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擘畫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藍圖

五一前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圍繞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做出重大戰略部署, 以正確把握“五個關係”為長江經濟帶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明確提出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五個關係”是指, 一是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二是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三是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四是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五是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

“五個關係”是繼兩年前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後, 習近平總書記就長江經濟帶發展再次闡述的重要思想。 那麼, 此次座談會傳遞出哪些重要信號, 做出哪些重大戰略部署, 對長江經濟帶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專訪權威專家進行了深入解讀。

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第一, 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 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前提是堅持生態優先。 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 既增強各項措施的關聯性和耦合性, 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 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

長江, 是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也是滋養包容兩岸萬千生靈的生命之河。 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 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 長江經濟帶更是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 覆蓋11個省市, 人口和GDP均超過全國的40%, 是我國經濟的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要給長江做生態環境保護修復, 必須從多方統籌、從系統著眼。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表示, 長江作為我們的母親河, 哺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 只有把生態環境修復好, 走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我們的發展才能更科學、更有序、更高品質。 當然, “我們談保護, 不是說不讓發展。 ”發展是永恆的命題,

要實現高品質發展, 不是單純消耗資源, 而是要堅持新發展理念, 要堅持改革創新推動, 把握好保護和發展的辯證關係。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惠遠認為, 長江的生態環保工作不是只關心一水一湖或者一草一木, 更不是說簡單地關停取締違法工廠、碼頭, 應把重點任務與整體規劃相結合, 把關鍵問題和全面佈局相統一, 保證長江的生態環保工作盯住點、連成線、畫出面。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持相同觀點。 他指出, 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 有利於將大局要求和本地的實際結合起來, 以確保流域內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推進。

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看來,

大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 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第一要務。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一方面可強化長江全流域生態修復, 增強長江生態功能, 改善長江經濟帶發展環境, 發揮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先行示範作用;另一方面可倒逼長江經濟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率先走出一條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道路。

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第二, 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 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 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關鍵是要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係。 要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係,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 更不能對立起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據《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瞭解, 地處長江上游的瀘州以“退城入園”的方式, 把保護長江放在壓倒性位置的同時, 實現企業發輾轉型升級。 目前瀘州國家高新區內已有超過600家企業, 其中吸納了原先不利於保護長江的存量企業, 使企業產能更環保、更節能、更綠色。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首要位置, 堅持生態優先。 對於適合發展的地區, 要加快發展;對於生態脆弱的地區, 則要加強保護。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說, “當然, 堅持生態優先, 並不是意味著就不要經濟發展, 而是在經濟發展中,必須牢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使綠色發展深深嵌入到經濟發展中,讓經濟發展隨時隨地體現綠色發展之意。”

“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實施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從而探索出一條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綠色發展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張德勇補充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認為,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高層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尊重,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破壞性開發,要把美好生態和經濟紅利都流傳給後人。

在宋清輝看來,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有利於將綠水青山轉化為寶貴的財富,通過高品質的發展為將來的可持續發展留足綠色空間,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長江經濟帶發展只有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才能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才能解決長江流域內人口、資源和生態的矛盾,才能提高經濟發展品質,才能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三,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堅定不移將一張藍圖幹到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做好頂層設計,以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抓成效,對實現既定目標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穩紮穩打,分步推進,實現不斷開創發展的新局面。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就正式印發,定下了2020年和2030年兩個關鍵時間節點的發展目標,涉及環保、交通、產業、脫貧等方方面面的指標。有此頂層設計,必要逐步推進。

宋清輝認為,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一方面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一方面要扎實推動藍圖落地。通過生態引領等舉措,防範個別地方領導隨意拍板導致環境污染等問題。

賈晉京表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全域性的大工程,不管從環保還是經濟的角度,它在全國的地位都相當吃重,正是因為這樣,更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和急功近利的心態,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並不是不搞經濟建設、不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仍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核心內容。”吳曉華表示,長江經濟帶要追求有效益、有品質、可持續的發展,要在開發建設前科學論證、比較選優。

在保護生態的條件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綜合效益,著力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著力構建高品質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著力優化沿江城鎮和產業佈局,著力推動長江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四,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要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新動能已經冉冉升起。以“智慧”產業為例,長江流域主要城市紛紛出臺政策,重點扶持“智慧”產業,上海啟動實施智慧製造應用“十百千”工程,武漢瞄準“機器人之都”,合肥落成中國聲谷……創新企業在長江兩岸不斷湧現,“智慧”產業在這條綠色經濟帶上紮穩腳跟。

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成長春表示,長江經濟帶產業優勢較為突出,已具備加快形成若干個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綠色增長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後過剩產能上做“減法”,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集聚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走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新舊動能的轉換不是“喜新厭舊”,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業態新動能,另一方面要跳出過去發展的老思路,在破除無效供給的同時,實現轉型升級,讓舊產業舊動能也能插上“新”翅膀。

在宋清輝看來,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有利於為新動能的進入騰出生態發展空間,並有效解決產業集群效應不明顯等瓶頸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認為,長江經濟帶面臨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轉型的艱巨任務。發展動力決定發展的可持續性,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探索對於推動中國經濟動能轉換、高品質發展意義重大。

