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婶用马尾做刺绣年毛利70万,让女工传统重回乡村

每次看攝影師們拍攝的貴州題材照片, 都會有跳不完的民族舞蹈, 看不盡的民族服飾。 似乎現代的生活從未侵襲這片土地。 在城鎮化如火如荼的當下, 女紅已經和女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就算在貴州, 一針一線的場景, 鄉間都已不常見。

現代工業的侵襲, 讓即使遠在貴州深山中的少數民族, 都不再織布刺繡。 但在貴州平壩一個名叫平寨的布依族村寨, 有一位名叫涂應葉的布依族大嬸, 卻撿起水族同胞都不再傳承的馬尾繡技藝, 帶領十幾位布依族大媽, 用馬尾巴毛做刺繡, 產品甚至遠銷歐美,

帶領村里十幾戶鄰居脫貧。

一直以前, 刺繡都是布依族婦女們居家必備的絕活。 但自古以來, 布依族婦女刺繡, 都只是農閑時在家里自己繡些小玩藝:背嬰兒的背帶, 女人盛裝衣服的衣領、袖口上的花邊, 鞋底上的紋理……

那時, 女工對于女孩來說, 不僅僅是一門手藝, 那是成為好妻子, 好母親最重要的指標。 每天忙完農活, 和一幫姐妹靠在木樓的欄桿上, 一邊曬著太陽, 一邊給各自的心上人繡荷包, 刺繡的絲線是定情的紅線;當孩子們睡下后, 在煤油燈下, 一針一線給孩子撕開縫隙的衣服縫補上補丁, 密密的針腳是牽掛的印記……

“可惜, 兒子和女兒, 外出打工10來年, 卻沒穿過我繡的一件衣服, 因為布依族的服裝, 他們這一代在村里都不穿,

在大城市就更不會穿了。 所以, 我‘慈母手中線’早已無用武之地。 ”涂應葉說起時略帶感傷, 因為涂應葉一直對刺繡情有獨衷, 她甚至為了給孩子們做一件與眾不同的衣裳, 特地偷學了不同于布依族刺繡的水族馬尾繡。

學馬尾繡是因為一次到鄰村吃酒席:有一次, 涂應葉到鄰近的水族村莊做客。 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水族村莊幾乎家家戶戶婦女還都保持做刺繡的傳統。 而那時, 平寨村的婦女們已經不做刺繡很久了。 (圖為涂應葉用水族馬尾繡做的民族服飾)

涂應葉仔細觀察水族婦女們的刺繡后, 發現她們的刺繡和自己做的完全不一樣:自己平時刺繡時, 都是用絲線, 而她們卻是用馬尾毛。

“她們說馬尾繡是水族的絕活,

是有天賦的繡娘日積月累才能學會的手藝, 我只在旁邊看了一個多小時, 回家后找了根馬尾后, 當天自己就繡起馬尾繡來了!其實, 它和布依族的刺繡差不多, 只不過她們是用馬尾刺繡, 布依族是用棉和絲罷了。 ”涂應葉說著, 從桌上拿起一根一尺長的馬尾開始做起馬尾繡來, 很快無師自通。

“雖然我是從水族那里學來的馬尾繡, 但我繡的卻是布依族的繡, 因為我一直以來, 都只繡我們布依族的圖案, 就像這片竹子。 竹子是我們布依族的圖騰, 不管繡竹子的材料是馬尾還是棉線, 只要按我們布依族的風格來繡的, 都應該算是布依族的刺繡!”涂應葉對自己創新的馬尾繡有獨到的理解。 在學會馬尾繡后,

她就把技術含量更高的馬尾繡變成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當村里開始發展旅游后, 涂應葉就和丈夫一合計, 開起了這家繡坊。

如今, 每天在村口的刺繡傳習所, 又可以看到一群穿布依族服飾的老人, 倚靠在木樓的美人靠上, 一針一線用馬尾刺繡。 每當看到這場景, 涂應葉就會想起小時候, 自己為了能穿上一件新衣裳, 而跟著奶奶學刺繡。

沒想到布依圖案+水族技法的混搭繡種很受歡迎, 成為來平寨旅行的游客必買的旅游紀念品。 涂應葉一個人刺繡遠遠供不應求, 她就找來村里兒時和自己一起學刺繡的姐妹。 那時, 姐妹們已經丟下刺繡好幾年, 涂應葉于是就自己做師傅, 把自己當初偷師學來的馬尾繡傾囊相授。 就這樣,

在平寨村, 快要消失的刺繡傳統就這樣以馬尾繡之名延續了下來。

老人們繡出的繡品, 就像平寨村的一張張名片, 讓無數遠方的游客記住了這個名叫平寨的布依族村莊。 但年復一年, 過完春節, 兒子和女兒就背上行囊去遠方。

“剛開始從外面回來和母親學刺繡, 村里人都嘲笑我, 因為刺繡是女人做的活, 哪有一個大男人學刺繡的, 但那些國外知名服裝設計師, 好多不都是男的嗎?”王龔雖然只是初中畢業, 但在大城市打拼10年, 讓他有不拘一格開闊的視野。 對村民們的嘲笑一笑而過后, 穿起了很多年不穿的布依族服裝接待每一位到訪的游客。

“你們能不能就呆在村里, 不要離開, 一家人一起把家里的刺繡作坊做大?”這一年過完春節, 涂應葉嘗試著和孩子們商量。兒子王龔正外漂泊了10年后,正有返鄉的打算,于是就跟著母親做了一位“繡男”。當王龔決定返鄉后,涂應葉又鼓動女兒女婿,于是一家人就開起了這小小的家庭作坊。

以前手工刺繡主要用在背孩子的背帶,服裝和鞋墊上,但如今這些已經全部被機械化的商品替代。王龔就開發了一些女包、電腦包之類,把布依族的傳統圖案,用馬尾繡繡在上面,竟然在網絡上變成一種輕奢風尚…

這最初只有4個人的家庭作坊,經過3年的發展,不僅僅變成擁有員工22個人,毛利潤70萬的文創企業,也讓一針一線的傳統重現鄉間。(想了解刺繡藝人更多,請關注公眾號:侶行記藝)

涂應葉嘗試著和孩子們商量。兒子王龔正外漂泊了10年后,正有返鄉的打算,于是就跟著母親做了一位“繡男”。當王龔決定返鄉后,涂應葉又鼓動女兒女婿,于是一家人就開起了這小小的家庭作坊。

以前手工刺繡主要用在背孩子的背帶,服裝和鞋墊上,但如今這些已經全部被機械化的商品替代。王龔就開發了一些女包、電腦包之類,把布依族的傳統圖案,用馬尾繡繡在上面,竟然在網絡上變成一種輕奢風尚…

這最初只有4個人的家庭作坊,經過3年的發展,不僅僅變成擁有員工22個人,毛利潤70萬的文創企業,也讓一針一線的傳統重現鄉間。(想了解刺繡藝人更多,請關注公眾號:侶行記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