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鄱阳麦芽糖传统技艺三代人传承

1978年出生的于清源對于麥芽糖的記憶不僅僅是停留在吃, 更多是跟著爺爺和父親一起做麥芽糖, 特別到了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 親戚們都會拿著大米來家里, 請爺爺和父親幫忙做麥芽糖。 馬上就要中秋了, 于清源正忙著做麥芽糖。

2015年, 于清源關掉了杭州的服裝廠, 決定返回老家江西鄱陽和父親重拾老手藝, 制作麥芽糖。 在外打拼二十多年, 已經很久沒有吃過麥芽糖, 但是麥芽糖的味道一直停留在他的腦海里。 每隔一段時間于清源都要去市場上買合適的大米, 麥芽糖是米、大麥、玉米等糧食經發酵制成的糖類食品,

自古是魚米之鄉的鄱陽, 大米是這里制作麥芽糖的主要原料。

因為父親于長吉年紀大了, 制作麥芽糖的主要工作都到了于清源的手中, 父親則是負責技術把控。 做麥芽糖需要催芽、蒸米飯、發酵、熬制糖水等十幾個步驟, 很費時間。 于清源和父親在古法制作麥芽糖的基礎上, 改進新的技術, 保證麥芽糖原汁原味的同時, 提高制作效率。 傳統制作麥芽糖需要用柴火灶蒸飯, 效率低。 于清源改進技術, 先把米碾成米漿, 然后在密封的鍋里通過高溫的水蒸氣把米漿蒸熟, 大大提高了效率。

兒子在制作麥芽糖, 父親在為兒子準備午餐, 父親是村里的大廚, 做得一手好菜。 村里的年輕人多數在外打拼, 于清源和父親在家一起奮斗,

令村里的老人羨慕不已。

現在于清源一家三代在一起生活和工作, 兒子每天都會觀看他制作麥芽糖, 就像自己以前跟著父親和爺爺一起制作麥芽糖一樣, “雖然現在零食多, 但是我的小兒子很愛吃自家做的麥芽糖。 ”

將小麥麥粒或大麥麥粒洗凈, 放入木桶或瓦缸內, 加水浸泡經過三四天后, 待麥粒長出二葉包心時, 將其切成碎段, 并碾碎按照一定比例投入發酵的米漿中。 米漿需要發酵六個小時以上, 在這期間于清源需要不時的觀察米漿的溫度, 在合適的時間把麥芽投入到發酵池中, 然后攪拌。 合適的溫度和麥芽的比例是決定麥芽糖品質的關鍵, 這是于清源家三代人總結出來的經驗。

先大水燒滾,

水少后轉中火, 熬制時開始還不用怎么攪拌, 水少些后就要不停攪拌了, 等麥芽糖漿布滿小泡泡就要轉小火, 差不多1個小時后麥芽糖漿用勺子撈下會掛勺就差不多可以關火了。 這個火候需要把控, 不然會影響一鍋麥芽糖的品質。

回家做麥芽糖, 于清源想繼承家里幾代人的手藝, 留下最純正的味道, “現在市面上太多糖類產品, 但是想麥芽糖這么有營養的少之又少。 ”去年, 于清源和表兄弟投入兩百萬籌備了一家現代化的麥芽糖加工廠, 工廠大部分竣工, 正等相關部門驗收。 (圖文 戴繼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