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钓鱼»正文

在农村,为什么兄弟姊妹间的关系渐渐疏远,甚至比陌生人还冷漠?

在農村家庭中, 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和睦相處, 享受子女陪伴的晚年之樂。 特別是計劃生育政策出臺之前, 每家每戶的子女少則兩三個, 多則五六個, 秉承著多子多福的觀念。 但現今的農村中, 兄弟姊妹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甚至比陌生人還要冷漠, 讓老人感到非常寒心也無奈,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 在這些子女尚未離開父母的時候, 重男輕女、寵小冷大的觀念十分嚴重, 父母偏心男孩、偏心小的子女讓其他的兄弟姊妹從小就產生了心理陰影, 特別是當時農村的經濟條件并不能保證每個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那個年代能夠讀書是莫大的幸運, 沒有上學堂的孩子便處處嫉妒可以上學的兄弟姊妹。 而有的孩子甚至連溫飽都不能保障。 兒時的不公平對待極大的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當他們成家立業之后和兄弟姐妹間的關系難以維系, 對父母也有一些怨言。

其次, 每個孩子的人生道路并不相同, 有的可能到大城市中發展飛黃騰達, 而有的只能留在農村做一些粗重的農活, 為了吃飯面朝黃土背朝天。 不同的生活環境導致兄弟姊妹之間有了嫌隙, 要么嫉妒、要么自卑。

再者, 對老人的贍養和財產的分配問題出現分歧。 負責贍養老人的子女需要擔負的責任和金錢都比其他兄弟姊妹多,

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孝心, 你推我搡不愿意做子女應盡的責任。 老人離世之后財產的分配并不能保證完全公平, 只要出現分歧, 為了自身的利益許多親兄弟、親姐妹不惜撕破臉皮, 唯恐自己少分一毛錢。

養兒防老變成了養兒寒心, 老人們對子女不睦的狀況表示十分無奈, 也許是自己的原因, 但現在補救已經為時已晚, 晚年并不幸福。 兄弟姊妹之間原本應當是互幫互助, 共同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 雖然“親兄弟、明算帳”的說法根深蒂固, 但根本沒有必要為了遺產而拋棄親情。 還有什么比親人更重要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