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这种土里挖出的民居百年不倒 却随着老年人的离去而行将消失

在山西南部山區, 一個個依山而建的小村人口不多, 但村村還保留著具有百年歷史的土窯洞, 一些老人安詳地居住在里面, 每天過著淳樸的生活, 日子靜謐。 “窯洞冬暖夏涼接地氣, 住著舒服, 可現在的年輕人要么外出打工, 要么移民搬遷到了山下, 老年人要是一走, 這些住了幾輩輩人也不倒塌的窯洞, 估計很快就要沒了。 ”今年已經84歲的周管茂老人大著嗓門對攝影師說。 圖為一位大媽正在窯洞里煮面條做午飯。

土窯是黃土高原的產物, 也是人類遠古始祖穴居的延續。 民間俗語說:有百年不漏的窯洞,

沒有百年不漏的房廈。 因為窯洞拱頂式的構筑, 符合力學原理, 頂部壓力一分為二, 分至兩側, 重心穩定, 分力平衡, 具有極強的穩固性。 一孔土窯, 即使經過幾輩人風雨走來, 甚或幾易其主, 但經修修補補, 仍不失其居住價值。 圖為一座農家土窯院。

黃土高原厚重的泥土給修建土窯提供了優良的地質條件, 土窯既不需要磚瓦, 也不需要金錢, 只要有力氣, 就可以挖出一座生存的院子, 建一個家。 這個家夏季涼爽、冬天溫暖, 農耕為主的父母祖輩住在里面, 樓房再好也不愿離去, 那是一種對土地的親近和依賴, 也是一種對窯洞割舍不開的情感。 圖為一對年屆七旬的老夫妻在窯洞前用傳統方法敲打今年剛收獲的谷子。

晉南是我國土窯相對集中的區域之一,

但這里的土窯與陜北、豫西相比, 顯得極其原始樸實, 不加裝飾, 保留著黃土的原貌。 這孔窯洞高4米, 長10米左右, 上窄下寬, 顯得空間很高。 主人是村里最年長的8旬老人, 據他介紹, 這孔窯是他的爺爺挖出來的, 已經住了五輩人。

圖為一戶人家為了讓窯洞更加堅固, 在窯洞頂部嵌入了粗大的木梁和厚厚的木板。 主人說, 這孔窯即便是地震都不怕。

一般的土窯院落都有幾孔主窯和幾孔偏窯, 主窯用來住人, 偏窯用來存放物品、飼養牲畜, 或者作為專用廚房。 圖為一戶人家用來存放雜物的偏窯。

圖為一孔用來做飯的窯洞。 灶臺也是標準的土灶。

晉南的窯洞大多一通到底, 兩側的窯壁用黃泥抹平即可,

少有在窯洞內再行挖窯的。 但圖中這戶人家卻在正窯內挖了一孔套窯, 正窯做客廳, 套窯做臥室, 倒也功用明確。

套窯內, 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坐在依窗的土炕上和孩子玩耍。 她是窯洞主人的小女兒, 住在山下, 當天帶著孩子回娘家。

據居住在窯洞內的老人介紹, 因為村子在山中, 耕種困難, 村里的中年人、青年人都已經移民搬遷到山下, 凡是住人的窯洞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沒有住人的基本上就已廢棄。 “窯洞只要不住人, 很快就會坍塌荒廢。 ”圖為一孔住了三代人的百年土窯。 如要了解更多信息,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河鄉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