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五,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努力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高效經濟體。長江經濟帶作為流域經濟,涉及水、路、港、岸、產、城等多個方面。要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樹立“一盤棋”思想,實現長江經濟帶各地區、各城市的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形成整體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樹立‘一盤棋’思想,明確了長江經濟帶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的戰略思維。”李佐軍說,“一方面,各地要發揮自身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統一市場和規則,讓生產要素優化配置。”

眾所周知,長江經濟帶發展水準呈梯度分佈,下游是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中上游還有雲貴川等地多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流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

那麼,如何兼顧發展中的自身和整體?長江經濟帶上正在打造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就是典型案例。從舟山港的江海聯運直達船舶,到華東、華南等地的“鐵水聯運”,再到重慶的渝新歐班列,每個城市的小點串起了整個長江的黃金交通走廊。

張燕生直言,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思路就是要統籌各地改革、各項區際政策、各類資源要素,實現各自為政的孤立式發展轉向區域協同的聯動式發展,促進沿線地區效率最大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一體化。

在宋清輝看來,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有利於促進流域內各行政區域產業的佈局優化,讓城市群形成整體合力,避免一些地方因產業結構雷同帶來的同質化現象。

總之,張燕生總結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正確把握五個關係,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光芒,不僅抓住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牛鼻子”,更體現了對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如何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全域性、長期性、戰略性考量。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域的重大戰略。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處理好上述五個重大關係,深耕治本之策,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而是在經濟發展中,必須牢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使綠色發展深深嵌入到經濟發展中,讓經濟發展隨時隨地體現綠色發展之意。”

“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實施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從而探索出一條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綠色發展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張德勇補充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認為,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高層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尊重,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破壞性開發,要把美好生態和經濟紅利都流傳給後人。

在宋清輝看來,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有利於將綠水青山轉化為寶貴的財富,通過高品質的發展為將來的可持續發展留足綠色空間,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長江經濟帶發展只有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才能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才能解決長江流域內人口、資源和生態的矛盾,才能提高經濟發展品質,才能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三,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堅定不移將一張藍圖幹到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做好頂層設計,以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抓成效,對實現既定目標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穩紮穩打,分步推進,實現不斷開創發展的新局面。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就正式印發,定下了2020年和2030年兩個關鍵時間節點的發展目標,涉及環保、交通、產業、脫貧等方方面面的指標。有此頂層設計,必要逐步推進。

宋清輝認為,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一方面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一方面要扎實推動藍圖落地。通過生態引領等舉措,防範個別地方領導隨意拍板導致環境污染等問題。

賈晉京表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全域性的大工程,不管從環保還是經濟的角度,它在全國的地位都相當吃重,正是因為這樣,更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和急功近利的心態,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並不是不搞經濟建設、不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仍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核心內容。”吳曉華表示,長江經濟帶要追求有效益、有品質、可持續的發展,要在開發建設前科學論證、比較選優。

在保護生態的條件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綜合效益,著力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著力構建高品質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著力優化沿江城鎮和產業佈局,著力推動長江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四,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要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新動能已經冉冉升起。以“智慧”產業為例,長江流域主要城市紛紛出臺政策,重點扶持“智慧”產業,上海啟動實施智慧製造應用“十百千”工程,武漢瞄準“機器人之都”,合肥落成中國聲谷……創新企業在長江兩岸不斷湧現,“智慧”產業在這條綠色經濟帶上紮穩腳跟。

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成長春表示,長江經濟帶產業優勢較為突出,已具備加快形成若干個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綠色增長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後過剩產能上做“減法”,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集聚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走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新舊動能的轉換不是“喜新厭舊”,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業態新動能,另一方面要跳出過去發展的老思路,在破除無效供給的同時,實現轉型升級,讓舊產業舊動能也能插上“新”翅膀。

在宋清輝看來,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有利於為新動能的進入騰出生態發展空間,並有效解決產業集群效應不明顯等瓶頸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認為,長江經濟帶面臨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轉型的艱巨任務。發展動力決定發展的可持續性,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探索對於推動中國經濟動能轉換、高品質發展意義重大。

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五,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努力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高效經濟體。長江經濟帶作為流域經濟,涉及水、路、港、岸、產、城等多個方面。要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樹立“一盤棋”思想,實現長江經濟帶各地區、各城市的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形成整體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樹立‘一盤棋’思想,明確了長江經濟帶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的戰略思維。”李佐軍說,“一方面,各地要發揮自身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統一市場和規則,讓生產要素優化配置。”

眾所周知,長江經濟帶發展水準呈梯度分佈,下游是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中上游還有雲貴川等地多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流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

那麼,如何兼顧發展中的自身和整體?長江經濟帶上正在打造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就是典型案例。從舟山港的江海聯運直達船舶,到華東、華南等地的“鐵水聯運”,再到重慶的渝新歐班列,每個城市的小點串起了整個長江的黃金交通走廊。

張燕生直言,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思路就是要統籌各地改革、各項區際政策、各類資源要素,實現各自為政的孤立式發展轉向區域協同的聯動式發展,促進沿線地區效率最大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一體化。

在宋清輝看來,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有利於促進流域內各行政區域產業的佈局優化,讓城市群形成整體合力,避免一些地方因產業結構雷同帶來的同質化現象。

總之,張燕生總結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正確把握五個關係,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光芒,不僅抓住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牛鼻子”,更體現了對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如何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全域性、長期性、戰略性考量。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域的重大戰略。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處理好上述五個重大關係,深耕治本之策,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