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弄潮儿:不要忘记他们,和平年代为保卫国家抛洒热血的人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一個時代的影像》專題, 通過攝影師的鏡頭, 管窺曾經的中國社會風貌。 40年滄桑, 如今許多景物只能從照片中回憶, 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城鄉景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攝影:柳軍 編輯:谷水

對于那些生于改革開放年代、尤其是90年后出生的人, 戰爭似乎是一個離自己很遠的概念。 但就在1979年, 一場發生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局部戰爭, 幾乎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 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 1986年5月至1987年5月, 25歲的柳軍作為蘭州軍區一名戰地攝影記者參加了“兩山輪戰”,

他用相機記錄下戰友們的生死離別, 記錄下和平年代那些為保衛國家而拋灑熱血的人, 一張張戰場照片直觸心底, 讓人血液沸騰!

【80年代的上甘嶺】1986年4月, 蘭州軍區第47集團軍接替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開赴云南老山地區參加對越南的兩山戰役。 143陣地是老山前線某部距敵軍最近、最危險的陣地之一, 與敵軍陣地犬牙交錯。 該陣地自收復以來, 每天都要遭受敵軍數十發炮彈的傾瀉, 山頭平均被削去兩米多, 整個陣地草木死亡, 生靈無存, 像個巨大的采石場。 后方補給線經常被敵軍炮火嚴密封鎖。 守防官兵在斷糧、斷水、缺彈藥的艱苦條件下, 以頑強的毅力和超人的勇氣堅守在被稱為“80年代的上甘嶺”的陣地上。 (攝于1986年5月23日)

【棋盤上的戰爭】1986年5月21日, 堅守在三面受敵負一陣地的守防戰士, 在經常面臨敵軍偷襲等異常艱難困苦的戰場環境下, 表現出大無畏的樂觀態度。 他們在戰斗間隙, 將使用過的手榴彈做棋子, 彈藥箱當棋盤, 三位戰爭親歷者擺開棋盤, 博弈廝殺。

【彈片】1986年5月26日, 堅守在距越軍哨位僅6米405陣地的某部二連三班長李樹軍(左), 在當日抗敵襲擾中, 右小臂被越軍手榴彈彈片擊中。 他“隱情”未報, 忍痛讓戰友林方取出彈片, 留在陣地繼續堅守。

【親愛的媽媽】1986年5月, 一位戰士在貓耳洞里就著微弱的光亮寫家書。 貓耳洞里陰暗潮濕, 生活非常艱苦, 戰士個個胡子拉碴頭發很長時間沒有修剪。

【生死之間】老山前線405陣地與越軍陣地犬牙交錯, 相距最近只有6米。

每天經受無數次炮火轟擊和敵軍偷襲, 守防官兵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難得的戰斗間隙, 士兵們也將腳板搭在彈藥箱上, 好像把死亡踩在腳下。 (攝于1986年5月28日)

【戰士的軀體】1986年5月19日, 遭越軍地雷炸傷雙腿和右臂的戰士齊常富, 被送進云南麻栗坡縣南溫河第一野戰醫療所, 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震撼了在場搶救他的醫護人員的心。 齊常富被抬上手術臺時, 大睜雙眼在半昏迷狀態中痛苦地向醫護人員說:“我能堅持住……”

【戰友情深】1986年7月30日, 老山前線某部662.6高地教導員趙擁民(左一)為即將下陣地整休的戰友合影留念。

【戰友】1986年9月16日, 在激烈的戰斗間隙, 47軍141師421團二連二排長朱繼明給手部負傷的戰士暢清林吹去進到眼里的沙粒,

戰士們長期生活在貓耳洞、戰壕里, 全身上下都是泥漿。

【陣地上的全家福】1986年9月23日, 21歲的陜西寶雞籍偵察兵張廣林在老山松毛嶺662.6高地觀察哨位上, 請路過該哨所到一線陣地采訪的記者, 為站在守防戰位上的自己拍一張特殊的全家福并寄回家中, 以安慰千里之外年邁父母及親人們的牽掛。 照片中是張廣林的父母、哥嫂和姐弟的合影。

