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山河带砺:活着的“抗日英烈”,老兵竟私藏自己的荣哀状七十年

陳敬士:九十五歲

籍 貫:浙江平陽

部 別:陸軍突擊總隊第三縱隊第十二營一連

階 級:一等步兵

車在平陽南雁蕩山下蜿蜒行進的時候, 我還沒想起陳敬士老兵是誰。 當時只是覺得山里路彎, 日暮途遠, 有點耽心回程天黑易出意外……南雁蕩是竹鄉, 低矮的丘陵上遍長毛竹, 一路穿行在竹林中, 讓人大飽眼福。

志愿者2016年找到陳敬士老兵的時候, 老人已經高齡, 對自己年輕時參加抗戰的事情, 只能簡單敘述。

老兵有五兄弟, 他排第三。 因為家里兄弟多, 父母顧不過來, 沒有供他去讀書, 1944年2月被鄉里抽壯丁, 那年他21歲。

壯丁集合后先在平陽縣進行新兵訓練一個多月。 練習步操、打靶。 老人說一個連有一百多人, 一個班有十多個人, 步槍壓五發子彈, 每個人配四枚手榴彈。 新兵訓練時訓練量大, 吃不飽。 衣服是部隊發的, 草鞋得自己打。


李默庵將軍

訓練完畢后, 他們這批新兵編入李默庵將軍統率的陸軍突擊總隊, 陳敬士老兵編入第三縱隊十二營, 縱隊司令是劉建修。 大概8、9月的時候, 部隊拉去江西, 路上經過青田時, 一個晚上與遭遇日寇接火, 戰斗持續到第二天晚上, 老人說他所在的那個營被打得傷亡慘重, 基本完蛋。 當時到處都有槍聲, 自己跟著兄弟們一邊打一邊撤, 不意中彈倒在倆樹樁之間昏迷過去, 好在日軍也是匆忙, 沒仔細搜查戰場補槍,

僥幸逃過一命。

陳敬士醒來后, 一看空蕩蕩的戰場。 日軍撤了, 部隊也找不到。 沒奈何只能一路乞討回家, 重新拿起犁耙。 但沒想到, 大概在1948年左右, 政府送榮哀狀到家里, 他自己也大為吃驚。

幾十年來, 陳敬士老兵珍藏著這張榮哀狀, 直到溫州志愿者團隊找到他, 老人才把自己的榮哀狀, 作為抗戰老兵的身份證據拿出來。

有志愿者拿著老兵的委托書, 還有榮哀狀照片去臺灣忠烈祠找他的牌位, 果然找到。 主持忠烈祠的軍官知道了也嘖嘖稱奇, 說自己主管十幾年忠烈名錄事, 卻是頭一次看見品相這么清晰完整的榮哀狀, 而且本人還健在, 那更是匪夷所思了, 估計“活烈士”陳敬士老兵, 兩岸也只有一個。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的項目觀察員,

正在詢問老兵的身體與生活情況, 填寫項目反饋表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