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文史宴:藩镇割据没有导致唐朝衰亡,反而帮唐朝延命一百五十年

作者|彭華

編者|陳露

編者按:唐代藩鎮問題, 素來為史家爭論不休。 既有不少強調藩鎮割據之禍, 哀悼唐朝滅亡之士。 也有顧亭林這樣, 有感明代集權之禍, 而為藩鎮翻案的異類。 藩鎮究竟是什么?作用怎么樣?作者將會用三篇文章解答, 這是第一篇。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問答,

在唐代政治史中, 有不少層累地構筑的古史說——而唐末藩鎮割據問題理應居于榜首。 久而久之, 以至于言藩鎮必定割據, 言牙兵必已暴亂, 節度使、邊亂、府兵制、安史之亂、觀察使等詞語往往聯系著欺上凌下、橫征暴斂、驕橫跋扈,

更有甚者以唐初藩鎮之設立為唐亡之根源。

這種觀念是否符合唐代實情, 觀念的形成是否其來有自誤導, 唐人記述是否有所體現, 之后歷代文人學者對此是否有所論證, 都值得進行深入考察與梳理。 追本溯源, 對于理清當今史學還是大有裨益。

本文無意與諸說相爭辯, 更不意推翻大眾之常識, 僅以唐末藩鎮割據之大亂根源為題, 梳理唐朝何以設藩鎮、藩鎮何以為割據、割據何以為唐末滅亡等諸問, 期以梳理歷史為研究法, 能有一二貢獻為大幸。

唐亡于藩鎮乎?——真命題與偽命題

1

關于唐亡于藩鎮的話題, 似乎已經鐵板定釘, 無須界定爭辯。 《新唐書·兵志》曰:唐朝中期以后, “強臣悍將兵布天下, 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師,

曰禁軍。 其后天子弱, 方鎮強, 而唐遂以亡滅者, 措置之勢使然也。

唐代武士圖

確實結束唐朝近三百年之統治的正是藩鎮, 而留給后代永遠的教訓——藩鎮割據。 或許有鑒于此, 宋代歐陽修等編纂的《新唐書》就明確認為:藩鎮日趨強大, 唐王朝日益衰敗, 并終于被滅亡, 是朝廷決策重大失誤的必然結果, 也是唐朝軍事制度敗壞的必然結果。

這個回答似乎很令人滿意, 從歷史發展的結果來看, 唐末藩鎮的的確確紛紛割據了, 不能否認;同樣由于藩鎮割據造成了唐亡, 也不能否認。 確實如此, 邏輯上沒有一絲錯誤。

但是問題在于提問者命題所在, 滅亡唐朝的藩鎮割據根源何在?為什么是藩鎮割據, 而不是郡縣割據、行省割據、州道割據?憑什么藩鎮能割據?又或者中央為什么沒有拼命削藩?削藩為什么失敗?

一直追問, 會發現沒完沒了, 那么再換一個問題, 大清是怎么沒的?回答革命黨起義的, 袁世凱逼的;沒錯, 再追問呢?清末新政?保路運動?庚子之變?一直追問下去似乎可以追溯到“半殖民地半封建”、農業國與工業國、小農經濟、“封建經濟”等等歷史的必然性。

而藩鎮割據這個詞語早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常識, 與“半殖民地半封建”、農業國與小農經濟等詞語一樣貼上了標簽。 這樣的標簽, 對于中學生做題時百試百靈, 而對于文史愛好者則需要深入思考, 藩鎮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它為什么會割據并且造成如此嚴重之后世影響?

應該說唐中央與地方藩鎮的關系在后期處于一定的平衡,

唐朝弱于藩鎮, 但并非亡于藩鎮, 各藩鎮之間脆弱的平衡能使的唐朝衰而不亡, 此所謂弱唐者, 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 諸侯維之也。

藩鎮保持足夠的兵力, 控扼河朔, 屏障關中, 維持一種均勢, 使內外互相牽制, 而正是這種內外相持的制約關系, 維持唐王朝又多活了一百多年, 直至黃巢起義才打破這種格局。

不過筆者并無洗白之意, 假若唐廷方面外無邊患, 內無隱患, 且兵強財足, 河朔藩鎮又豈能割據如此之久, 況且藩鎮割據也會造成壞的社會影響, 這種影響在中央尚強時不會表現出來, 而一旦中央朝廷勢弱, 則會分崩離析:

