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南京“手艺墓地”里的竹刻艺人:所有人都把我当成演员

隨著社會的變遷, 這些市民們喜聞樂見的老手藝, 慢慢在生活中消失。 年輕一代, 對于這些老手藝已聞所未聞, 老人們, 對他們也開始逐漸陌生。 幸好, 還有甘熙故居。 在這里, 那些老藝人們被聚集起來, 成立了南京民俗博物館。 于是甘熙故居, 便成為了南京城市記憶的保留地, 也成為南京“手藝墓地”。 甘熙故居九十九間半房間, 趙榮的金陵竹刻坊就在其中一間老宅里。

最早關于金陵竹刻的記載出現在明代散文家張岱的《陶庵夢憶》中。 《陶庵夢憶》中有篇文章, 記載了南京一個叫濮仲謙的刻竹高手, “經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價,

得其款, 物輒騰貴, 三山街潤澤于仲謙之手者數十人焉, 而仲謙赤貧自如也”, 說的是明朝時, 潛心刻竹技藝的藝人濮仲謙一生清貧, 而三山街賣他的竹藝的人都已發家致富。

自明代中期開始, 金陵竹刻已聞名于世, 成為與嘉定竹刻并列為我國竹刻藝壇兩大流派。 金陵竹刻工藝獨特, 金陵竹刻主要以扇骨和“臂擱”為主, 尤以在扇骨上雕刻“留青竹刻”著稱。

1985年趙榮隨祖父學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 王彬也隨趙德楨學習竹刻藝術。 兩人幾十年如一日, 如今他們成金陵竹刻碩果僅存的兩位藝人。

趙榮的手藝傳自祖父趙德楨, 祖父是金陵竹刻史上的名人。 以刀為筆, 擅在竹子上刻書法、山水。 因技藝出眾,

竹刻有“寸竹寸金”之說。 趙榮的手藝也得祖父真傳, 但是金陵竹刻行情卻不像祖父時那么看好。 “行情不好是常態, 像祖父那樣的反倒不正常!”對于金陵竹刻的現狀, 筆者憤憤不平, 趙榮卻很淡定。

金陵竹刻是“竹上芭蕾”, 臺上十分鐘, 臺下十年功。 金陵竹刻對竹刻者的國畫、書法等造詣要求極高, 從十八九歲剛開始跟爺爺趙德楨學竹刻起, 趙榮每天白天練習刻線七八個小時, 晚上臨摹書法、練工筆、白描以及水墨畫到深夜。 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

竹刻是以刀為筆的“竹上芭蕾”, 竹刻最難之處也在用刀上。 金陵竹刻, 其實是一種線條藝術。 線條是竹刻中的重要元素, 有直線、斜線、弧線、曲線之分。 刻時用雙刀法, 任何一個細小筆畫都是至少兩刀圈切、挖刻,

或上一刀、下一刀, 或左一刀、右一刀, 這樣的刀法便于表現線條的質感和細節變化。

趙榮的竹刻, 大多數可以歸結到文玩的范疇, 是文人雅士用來裝飾書房的。 但如今, 書寫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用來放筆的竹筒, 壓宣紙的鎮紙等竹刻可以大展拳腳的舞臺, 都已經消失了——現代人已經不用毛筆寫字了, 竹刻應用的地方也就越來越少。

還好, 竹刻向來是文人雅士案頭把玩必備, 是中國人精致生活的象征之一。 隨著傳統文化回潮, 愿意靜下心來欣賞這份竹上優雅的人也慢慢增多。

趙榮在甘家大院的竹刻工作室, 每天在游客面前“表演”自己的手藝, 一上頭布置的任務。 本來, 趙榮心理是拒絕的。

因為手藝人要做好手藝, 要沉得下心。 但沒想到隨著游客自發的宣傳, 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好的作品也不再愁銷, 手藝人的生存問題解決了, 也就不那么反感了。 是沉下心來做安心做手藝, 還是八面玲瓏做演員?這是這個時代每個手藝人要面臨的艱難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