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弄潮儿:改革开放初期广州怪诞市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一個時代的影像》專題, 通過攝影師的鏡頭, 管窺曾經的中國社會風貌。 40年滄桑, 如今許多景物只能從照片中回憶, 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城鄉景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攝影:葉健強 編輯:谷水

上世紀70年代末, 廣東先行一步,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也是引入外資最早的地方, 這里孕育著機會和夢想。 南下廣東, 是當時內陸省份居民尋求改變命運的首選之地。 在廣東, 東方與西方、封閉與開放、城市與農村、城里人與打工者交織碰撞……作為廣東的省會,

廣州是許多外來人口的第一站, 1980年進入《羊城晚報》攝影記者葉健強, 通過大量的街拍照片, 記錄下廣州市井在改革開放大潮沖擊下, 諸多怪誕和詼諧的畫面。

作為中國的南大門, 較其它地區更為開放的廣東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商人及游客, 白云國際機場也成為國內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但忙碌并沒有抹煞溫情, 1984年的某天, 機場民警們正為下機的外國乘客打傘。

1985年, 廣州天河街頭騎車婦女。 大批外來人口涌入廣州, 使得廣州的街頭熱鬧非凡又千姿百態。 雖然老“三大件”——手表、縫紉機、自行車——已經“光榮引退”, 但像天河街頭這種一載三的場景仍不少見。 生活雖然艱難, 但能廝守在一起, 自行車上的母子們仍然其樂融融。

1988年, 打撲克夾夾子的人。 廣州的濱江路很久以來一直就是市民們的戶外公共活動空間, 工作之余, 人們經常會聚集在這里休閑、娛樂。 這大概也算得上是他們難得的社交活動了。 照片上的這位身上夾滿了木夾的男士, 顯然是這場撲克戰斗中的輸家。

1985年, 遛鳥的廣州爺孫倆。 都說“遛鳥”是老北京人才干的事。 這些“老北京”們閑著沒事就拎著個鳥籠、哼著小調走家串巷。 但廣州的老人們也遛鳥, 不過只是在公園里。 許多老人常在清晨提著鳥籠漫步至公園, 讓鳥兒們交流競聲。

1989年, 廣州市郊, 用稻草給孩子擦屁股的婦女。 曾經在偏遠農村生活過的人, 大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草根、光腚, 加上一個粗心的母親。

1983年, 廣州珠江路上, 這位父親居然開心地把自己抽過的煙給不懂事的孩子抽。

1992年, “倒掛金鉤”的老人。 用廣州方言來笑話那些年紀老大卻還童心未泯的人時, 常說“幾十歲還唔生性”, 這話用在圖中這位老者身上, 倒著實貼切。 看看看看, 只是為了賭一餐飯, 此翁不顧年高, 居然就來了個“倒掛金鉤”。

1984年, 廣州芳村渡口。 80年代是珠江輪渡十分興旺的時期, 當時廣州的車輛渡口有8個之多。 隨著珠江上一座座大橋的拱起, 渡口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一個個地關閉。 這是1984年的芳村渡口, 人與車都擁擠著, 等待著上船。

1990年代, 廣州火車站的民工潮。

1991年, 春節剛過, 南下的民工就已如同潮水般地涌入廣州火車站, 人有三急, 女廁更是“爆棚”, 為了上趟廁所等上個把小時是常有的事。

廣州街頭, 踩著垃圾桶上吃東西的民工。

1988年, 廣州火車站馬路花壇邊撒尿的男人。 假如把片中的人物換成一個稚氣未脫的男童, 把地點移到山清水秀的鄉村, 這會是一張令人開懷的田園嬉戲圖。 但是, 它卻發生在1988年的廣州火車站廣場對面的馬路花壇。

1993年, 廣州海珠橋下, 青絲與華發、豐潤與干枯的對比。

1993年, 廣州東華東路一家普通理發店里, 阿婆們希望能好好地燙個頭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與畫報上的封面異域女郎張揚的金發相比, 阿婆們安詳的笑容看上去更多地沉淀著些歲月的痕跡。

2001年, 廣州北京路商業步行街街頭燙發的姑娘。 燦爛的陽光與明媚的笑靨, 擁擠的人流與帶笑的眼睛, 年輕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2000年, 廣州上下九路一條小巷中, 絞腿毛的婦女。 隨著美容院、發廊遍布大街小巷, 傳統的紋眉、絞臉毛、絞腿毛行當日漸萎縮。

1991年, 廣州龍津東路的鬼巷。 廣州龍津東路648號屋旁, 有一條沒有正式名稱的小巷, 附近的老街坊們都習慣稱它為“鬼巷”。 小巷又黑又窄, 如果偶爾碰上兩人相向行走, 就得互相側身讓路。

2000年, 大雨突降, 雨勢過急, 造成廣州沙面的道路低洼部分水流不暢, 出現了水浸街的景象, 居民們紛紛“筑堤”。

1993年, 廣州東風西路上, 這輛拖著長長“尾巴”的大貨車猛地將自己塞到天橋底, 引來大批路人圍觀。

1997年7月, 廣州十字路口交通崗亭, 指揮交通的精神病人。

1991年, 廣州街頭撿破爛的人。 他們每天“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足跡遍布在這座城市經濟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 這位東風路街頭的“破爛王”頭上的那頂帽子,顯然也是撿來的“戰利品”。

