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弄潮儿:30多年前,1000多万上海人每天早上必干这件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人人都是弄潮兒”系列圖片策劃, 講述經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撫今追昔, 一張張生動影像見證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思維觀念帶來的巨大變化

本文原題:消失的“雨點”?作者:謝偉民

有一種“雨點”, 無數次在微熹中粗糲地侵入我的童年夢境。 它不似江南春雨般綿軟而淅瀝, 而是一種近乎暴力的鼓點, 密集而鏗鏘, 單調重復、無窮回轉。

時光倒流回80年代, 這張圖片拍攝于1986年7月16日清晨, 地點在上海當時人口稠密區的南市老城廂, 展現的是一群穿著睡衣和拖鞋的上海男人、女人在弄堂口倒洗馬桶的情景。

這刷馬桶的“雨點”, 和“鍋盆瓢碗交響曲”一樣, 曾經是上海最草根的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最常見的音符。 從聽覺審美上, 它不算“和諧”, 從視覺上, 亦有礙觀瞻, 但這就是必須得Hold住全國人民調戲的、上海人的真實生活。 在“上海制造”風光無限的幾十年里, 在光鮮背后的弄堂, 它是1000多萬普通上海人的“立體聲”。


上世紀80年代初, “上海制造”是全國的一塊金字招牌, “上海制造”代表著精致、洋氣和美好。 視覺中國

那時的上海家庭, 多數沒有獨立的衛生間, 居民如廁, 多用馬桶, 當時統計, 滬上家庭大約有800萬只馬桶。 每到清晨的四、五點鐘, 在上海的弄堂里、尤其是南市老城廂, 都會準時聽有人在吆喝,

“倒-馬桶!”、“馬-桶-拎-出-來”, 這抑揚頓挫的“男高音”、或“女高音”有著無比的穿透力, 且風雨無阻, 格外準時, 當時人們都戲稱為“調好的鬧鐘”。

我的外婆那時住上海石庫門, 每天清晨, 她總是伴著倒馬桶的聲音而起, 因為她知道, 錯過了當天倒馬桶的時機, 那就意味著, 那天的感覺是不好受的;有時, 她吃不消時, 第二天會叫我外公一早起來倒, 外公當然不敢懈怠, 只要是他負責此任務, 他總是拎起馬捅搶先第一、第二趕到弄堂口, 因為他知道, 錯過了前面幾個位置, 就意味著馬上到來的眾多馬桶和馬桶車, 會給整個弄堂帶來強烈刺鼻的異味, 接下去, 幾十把馬桶刷的搗鼓下發出的刷刷聲, 又是那么的不協調和刺耳。


上世紀90年代中期,

馬桶依然能在上海老城區看到。 謝光輝/視覺中國

這是三十多年前的上海, 今天, 我們雖已經告別這一生活場景, 但是倒馬桶的生活記憶, 卻還留在許多人的記憶中。 因為, 這曾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上海, 雖清苦, 卻又令人回味。

作者簡介:

謝偉民, 筆名韋明, 江蘇無錫人。 畢業于上海教育學院中文系(現改為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勞動報社記者, 兼任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主席團副主席,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 上海新聞攝影學會秘書長。 從事專業攝影38年, 以捕捉和記錄歷史文化變遷見長, 被國內外同行譽為“用鏡頭寫上海史”的中國著名紀實人文攝影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