黃巢以后, 北方以朱溫獨占中原并吞河北, 李克用占據河東代北,

劉仁恭父子割據幽州遼西, 李茂貞割據鳳翔一帶, 韓遜占據靈州朔方一帶, 王建占據漢中巴蜀, 楊行密之后占據淮南揚州一帶, 馬殷占據荊州一帶, 劉隱兄弟占據兩廣, 曲承裕占據交州。

前言閑話扯得似乎過多, 本文也無意爭辯于此, 僅希望能以歷史的眼光與態度去認真審視藩鎮割據。 事實上藩鎮的形成與建立至少在唐朝前期是與統治者決策息息相關的, 換言之藩鎮的設立就是中央朝廷的本來設計, 而在唐代后期一百五十余年的歷史中, 特別是朝廷征討叛藩以及唐末亂世之時, 地方能夠源源不斷的供給朝廷、藩鎮得以維持強大的兵力和糧草供應, 是唐朝得以維系百余年重要原因。

如果一開始就以藩鎮必定割據的心態讀歷史, 你無論看藩鎮做什么都覺得它馬上要割據,這兒有問題,那兒不對的,于是有關藩鎮割據的根源可以回答出一堆的答案。這就是以倒放電影的態度與視角去讀歷史,提前知道結局,有時候不一定是件好事。

藩鎮類型與割據格局

2

提到藩鎮是什么,不少文史愛好者可以侃侃而談,三天三夜也未必可以結束話題,那具體到藩鎮的諸個類型,不同時期的藩鎮,不同地區的藩鎮性質又當如何?恐怕就要多讀讀經典史論與史料。

關于唐代藩鎮問題,以往由于缺乏分門別類的考察研究,常常籠統地把藩鎮與割據等同起來,把大量的藩鎮動亂一概視為割據與叛亂,這樣便模糊了人們對唐朝藩鎮割據的客觀判斷。

本段主要根據清華大學歷史系張國剛教授《唐代藩鎮研究》與武大歷史系唐長孺教授《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觀點論述,有興趣研究藩鎮與唐史者實為推薦。

關于藩鎮產生及其發展,《新唐書·兵志》做過總結:

夫所謂方鎮者,節度使之兵也。其原始,起于邊將之屯防者。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其軍、城、鎮、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將一人,曰大總管,已而更曰大都督。

藩鎮與其他地區相比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各不同鎮都是一種類型的嗎?不同時期藩鎮也都是一個性質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同區域,其經濟政治狀況、軍事地理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藩鎮之間也是千差萬別的。

杜牧在他的《戰論》一文中把唐代的藩鎮分成了四個類型:

杜牧的分法類型比較經典,結合軍事地理政治進行了四個類型的劃分,根據杜牧的政論,張國剛教授進一步研究解釋,將唐代藩鎮可分為四大類型進行闡釋——“一是河北藩鎮,割據跋扈;二是中原地區的河東、汴、徐等鎮,防遏河朔;三是西北藩鎮,式遏戎夷;四是吳越荊楚等南方藩鎮;盡鏟其財富‘以啖兵戎’。

唐代十道圖

由此我們可以解讀出來第一條信息:并非所有的藩鎮都是獨立的,河朔藩鎮是唯一與唐廷割據的藩鎮,也是最令朝廷頭痛的割據勢力,為了解決這一隱患,遏制河朔藩鎮,還專門設置了中原藩鎮去防御河北。

一, 河朔割據型,典型如魏博、成德、盧龍藩鎮。

二, 中原防御型,如宣武、武寧、忠武、河陽、義成、河東等軍鎮。

三, 邊疆防御型,也就是西北和西南,如鳳翔、邠寧、西川等。

四, 東南財源型,即浙東、浙西、江西、湖南、福建等地。

根據《全唐文》記載:“大梁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運漕”,中原一帶北控河朔,南通漕運,雖然從歷史角度看最終依然有抗拒中央,但是中原藩鎮始終還是唐廷的一道重要屏障,中原藩鎮不應完全歸入割據藩鎮一類。

接下來是第二條信息——邊疆防御與割據叛亂。唐朝邊疆防御包括西北和西南兩部分,西北西南苦寒之地,土地貧瘠,人煙稀少,財政嚴重不足,主要負責幫助唐王朝抵御外族,那么此地藩鎮有沒有叛亂呢?

