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8岁女教师和闺蜜吃饭,突然倒地身亡!冬天这病很普遍,致死率极高

隨著天氣越發寒冷,

晝夜溫差增大,

強烈的冷熱交替讓腦血管備受考驗。

近日, 哈爾濱一位48歲的女大學老師跟朋友吃午飯時突然倒地, 經診斷是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的顱內出血, 雖經積極治療, 但仍未能挽回生命。

腦動脈瘤為啥這么兇險?

怎么防、怎么治?

記者就此采訪了

哈醫大一院腦外三病房主任史懷璋。

1

毫無征兆

吃飯時突然倒地

48歲的張曉(化名)是名大學老師, 最近忙完了學生的考試閱卷, 她約了閨蜜一起在哈爾濱道里區一家飯店聚會。

據同行朋友回憶, 當時朋友們正在聊天, 她突然說了一句“有點難受”,

然后就毫無征兆地倒地不醒, 朋友們趕緊撥打120把她送到哈醫大一院, 確診為腦動脈瘤破裂致腦內彌漫性出血, 由于出血量較大, 最終沒能挽回生命。


照片由哈醫大一院腦外三病房提供

事后, 她的丈夫回憶, 當時為了準備學生考試等事物, 張曉一直比較疲憊, 時常熬夜, 曾經說有一些頭痛, 以為是勞累導致, 也沒引起注意。

據史懷璋主任介紹, 腦動脈瘤好發年齡是40至50歲, 已成為導致青壯年猝死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人群發病率每100人約有2-5人患病, 大多數動脈瘤破裂前無任何征兆。

2

不是腫瘤

是血管上的“小血泡”

“腦動脈瘤雖然名字叫瘤卻不是腫瘤, 而是腦血管局部鼓起的一個‘小血泡’, 氣泡壁也就是血管壁。 腦動脈瘤可以發生一個,

也可同時發生多個, 隨著動脈血的搏動性沖擊, 這個氣泡可能會越鼓越大, 一旦破裂, 血液就像洪水一樣沿著蛛網膜下腔擴散到整個大腦表面。 ”哈醫大一院腦外三病房醫生亓敬濤告訴記者, 動脈瘤是否容易破裂與大小并無直接關系, 一旦破裂出血若不及時治療, 致殘率與致死率都很高。


照片由哈醫大一院腦外三病房提供

按照國際研究數據推算, 我國每年至少有20萬患者面臨腦動脈瘤破裂的風險。

3

信號:

頭痛嘔吐脖子硬

或是腦動脈瘤破了

據介紹, 如果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 那會出現一系列癥狀:最典型的癥狀為突發劇烈頭痛, 常為難以忍受的劇烈頭痛。 多數伴有惡心、嘔吐、頸部疼痛強直, 甚至煩躁、意識障礙等癥,

部分患者出現抽搐。 出血后期如果腦血管痙攣比較嚴重導致腦供血不足, 有可能會出現腦梗死等中風癥狀。

如果患者發生這種狀況家屬一定要保持冷靜, 爭取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 就近治療切勿長途運輸。 其次要安撫好病人, 穩定情緒, 防止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

另外, 劇烈頭痛后還會出現嘔吐癥狀, 家屬要及時清理, 防止患者窒息。

4

提醒:

40歲以上人群體檢, 這個項目很重要

關于腦動脈瘤的治療, 主要包括開顱夾閉術和介入栓塞術。 開顱夾閉, 簡單說就是用一個動脈瘤夾把血管上鼓出的小氣泡從根兒夾住, 隔絕血流沖擊、封閉動脈瘤。 介入栓塞簡單說是微創, 從大腿根部的血管伸進去一個長導管,

將動脈瘤內填滿細小的彈簧圈, 同樣隔絕血流。

史懷璋主任表示, 建議40歲以上人群體檢時, 加做腦血管病——腦部MR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頸部動脈超聲。

對于煙齡長, 常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和有腦血管病家族史人群, 要排查腦動脈瘤。 對體檢已發現腦動脈瘤患者, 如果動脈瘤形態不規則, 近期有增長趨勢, 血壓控制不理想或既往破裂過等情況, 建議及早手術干預。

據亓敬濤醫生介紹, 對已患有腦動脈瘤的患者, 其每年動脈瘤破裂率以1%累計增加, 必要時需及早手術治療。


來源:生活報(HLJ_SHB)(已獲授權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