【支前民工】1986年9月29日, 云南麻栗坡縣支前辦組織了由150余人組成的支前民工隊, 為當地遭受93年一遇特大洪災而彈盡糧絕的前沿某高地運送糧食和彈藥。 出發前, 支前民工正在受領任務。

【貓耳洞里的苦惱】1986年10月25日, 堅守在三面受敵的左二陣地上的17歲戰士惠邦利(下)收到家中來信, 為不能照料傷病的母親和分擔家中所欠債款而苦惱。

【留給犧牲的遺物】1986年12月25日, 在收復310陣地的火力隊出征誓師大會上, 火力隊七班長趙澤奇寫在棉衣上的遺書:棉衣三件, 請送交趙澤奇。 趙澤奇說, 打上戰場就沒想過活著回去。 戰后, 趙澤奇榮立一等戰功。

【戰前準備】1987年1月3日, 421團七連第一突擊隊副隊長梁希軍(前左)在左三陣地上和戰友做戰前準備, 并寫下了遺書。 1月5日, 他在收復被越軍占領310陣地的戰斗中光榮犧牲。

【枕戈待旦】1987年1月4日, 收復被越軍占領310陣地的戰斗前一天, 第一突擊隊隊員趙金忠(右)在屯兵工事與戰友等待作戰命令。

【搶救傷員】1987年1月5日, 收復被越軍占領310陣地的戰斗打響。 11時30分, 第三突擊隊隊員在搶救戰斗中負傷的7連1班長張忠生(上)。

【遲來的“團聚”】1987年4月5日清明節,距馮利祥在收復老山主峰的戰斗中犧牲已過去3年。3年來,馮利祥的母親(右四)一直想過來“看望”兒子,卻因為家境貧寒而未能成行。這次她經多方籌集路費,終于得以攜一家五口從貴陽趕到云南麻栗坡縣烈士陵園,首次為兒子掃墓。

【痛失戰友】1987年4月29日,已在云南老山前線輪戰491天的步兵第421團五連連長李聯軍(前右)、指導員丁奉先(前左)在云南文山縣西山該團召開的追悼會上,為該連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趙維軍失聲痛哭。

【四月的哀思】1987年4月29日,赴滇輪戰已491天的步兵第421團,在云南文山縣西山腳下舉行追悼會,沉痛悼念該團為國捐軀的30位參戰英烈。

作者簡介:

柳軍,1961年生于西安,1979年入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曾擔任解放軍報社《解放軍畫報》編輯部副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九屆藝術攝影委員會主任、擔任兩屆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評委、七屆解放軍新聞獎評委。榮獲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中國新聞獎二等獎、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解放軍攝影藝術獎等。

【遲來的“團聚”】1987年4月5日清明節,距馮利祥在收復老山主峰的戰斗中犧牲已過去3年。3年來,馮利祥的母親(右四)一直想過來“看望”兒子,卻因為家境貧寒而未能成行。這次她經多方籌集路費,終于得以攜一家五口從貴陽趕到云南麻栗坡縣烈士陵園,首次為兒子掃墓。

【痛失戰友】1987年4月29日,已在云南老山前線輪戰491天的步兵第421團五連連長李聯軍(前右)、指導員丁奉先(前左)在云南文山縣西山該團召開的追悼會上,為該連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趙維軍失聲痛哭。

【四月的哀思】1987年4月29日,赴滇輪戰已491天的步兵第421團,在云南文山縣西山腳下舉行追悼會,沉痛悼念該團為國捐軀的30位參戰英烈。

作者簡介:

柳軍,1961年生于西安,1979年入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曾擔任解放軍報社《解放軍畫報》編輯部副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九屆藝術攝影委員會主任、擔任兩屆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評委、七屆解放軍新聞獎評委。榮獲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中國新聞獎二等獎、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解放軍攝影藝術獎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