有,確實有動亂,但是并非割據,也并非藩鎮有意為之,張國剛老師總結的是“供饋不足與藩帥苛刻是邊疆藩鎮的共同特點,由此而引發的兵亂是藩鎮動亂的主要內容。

翻看史書,查尋史料,可以發現其地雖有兵變,多與軍餉克扣、將帥苛刻有關,因此邊疆防御的藩鎮不應草率歸入割據一類;此時來看最后一條,東南財源型藩鎮,用《全唐文》一句話足以概括——“天下藩鎮,東南最寧”。

根據史料與張國剛先生書中考證,太宗初設各道大致范圍:

關內:大致相當于今陜西中、北部,甘肅隴東以皮內蒙古河套等地。

河南:大致相當于今河南、山東二省黃河以南、江蘇、安徽三省淮河以 北的地區。

河東:大致相當于今山西全省與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區。

河北:大致相當于今河北長城以南.河南及山東二省的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山南:大致相當于今四川東部,陜西、甘肅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區。

隴右:大致相當于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的地區。

淮南:大致相當于今安徽、江蘇二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東部長江以北的地區。

江南:大致相當于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蘇、 安徽的長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貴州東北部的地區。

劍南:大致相當于今四川中部和云南北端。

嶺南:大致相當于今 廣東、廣西二省和越南東北部的地區。

玄宗時增設的幾個道大致范圍:

江南東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蘇長江以南地區。

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東部長江以南地區。

黔中道:今貴州全部及其與四川、湖南、廣西接壤之地,湖北西南端。

山南東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陜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東為山南東道。

山南西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陜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西為山南西道。

京畿道:分關內道長安附近諸州增設京畿道。

都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諸州增設都畿道。

根據前文及上圖分析,可知所謂藩鎮割據,并非是所有的藩鎮都在割據獨立,又或者說嚴格意義上只有河朔藩鎮割據最為嚴重,其余藩鎮至少并非唐藩鎮割據的主角。

此外關于藩鎮的類型,史學界主流觀點大多認為只有前四種類型,根據其功能和地域特點分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非割據性藩鎮)、邊疆御邊型(非割據性藩鎮)、東南財源型(非割據性藩鎮),王援朝先生提出藩鎮的類型應該劃分為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也是大同小異。

藩鎮之初——形成與質變

3

關于唐代藩鎮如何形成,在初期無疑是由中央政策導致而成的,換言之藩鎮本身就是朝廷自己設立的,那么問題便在于藩鎮如何正式出現和變質。

欲要關注唐藩鎮問題,首先是一個軍事制度問題,凡論者提及藩鎮問題,必提兵制。張國剛先生就認為唐府兵制敗壞以來的募兵制,造成軍人身份的開放性,也就是軍人職業化,雇傭化被不斷強化。

確實,府兵制的敗壞,直接導致了藩鎮問題,而什么叫府兵制?說的直白一點,根子就是在于兵農合一。唐初襲隋制,隋文帝時期變革的整個府兵制度,“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

唐朝照搬設置了府兵軍府,稱為折沖府。折沖府分屬中央的十六衛,按道里遠近規定番期周次,輪番上長安宿衛,分番防戍遠近鎮戍。

但改為士兵跟土地沒有關聯的募兵制后,情形就不一樣了。唐隨隋制,隋代普及的均田制衰落,到唐德宗改革財賦田制兩稅法,逐漸形成了土地兼并,而隋代的府兵制也因此退化成前代的募兵制,結合中央對地方藩鎮權力的下放,最終形成了隱患。

首先,軍隊是藩鎮割據的基礎,藩鎮節度使往往擇其軍中強悍者,寄以心腹,視為爪牙,稱牙兵、衙兵。牙兵是藩鎮精銳軍隊和核心力翻兵。他們雖驍勇善戰,但又恃寵而驕,萊鶩難制,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成為禍亂。

