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5種父母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這5種父母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黑鼠白貓

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樣的, 都有一對恩愛而會愛孩子的父母;不幸的孩子卻各有各的不幸。 以下5種父母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一、寵溺型

這一類父母是最常見也被批評最多的。 他們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無原則地滿足孩子, 造成的結果就是培養出毫無生活自理能力的“巨嬰”和無法無天的“混蛋”。

這一類事例很多, 像李雙江的寶貝兒子李天一就是典型代表。

我的一位親戚也是這類媽媽。 把兒子當作寶貝, 只要孩子的需要一概滿足, 有時嘴巴上會嘮叨幾句“怎麼又要買這買那”,

錢卻照掏不誤。

我們多次提醒她, 不能這樣寵孩子, 一定有要原則。

她卻說, “不滿足他會哭死的, 有一次哭得在地上打滾, 口吐白沫, 快沒氣了。 ”

我們跟她說, ”那不過是孩子要脅你的手段而已, 小孩是不可能會哭死的“。

她回敬我們一句, ”你們又不是他父母, 當然不心疼“。

我心裡想, ”你今天怕他‘哭死’, 明天就會被他氣死“。

果然, 孩子後來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小學四年級就輟學, 之後跟著一些小混混打架、飆車、泡夜店, 終於在剛滿14歲那一年參與搶劫, 並關進了監獄。

誰把孩子送進監獄的?“最愛”他的媽媽。

二、打罵型

這一類父母往往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出氣筒, 一不如意就對孩子惡語相向或拳腳相加。 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對孩子的傷害不僅是肉體的,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創傷。

電影明星陳喬恩在上《非常靜距離》節目的時候, 講述了她從小在母親的“打罵教育”中成長起來。 小的時候, 她甚至寧願選擇在墓地裡對著亡者的墓碑發呆, 也不要回家面對母親。

成年後的陳喬恩很多時候都更喜歡自己一個人宅在家裡, 因為她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 在生活上遇到困難, 她也不會選擇告訴母親。

或許, 在她眼裡, 孤單比痛苦更舒服。

可怕的是, 暴力是會傳染的。 打罵型父母很可能培養出有暴力傾向的孩子。

我有一同事, 從小是被父母和哥哥姐姐打大的, 而且往往是被抓起頭髮往牆上撞這種級別的, 即使在其成年後, 這種遭遇還在延續,

他從不敢反抗。

他後來大學畢業、結婚生子, 對其愛人和孩子也經常打罵。

我們勸他, 他說, 情緒一上來就控制不住, 事後也很後悔。

三、冷漠型

這類父母眼裡只有自己, 把自己的事業、生活甚至娛樂看得比孩子還重要, 很少關心和陪伴孩子。 有的以為, 只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和金錢上的保障就是愛孩子。 孩子卻從來就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

最近發生了一宗慘案。 2018年4月27日, 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第三中學19名學生遇刺, 其中9人遇難。 犯罪嫌疑人行兇的原因是其在米脂三中上學時受同學欺負, 遂記恨學生, 持匕首殺人。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卡爾.門寧格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罪犯受到法律制裁, 我們必須問問:他如何成為一名罪犯?他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

我敢肯定, 犯罪嫌疑人趙某的父母屬冷漠型, 對其小時候缺乏關心, 親子關係糟糕, 不然, 趙某不會把受同學欺負的事情深深地記恨在心底達10年之久。

該慘劇的發生, 其父母難辭其咎。

“冷漠型”父母通常不關心孩子的成長, 缺少對孩子的教育和愛。

這種父母通常表現得很忙, 不想看到或談論孩子的負面情緒, 認為孩子的事情不重要。

每個個體在內心都有一種尋求關注的需求, 一個人如果長期被周圍的人所忽視, 他就要通過其它方式來尋求他人的注意, 這種另類的方式可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所以, 千萬不要小瞧家庭教育的力量, 父母在能給與孩子關心和愛的陪伴時千萬不要缺席。

否則真的會成為不幸中的“真凶”。

四、高要求型

這類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總指望孩子能出人頭地。

這類父母愛比較, 總是拿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家的長處相比較。

這類父母總不滿足, 孩子表現再好都不滿意, 十分吝嗇自己對孩子的欣賞。

在這類父母的高要求下, 孩子往往變得敏感、脆弱、缺乏抗挫折能力。

2016年2月武漢一名15 歲的初三女孩, 從18 樓家中跳下, 鮮活生命瞬間消逝。 據瞭解, 女孩學習成績優異, 只是在最近的一次摸底考試中, 成績距理想的重點高中預估分數線差幾分, 讓她倍感壓力, 因心理壓力大而走向極端。

