宿北大戰》,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第102頁。

[31]《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575頁。

[32]“宿北戰役主要經驗教訓”,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69頁。

[33] 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171頁。

本文作者 :嚴可復,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