其次,叛鎮往往都是從叛將開始的。朝廷為盡快結束戰爭,以安史叛將為河北地區節度使,叛軍殘余勢力得以保存并盤踞河北地區,成割據之勢,以后割據日益嚴重“其始為朝廷患者,只河朔三鎮,其后淄、青、淮、蔡無不據地倔強,甚至同華逼近京邑,而周智光以之反。澤潞亦連歌甸,而盧從史、劉稹等以之叛”。

到黃巢起義后,幾乎“無地不藩,無藩不叛”“迫至末年,天下盡分裂于方鎮,而朱全忠遂以梁兵移唐祚”。

不過,雖然不能說中央朝廷一開始便想到了會有最后的藩鎮大亂,但是對于藩鎮的出現是做好了足夠的預測。關于藩鎮設立割據與中央決策這一點,可以看看睿宗玄宗設置節度使,天寶十節度,不難發現此時的藩鎮從設立之初就包含著由外而內的格局,而滲透地方軍鎮:

范陽節度使(河北北京軍區)

平盧節度使(東北朝鮮軍區,后遷為山東齊魯軍區)

河東節度使(山西太原軍區)

朔方節度使(陜北河套軍區)

河西節度使(甘肅河西走廊軍區)

安西節度使(新疆西域軍區)

北庭節度使(內蒙外蒙軍區)

隴右節度使(甘肅隴右軍區)

劍南節度使(四川巴蜀軍區)

嶺南五府經略使(兩廣嶺南軍區)

唐末以來,軍隊就逐漸失控,《新五代史》、《新唐書》均提及“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情況,唐朝的地方軍事制度由大一統集權體制發展成權力下放,朝廷下放給地方,地方下放給下級地方個人。

另一方面,軍隊職業化也越來越嚴重,唐末時期的士兵和北朝隋唐前期的武人性質完全不同,北朝與隋的武人是貴族出身,當兵是他們獲得政治身份的手段之一,而此時卻是以招募為主,逐漸成為藩鎮私人軍隊。

由此,不難總結出藩鎮割據的流程:兵士嘩變,將帥作亂,占據藩鎮,反抗朝廷。首先由低級兵士暴動開始,殺害朝廷將校,擁護藩鎮統帥,藩鎮統帥反抗朝廷。藩鎮權力下放過大之后,不僅會造成叛亂割據,其各鎮之間也有會相應沖動。

賈艷紅就藩鎮的割據大致可以分為各具特點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763-779)擴充軍力、搶奪地盤;第二階段(780-820)勢同患均、結盟抗唐;第二階段(821-874)禍起蕭墻、驕兵逐帥;第四階段(875-922)晉汴爭雄、三鎮覆滅。隨著藩鎮割據時間越長,軍亂較少,藩鎮之間往往形成了獨立化,也就是形成了獨特的“家鎮”管理模式。

欲之唐朝歷代君相處理藩鎮問題之具體得失,請看下文分解。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你無論看藩鎮做什么都覺得它馬上要割據,這兒有問題,那兒不對的,于是有關藩鎮割據的根源可以回答出一堆的答案。這就是以倒放電影的態度與視角去讀歷史,提前知道結局,有時候不一定是件好事。

藩鎮類型與割據格局

2

提到藩鎮是什么,不少文史愛好者可以侃侃而談,三天三夜也未必可以結束話題,那具體到藩鎮的諸個類型,不同時期的藩鎮,不同地區的藩鎮性質又當如何?恐怕就要多讀讀經典史論與史料。

關于唐代藩鎮問題,以往由于缺乏分門別類的考察研究,常常籠統地把藩鎮與割據等同起來,把大量的藩鎮動亂一概視為割據與叛亂,這樣便模糊了人們對唐朝藩鎮割據的客觀判斷。

本段主要根據清華大學歷史系張國剛教授《唐代藩鎮研究》與武大歷史系唐長孺教授《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觀點論述,有興趣研究藩鎮與唐史者實為推薦。

關于藩鎮產生及其發展,《新唐書·兵志》做過總結:

夫所謂方鎮者,節度使之兵也。其原始,起于邊將之屯防者。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其軍、城、鎮、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將一人,曰大總管,已而更曰大都督。

藩鎮與其他地區相比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各不同鎮都是一種類型的嗎?不同時期藩鎮也都是一個性質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同區域,其經濟政治狀況、軍事地理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藩鎮之間也是千差萬別的。

杜牧在他的《戰論》一文中把唐代的藩鎮分成了四個類型:

