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露天电影 一位老三线人的美好回忆

近日, 我所居住的西安北郊小區里放露天電影, 我欣喜萬分, 又能重溫我兒時的夢想了。 可到現場一看, 太奢侈了, 只有稀稀拉拉一點觀眾, 而且許多孩子心不在焉, 只是在這里玩耍。 我小時候看露天電影, 那叫一個人山人海, 銀幕后面都站滿了人, 大都全神貫注, 感情隨著電影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而變化。 因為那時的娛樂方式太少了, 所以大家對電影入迷的可是不少。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在山西運城生活, 1966年以前看露天電影的機會很少, 總到電影院又看不起, 1967年當地每個單位的革命委員會成立都要公映一場露天電影,

我每次去看的時候是舅舅單位的朋友姚師傅(左)用一輛自行車帶著我倆, 當時幾乎每天都去, 什么磚瓦廠、棉科所、池神廟等很遠的地方都去過, 有時看兩場回來都半夜了。 其實大都是《新聞簡報》和“老三戰”等看了許多遍的電影。 圖為我倆2007年合影。

1972年, 我招工進了山西永濟三線鐵路工廠。 當時運城因為備戰, 突然在山里建起了許多三線企業, 給我們當時的就業帶來了機遇。 我們直接被送到長沙鐵道學院機械工廠培訓一年半, 學院歡迎我們的方式是在籃球場露天放了一場革命樣板戲《海港》電影。 其實學院有禮堂, 但考慮到人太多不安全只好在外邊。 從湖南回到永濟后, 我們廠放電影是在單身宿舍的三樓往外放露天電影。

圖為我和摯友一起參觀韶山。

1977年, 我入伍到河北獲鹿某部, 當新兵是在步兵團訓練, 看電影是背著背包徒步10里回到團里看。 一次下著雪, 我們的背包也只能放到地上當凳子使用。 電影放映前是各個連隊相互拉歌時間, “通訊連來一個, 特務連來一個……”官兵們扯著嗓子, 歌聲此起彼伏。 當時訓練很是艱苦和枯燥, 知道晚上有電影時, 這一白天的心情都格外好, 訓練工作也有勁頭了。 圖為我(后排右三)在修理連工作時和首長戰友們合影。

1978年, 因為我可以畫幻燈進入了電影組。 學了放電影才知道影片一秒中走24格, 靠視覺暫留原理形成動的感覺;小時候看電影老是有下雨的感覺, 其實是膠片劃傷的結果,

一部膠片電影只能放600場就報廢了。 我們團沒有禮堂, 只能露天放, 銀幕是一面有弧度的墻, 這樣不怕刮風下雨。 當時新電影經常需要跑片, 就是好幾個點同時放, 影片要用三輪摩托載著來回追場, 有時路上耽誤了就得讓觀眾等著看。

放電影我后來到石家莊軍電影放映學習班培訓了三個月, 當時每天枯燥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學習完了, 晚上有電影招待, 旁邊就是電影軍供站, 我們可以選著片子看, 或偷偷溜到禮堂里看一點內參片。 學習完后, 我到石家莊附近許多縣放過電影, 去過住訓的贊皇縣疙瘩頭村放了一陣子;1979年, 臨戰訓練, 又在內蒙朱日和草原上放了一夏天。 1980年復員, 我放的最后一部電影是 《他們在相愛》。

圖為我和戰友合影。

復員后, 我就在工廠的俱樂部里工作, 在電影院里面還住了兩年多, 看電影可以說太方便了, 但越容易越不珍惜, 也不見得好好看電影了。 后來電影一天比一天蕭條, 我們的電影院基本上不放電影了。 但偶然作為福利, 要在露天放一兩場電影, 觀眾也寥寥無幾。 以前上萬人看一場露天電影的歷史再難重演了, 但它永存在我們這代人的心里, 永遠是美好的記憶。 (如果你身邊有感人故事, 敬請關注公眾微信號“陳榮攝影”然后留言。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