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东北渔民45天手剥160万斤蛏子,美女一天剥3万个

遼寧東港盛產一種帶殼兒的海鮮, 當地人稱小人仙, 學名縊蟶, 但在東港之外一般將其籠統叫做蟶子。 每年的九十兩月是收獲這種蟶子的旺季, 沿海養殖區的大小池子忙碌起來, 沿海的大小加工點也忙碌起來。 因為保鮮難度太大, 剛上岸的蟶子少部分進入市場即時銷售, 更多的則流向了沿海漁村的大小加工點, 漁村的人們將煮熟的蟶子剝開去殼, 把蟶子肉晾曬在專門鋪就的水泥地面上, 使之成為干海鮮。 整個過程由福建來的商人全程監督, 驗收合格后統一收購。 這是9月12日在椅圈鎮棗山村2組一個加工點拍到的畫面:蟶子肉被攤鋪開準備晾曬。

(視頻:東北漁民45天手剝160萬斤蟶子, 美女一天剝3萬個)

加工蟶子的大忙季, 加工點里有多忙?看看這種場景, 有沒有一種搶的既視感?棗山村2組一個普通的加工點, 一天會有150到200人參與其中, 一天下來, 少則加工三四萬斤, 多則加工四五萬斤。 據加工點的負責人老景介紹, 在大約個一半月的時間里, 自己的加工點總計會加工帶殼蟶子160萬斤。

蟶子加工, 主要拼的是剝開煮熟蟶子的速度、耐性和時間。 這位正在剝蟶子的大姐說, 我們都是論桶算錢, 剝一桶蟶子10元錢。 一桶蟶子15斤大約1000個, 我一小時能剝三桶3000個, 基本上一秒一個。 只要能耗上時間我一天差不多能剝3萬多個、掙400元, 對我來說,

干這個就等于是撿錢。

為什么是撿錢?棗山村是一個很富裕的漁村, 有的漁家養著一兩條甚至更多條漁船、有的承包著一定數量的灘涂、有的經營其他生意, 身家百萬算是小數, 幾百上千萬的也不少。 加工點負責人老景指著這幾個正在剝蟶子的大姐說:她們幾個都是老板, 家家有生意, 都是插空出來干零活賺小錢, 所以她們說這是撿錢。

不差錢還出來賺小錢?圖什么?這位26歲小伙這樣說:能者多勞。 小伙子養了兩條漁船承包了很大一片灘涂, 風大船不出海的時候就跟著媳婦一起來“撿錢”。

不差錢還要出來“撿錢”, 僅僅用能者多勞是解釋不通的, 小伙子的媳婦說, 在棗山村, 有兩個錢就得瑟會被人瞧不起, 越有錢越能干才算是真本事。

我當初能嫁給她, 很看重的就是他不得瑟還肯干。

這個漁村能富起來, 資源好只是一方面, 人人要強又踏實肯干似乎更重要。 就像這位75歲的爺爺, 這么大的年紀還要出來, 在專門鋪就的水泥地面上給晾曬的蟶子“翻身”。 他說, 我可不想讓別人說我倚老賣老吃閑飯, 大伙兒都在比啊, 能動彈不干活丟不起那個人。 再說, 這活兒不累, 不需要像剝殼的人那么連軸轉, 一天能掙100多, 反正在家也是閑不住, 還不如出來活動活動筋骨。

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攀比?富起來的漁村人不能也不敢停下勤奮的腳步, 僅僅是一種美德嗎?不, 還有他們積淀了多年的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在起作用。 因為蟶子加工屬于只耗時不太耗力的手工活,

掙多少全憑手上功夫, 所以, 來插空干活的人幾乎是絡繹不絕, 甚至會出現排隊等活的場景。 他們說, 我們是從窮日子苦過來的, 知道沒錢的日子有多可怕, 所以, 就算是有個幾十萬百八十萬, 哪個還敢停下來?圖為人們在排隊領取蟶子。

在一眾姐妹中, 這位大姐是出了名的快手, 一天能收入300多元。 她說, 家里供著一個大學生, 就不能停下來。 一百兩百萬在大城市能不能買上一套房?如果孩子畢業了在大城市, 憑他們那點工資能行嗎?所以父母在農村富了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要讓孩子在大城市的生活也不緊張。

每天, 三四萬甚至四五萬斤的蟶子運到這個加工點。 密密麻麻的蟶子, 凝聚了漁村人對更高質量小康生活的期望。

圖為池子里待蒸煮加工的蟶子。

這位爺爺今年70歲, 跟老伴兒一起來加工點打工。 爺爺說自己一天掙的錢花不了, 但跟村里更富裕的人家比還有些距離, 所以這些年和老伴兒兩個人一直沒停下來, 哪里掙錢多就往哪里跑。 現在年紀大了, 往外也跑不動了, 正好家門口有這樣不大累的活兒, 只要肯耗上時間、身體沒毛病, 就能掙更多的錢。

在加工點, 負責人老景捧起曬干的蟶子, 話語間充滿了感慨:已經小康的需要更高質量為自己多上幾道保險, 還沒小康的也在努力, 大家都在拼。 東北漁家對小康的理解可能跟南方發達地區有差異, 畢竟人家的收入更高。 不管高低, 我們心里一直都繃著一根弦, 什么時候這根弦能稍稍地松一點, 小康生活的質量就會更高一些。(棋簿紫/圖文)

小康生活的質量就會更高一些。(棋簿紫/圖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