杜牧的分法類型比較經典,結合軍事地理政治進行了四個類型的劃分,根據杜牧的政論,張國剛教授進一步研究解釋,將唐代藩鎮可分為四大類型進行闡釋——“一是河北藩鎮,割據跋扈;二是中原地區的河東、汴、徐等鎮,防遏河朔;三是西北藩鎮,式遏戎夷;四是吳越荊楚等南方藩鎮;盡鏟其財富‘以啖兵戎’。

唐代十道圖

由此我們可以解讀出來第一條信息:并非所有的藩鎮都是獨立的,河朔藩鎮是唯一與唐廷割據的藩鎮,也是最令朝廷頭痛的割據勢力,為了解決這一隱患,遏制河朔藩鎮,還專門設置了中原藩鎮去防御河北。

一, 河朔割據型,典型如魏博、成德、盧龍藩鎮。

二, 中原防御型,如宣武、武寧、忠武、河陽、義成、河東等軍鎮。

三, 邊疆防御型,也就是西北和西南,如鳳翔、邠寧、西川等。

四, 東南財源型,即浙東、浙西、江西、湖南、福建等地。

根據《全唐文》記載:“大梁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運漕”,中原一帶北控河朔,南通漕運,雖然從歷史角度看最終依然有抗拒中央,但是中原藩鎮始終還是唐廷的一道重要屏障,中原藩鎮不應完全歸入割據藩鎮一類。

接下來是第二條信息——邊疆防御與割據叛亂。唐朝邊疆防御包括西北和西南兩部分,西北西南苦寒之地,土地貧瘠,人煙稀少,財政嚴重不足,主要負責幫助唐王朝抵御外族,那么此地藩鎮有沒有叛亂呢?

有,確實有動亂,但是并非割據,也并非藩鎮有意為之,張國剛老師總結的是“供饋不足與藩帥苛刻是邊疆藩鎮的共同特點,由此而引發的兵亂是藩鎮動亂的主要內容。

翻看史書,查尋史料,可以發現其地雖有兵變,多與軍餉克扣、將帥苛刻有關,因此邊疆防御的藩鎮不應草率歸入割據一類;此時來看最后一條,東南財源型藩鎮,用《全唐文》一句話足以概括——“天下藩鎮,東南最寧”。

根據史料與張國剛先生書中考證,太宗初設各道大致范圍:

關內:大致相當于今陜西中、北部,甘肅隴東以皮內蒙古河套等地。

河南:大致相當于今河南、山東二省黃河以南、江蘇、安徽三省淮河以 北的地區。

河東:大致相當于今山西全省與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區。

河北:大致相當于今河北長城以南.河南及山東二省的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山南:大致相當于今四川東部,陜西、甘肅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區。

隴右:大致相當于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的地區。

淮南:大致相當于今安徽、江蘇二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東部長江以北的地區。

江南:大致相當于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蘇、 安徽的長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貴州東北部的地區。

劍南:大致相當于今四川中部和云南北端。

嶺南:大致相當于今 廣東、廣西二省和越南東北部的地區。

玄宗時增設的幾個道大致范圍:

江南東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蘇長江以南地區。

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東部長江以南地區。

黔中道:今貴州全部及其與四川、湖南、廣西接壤之地,湖北西南端。

山南東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陜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東為山南東道。

山南西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陜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西為山南西道。

京畿道:分關內道長安附近諸州增設京畿道。

都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諸州增設都畿道。

根據前文及上圖分析,可知所謂藩鎮割據,并非是所有的藩鎮都在割據獨立,又或者說嚴格意義上只有河朔藩鎮割據最為嚴重,其余藩鎮至少并非唐藩鎮割據的主角。

此外關于藩鎮的類型,史學界主流觀點大多認為只有前四種類型,根據其功能和地域特點分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非割據性藩鎮)、邊疆御邊型(非割據性藩鎮)、東南財源型(非割據性藩鎮),王援朝先生提出藩鎮的類型應該劃分為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也是大同小異。

藩鎮之初——形成與質變

3

關于唐代藩鎮如何形成,在初期無疑是由中央政策導致而成的,換言之藩鎮本身就是朝廷自己設立的,那么問題便在于藩鎮如何正式出現和變質。

欲要關注唐藩鎮問題,首先是一個軍事制度問題,凡論者提及藩鎮問題,必提兵制。張國剛先生就認為唐府兵制敗壞以來的募兵制,造成軍人身份的開放性,也就是軍人職業化,雇傭化被不斷強化。

