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郭沫若请溥仪修清史,溥仪以这个理由回绝,令他尴尬不已

在中國近代史上, 末代皇帝溥儀可以稱得上是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從皇帝到漢奸, 從戰犯到普通公民, 在滾滾的歷史長河里, 溥儀以一個個尷尬的身份參與了一次次史無前例的社會大變革。 溥儀就像是從古代穿越過來的, 從封建社會一步跨越到現代社會, 成功地完成了從帝王到普通公民的轉變, 經歷之奇, 古今未有之。

抗戰結束前夕, 蘇聯紅軍南下, 犁庭掃穴般打垮了日軍關東軍, 偽滿洲國溥儀也成了俘虜。 1949年, 溥儀被引渡回國, 在旅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改造。 十年后, 溥儀獲得了特赦, 成為新中國的一名普通公民。

溥儀在北京上了戶口, 領到了新中國的公民證, 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上班。 當時的大學者、大文豪、歷史學家郭沫若聽說溥儀回來了, 立刻前去拜訪。 見到溥儀后, 郭沫若說明了來意, 想邀請溥儀一起修清史。 按郭沫若的想法, 有這位正牌皇帝參與, 修史工作定然事半功倍。

誰知, 溥儀一口拒絕了郭沫若的邀請, 說:“我不會滿文”。

郭沫若大為驚訝, 滿文是清朝的法定文字, 清朝政府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及國內頒行的重要文告、文件等必須有滿文文本;滿族封疆大吏及朝臣要員向皇帝報告軍機大事及官場民情, 為保密起見, 多用滿文繕折啟奏;清代用滿文書寫了大量公文, 也用滿文翻譯了大量漢文典籍。

溥儀貴為一國之君, 怎么能不會滿文呢?

原來, 滿文努爾哈赤下令創造的, 由于年代尚淺, 滿文表意不便, 晦澀難懂。 因此, 滿文雖然是清朝的官方文字, 普及率卻遠遠不及漢字, 就連清朝的皇帝們都不愛用滿文, 只是礙于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 不易更改, 這才一代代流傳下來。

溥儀從小是學過滿文的, 只不過當時距離清朝滅亡已過去五十年, 難免有些生疏了。 不過, 這并不是溥儀拒絕的理由, 根本原因是溥儀掌握了大量的清廷秘辛, 不愿意透露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 清朝雖然距今不過一百余年, 但清廷典籍大多由滿文記載, 整理翻譯工作繁重, 需要集四海之思, 聚八方之力。 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籌備工作, 《清史》編篡工作于2004年全面展開,

至今仍未全部完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