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河南兄弟俩回乡创业做十碗席,做饭用的灶台很神奇

金秋時節, 在河南三門峽陜州區張汴鄉廟后村一座農家樂里, 今年31歲的張少鋒正忙著給客人上菜, 5年前他和弟弟張少波一起結束在外的打工生活, 回鄉利用自家的地坑院創辦了這座農家樂, 由于他兄弟倆待人熱情, 菜又做的不錯, 所以這座古老小院里的生意一直紅紅火火。

地坑院又被稱為“地下四合院”, 是當地一種古老的居住方式, 張少鋒家的地坑院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 5年前他和弟弟湊了二十多萬元, 將院子里的10個窯洞進行了翻新和現代化改造, 做成了既能吃又能住的特色農家樂。

在張氏兄弟家的院子里,

盤著一座“明星灶”, 這座明星灶就是上過央視的穿山灶, 據張少鋒介紹, 他家的穿山灶一共有七口鍋, 離火最近的兩口鍋主要用來蒸煮, 再往后的第三四五口鍋用來炒和燜, 接近煙囪的兩口鍋因為離火較遠, 一般只用來保溫食物。

在張少鋒的家鄉, 流行著一道著名的宴席叫“十碗席”, 十碗席的菜肴由熱菜和涼菜搭配而成, 一般夏季是六熱四涼, 冬季是七熱三涼, 熱菜的烹飪方法主要是蒸和燜, 其中條子肉、小酥肉、八寶飯要在蒸籠里完成, 而雜燴菜、燜海帶和辣豆腐則需要先炒后燜。

“我們小時候就有穿山灶, 誰家辦紅白喜事, 大人們就開始搬磚壘穿山灶, 外面糊上泥巴, 做出來的飯菜真叫一個香,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才決定來做農家樂, 讓更多人嘗到這種老味道。 ”張少鋒說到。

現在的人們吃飯講究環境, 張氏兄弟的農家樂在環境上沒的說, 但是要想讓客人一來就忘不了, 這飯菜的味道也得讓人滿意, 張少波比他哥哥小一點, 看著像個剛畢業的大學生, 實際上已經做了8年廚師, 對于十碗席的做法, 他早已研究的非常透徹。

條子肉是十碗席里的一道當家菜, 這道在北方民間很流行的經典菜, 一般在宴席上才能吃到, 張少鋒說他兄弟做的條子肉用柴火蒸上兩個小時才出鍋, 吃的時候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來吃飯的人都說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

一桌十碗席, 主食上離不了饅頭, 饅頭是自己磨面蒸的, 并且個頭大的一只手拿不著,

剛出鍋的這種熱饅頭, 最受顧客歡迎, 就連平時飯量很小的人, 一頓都能吃上一個。 在忙碌的季節, 穿山灶的火是一天不熄滅的, 這樣客人隨時來隨時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在吃十碗席的時候, 人們都喜歡自制一個“肉夾饃”, 不過這個肉夾饃的饃可是大白饃, 肉是條子肉, 這樣的一個饃下肚, 真是既解饞又當餓, 沒吃過的人壓根兒理解不了舌尖那種滿足感。

據張少鋒介紹, 十碗席有五六個菜是一年四季固定的, 其余的要用時令菜, 這樣一桌子飯菜需要238元錢, 夠十來個人吃沒問題。 “我們在家干這幾年, 感覺還不錯, 比外出打工強, 忙的時候還能給鄉親們創造點兒工作機會, 另外在家也能照顧老人和小孩兒。

”張少鋒說到。 攝影記錄|張春光 更多鄉土美食請關注公眾號“鄉土河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