2017年6月, 四川一名高中生小斯在高考後選擇自殺。 在他自殺後, 他的QQ空間發出了一篇定時說說, 控訴對父親的不滿。 小斯說,父親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打他,考98分都會被罵。他已經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愛了。

有的父母一輩子都不能明白他們對孩子的高要求和否定打擊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

高要求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會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或否定。要麼做事十分害羞、膽怯、猶豫不決,拒絕與他人往來,形成了自卑、沒有安全感、內心脆弱敏感的性格;要麼過度地尋求他人的關注,來獲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異常的爭強好勝,攻擊性強。

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

孩子是需要在讚美的澆灌中成長的,你欣賞TA鼓勵TA,TA會振翅高飛上雲端;你否定TA打擊TA,TA會隨風墮落到泥土。

五、哭窮型

這類父母有些是真窮,而有些是在孩子面前裝窮,怕孩子亂花錢。結果給孩子造成一種對金錢的匱乏感。孩子長大成人後,很可能成為節儉過頭的守財奴,或拼命追求財富的貪婪鬼。

我的一位朋友,小時候家裡窮,父母都十分節儉,一分錢零花錢都沒有給過他。他大學畢業後,找了份不錯的工作,收入挺高,房子買了一套又一套,但他十分節儉,用破有舊的東西都捨不得扔。買東西總是買最便宜的。

問他為什麼那麼省,他說買好一點的東西心裡會很難受,有罪惡感。

貧窮的家庭有兩種父母,一種是雖家窮但不把窮的責任和脫貧的希望推給孩子,不在言語上製造窮的可怕,人窮志不短,家窮仍有陽光心態,家庭氛圍是積極向上的;另一種是對窮充滿抱怨,甚至把責任推給孩子,製造出窮是很可怕的、家是沒有希望的消極氛圍。後一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對金錢缺乏安全感,很可能長大後會變得貪婪無度。

劉志軍、穀俊山、王昭耀、王懷忠、胡長清等一大批貪官,落馬後的懺悔,都說自己“窮怕了”。“窮怕了”,這意味著他們視自己童年的這段經歷是一段痛苦的日子,卑賤,被別人瞧不起,受到屈辱。覺得只有自己有錢有權以後,活得才有尊嚴,才會幸福。為了擺脫這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他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的斂財。

可悲的是,哭窮型父母早早就把不幸的種子埋在了孩子的心裡。在這類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錢賺再多也難以體會到幸福。

孩子的不幸是父母欠下的債。N.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裡說過一句話,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你是懂愛的父母嗎?

小斯說,父親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打他,考98分都會被罵。他已經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愛了。

有的父母一輩子都不能明白他們對孩子的高要求和否定打擊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

高要求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會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或否定。要麼做事十分害羞、膽怯、猶豫不決,拒絕與他人往來,形成了自卑、沒有安全感、內心脆弱敏感的性格;要麼過度地尋求他人的關注,來獲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異常的爭強好勝,攻擊性強。

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

孩子是需要在讚美的澆灌中成長的,你欣賞TA鼓勵TA,TA會振翅高飛上雲端;你否定TA打擊TA,TA會隨風墮落到泥土。

五、哭窮型

這類父母有些是真窮,而有些是在孩子面前裝窮,怕孩子亂花錢。結果給孩子造成一種對金錢的匱乏感。孩子長大成人後,很可能成為節儉過頭的守財奴,或拼命追求財富的貪婪鬼。

我的一位朋友,小時候家裡窮,父母都十分節儉,一分錢零花錢都沒有給過他。他大學畢業後,找了份不錯的工作,收入挺高,房子買了一套又一套,但他十分節儉,用破有舊的東西都捨不得扔。買東西總是買最便宜的。

問他為什麼那麼省,他說買好一點的東西心裡會很難受,有罪惡感。

貧窮的家庭有兩種父母,一種是雖家窮但不把窮的責任和脫貧的希望推給孩子,不在言語上製造窮的可怕,人窮志不短,家窮仍有陽光心態,家庭氛圍是積極向上的;另一種是對窮充滿抱怨,甚至把責任推給孩子,製造出窮是很可怕的、家是沒有希望的消極氛圍。後一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對金錢缺乏安全感,很可能長大後會變得貪婪無度。

劉志軍、穀俊山、王昭耀、王懷忠、胡長清等一大批貪官,落馬後的懺悔,都說自己“窮怕了”。“窮怕了”,這意味著他們視自己童年的這段經歷是一段痛苦的日子,卑賤,被別人瞧不起,受到屈辱。覺得只有自己有錢有權以後,活得才有尊嚴,才會幸福。為了擺脫這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他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的斂財。

可悲的是,哭窮型父母早早就把不幸的種子埋在了孩子的心裡。在這類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錢賺再多也難以體會到幸福。

孩子的不幸是父母欠下的債。N.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裡說過一句話,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你是懂愛的父母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