確實,府兵制的敗壞,直接導致了藩鎮問題,而什么叫府兵制?說的直白一點,根子就是在于兵農合一。唐初襲隋制,隋文帝時期變革的整個府兵制度,“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

唐朝照搬設置了府兵軍府,稱為折沖府。折沖府分屬中央的十六衛,按道里遠近規定番期周次,輪番上長安宿衛,分番防戍遠近鎮戍。

但改為士兵跟土地沒有關聯的募兵制后,情形就不一樣了。唐隨隋制,隋代普及的均田制衰落,到唐德宗改革財賦田制兩稅法,逐漸形成了土地兼并,而隋代的府兵制也因此退化成前代的募兵制,結合中央對地方藩鎮權力的下放,最終形成了隱患。

首先,軍隊是藩鎮割據的基礎,藩鎮節度使往往擇其軍中強悍者,寄以心腹,視為爪牙,稱牙兵、衙兵。牙兵是藩鎮精銳軍隊和核心力翻兵。他們雖驍勇善戰,但又恃寵而驕,萊鶩難制,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成為禍亂。

其次,叛鎮往往都是從叛將開始的。朝廷為盡快結束戰爭,以安史叛將為河北地區節度使,叛軍殘余勢力得以保存并盤踞河北地區,成割據之勢,以后割據日益嚴重“其始為朝廷患者,只河朔三鎮,其后淄、青、淮、蔡無不據地倔強,甚至同華逼近京邑,而周智光以之反。澤潞亦連歌甸,而盧從史、劉稹等以之叛”。

到黃巢起義后,幾乎“無地不藩,無藩不叛”“迫至末年,天下盡分裂于方鎮,而朱全忠遂以梁兵移唐祚”。

不過,雖然不能說中央朝廷一開始便想到了會有最后的藩鎮大亂,但是對于藩鎮的出現是做好了足夠的預測。關于藩鎮設立割據與中央決策這一點,可以看看睿宗玄宗設置節度使,天寶十節度,不難發現此時的藩鎮從設立之初就包含著由外而內的格局,而滲透地方軍鎮:

范陽節度使(河北北京軍區)

平盧節度使(東北朝鮮軍區,后遷為山東齊魯軍區)

河東節度使(山西太原軍區)

朔方節度使(陜北河套軍區)

河西節度使(甘肅河西走廊軍區)

安西節度使(新疆西域軍區)

北庭節度使(內蒙外蒙軍區)

隴右節度使(甘肅隴右軍區)

劍南節度使(四川巴蜀軍區)

嶺南五府經略使(兩廣嶺南軍區)

唐末以來,軍隊就逐漸失控,《新五代史》、《新唐書》均提及“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情況,唐朝的地方軍事制度由大一統集權體制發展成權力下放,朝廷下放給地方,地方下放給下級地方個人。

另一方面,軍隊職業化也越來越嚴重,唐末時期的士兵和北朝隋唐前期的武人性質完全不同,北朝與隋的武人是貴族出身,當兵是他們獲得政治身份的手段之一,而此時卻是以招募為主,逐漸成為藩鎮私人軍隊。

由此,不難總結出藩鎮割據的流程:兵士嘩變,將帥作亂,占據藩鎮,反抗朝廷。首先由低級兵士暴動開始,殺害朝廷將校,擁護藩鎮統帥,藩鎮統帥反抗朝廷。藩鎮權力下放過大之后,不僅會造成叛亂割據,其各鎮之間也有會相應沖動。

賈艷紅就藩鎮的割據大致可以分為各具特點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763-779)擴充軍力、搶奪地盤;第二階段(780-820)勢同患均、結盟抗唐;第二階段(821-874)禍起蕭墻、驕兵逐帥;第四階段(875-922)晉汴爭雄、三鎮覆滅。隨著藩鎮割據時間越長,軍亂較少,藩鎮之間往往形成了獨立化,也就是形成了獨特的“家鎮”管理模式。

欲之唐朝歷代君相處理藩鎮問題之具體得失,請看下文分解。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