1989年7月18日,臺風侵襲廣州市,海珠廣場中的交警兀立不動,在狂風暴雨中維持交通秩序。

1999年,廣州環市東路的天橋上值班的保安“如此上崗”。

1987年,廣州沙河垃圾堆旁的水果攤。1983年,為了發揮市場的商品集散地的作用,廣州沙河成為新增設的8個農產品批發市場之一,鮮活農產品的運銷基本上只能依靠個體專業戶。但由于他們缺乏組織,且多數經濟實力有限,經營十分分散,成為管理上的一大盲點。

1996年,捂著鼻子在廣州河邊看賽龍舟的老人,雖然河水污染,難抵市民熱情。端午“斗龍船”作為一項傳統的集體育與娛樂于一身的民俗活動,向來備受廣州市民的喜愛。年年此日,總有成千上萬人涌到珠江或是各地沙涌兩岸觀看龍舟競發的歡騰景象。

1988年,從珠江中撈起的飲料罐。隨著生活、生產廢水排放量的逐年上升,珠江河水的水質受到嚴重威脅,污染使得棲息在這一海區的魚、蝦類連續出現大量死亡,產量銳減。河堤建起來了,道路改造好了,珠江里的魚蝦卻走了。1988年,在廣州沿江路的長堤邊,有人試著用網去捕撈江中生物,但是,不見魚蝦上網,卻總有飲料罐等不請自來。旁邊的老伯寂寞地凝望漂浮著油污、垃圾的珠江。

1992年5月,廣州,街頭鉆欄桿過馬路的婦女。大多數違章穿越快速干道的行人都清楚自己的行為的危險性,但是,為了圖個方便、省點時間而不遵守交通標志,鋌而走險地穿梭于這種生死時速之間的現象總是屢見不鮮。

1995年,為六毛錢爭執的兩個男人。這位手持“大哥大”的男士打的來到廣州倉邊路的富豪酒店門前。當車尚未停穩時,計價表上顯示的金額為“12元”;但當車停下后,計價表跳到“12元6角”。乘客掏出12元便下車,司機卻要求再補6角,雙方為此爭吵起來。爭執中,司機拿了乘客的鋼筆,乘客則揪住司機的衣服。

2000年,廣州帶河路,一位騎摩托車的男士不慎撞倒了這位騎自行車的人,雙方一時爭執不下。被撞倒的人一怒之下,舉起自己的自行車就往摩托車上狠狠砸下。

1994年11月16日,由于廣州警備區的電話線路不通暢,當日上午,檢修人員來到永福路鐵路橋下的水洞里準備檢查該段的線路,不料發現有人在偷剪電纜。他們馬上通知警衛班,幾位手持沖鋒槍、電棒的解放軍戰士沖進洞里不到幾分鐘,就把小偷捉獲。結果,這位電纜“蛀蟲”灰溜溜地在警衛班戰士的“押送”下頂著贓物走出水洞。

1999年,廣東105國道上的“公路游擊隊”。

1990年,在廣州西關華貴路的一間裁縫店里,這位女士正要訂做新潮時裝。生活的色彩和形態大概就如同片中墻上貼得滿滿當當、讓人眼花繚亂的畫片,豐富多彩、風情萬種。

2000年,大量外來務工者涌入廣州,珠江岸邊成為不少人空閑時間談情說愛,培育愛情的地方。

2001年青年節,廣州街頭內衣秀。10來位身著內衣的模特旁若無人一般走在人流如潮的廣州農林下路,引來不少路人觀看。這一頗不尋常的景觀原是一家內衣廠為宣傳其產品而推出的“大膽策劃”。

作者簡介:

葉健強,1953年出生,從小在廣州的橫街窄巷長大,見證了廣州30年來的變遷。曾任《羊城晚報》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2005年3月在《羊城晚報》開《葉健強跑街》攝影專欄。

這位東風路街頭的“破爛王”頭上的那頂帽子,顯然也是撿來的“戰利品”。

1989年7月18日,臺風侵襲廣州市,海珠廣場中的交警兀立不動,在狂風暴雨中維持交通秩序。

1999年,廣州環市東路的天橋上值班的保安“如此上崗”。

1987年,廣州沙河垃圾堆旁的水果攤。1983年,為了發揮市場的商品集散地的作用,廣州沙河成為新增設的8個農產品批發市場之一,鮮活農產品的運銷基本上只能依靠個體專業戶。但由于他們缺乏組織,且多數經濟實力有限,經營十分分散,成為管理上的一大盲點。

1996年,捂著鼻子在廣州河邊看賽龍舟的老人,雖然河水污染,難抵市民熱情。端午“斗龍船”作為一項傳統的集體育與娛樂于一身的民俗活動,向來備受廣州市民的喜愛。年年此日,總有成千上萬人涌到珠江或是各地沙涌兩岸觀看龍舟競發的歡騰景象。

1988年,從珠江中撈起的飲料罐。隨著生活、生產廢水排放量的逐年上升,珠江河水的水質受到嚴重威脅,污染使得棲息在這一海區的魚、蝦類連續出現大量死亡,產量銳減。河堤建起來了,道路改造好了,珠江里的魚蝦卻走了。1988年,在廣州沿江路的長堤邊,有人試著用網去捕撈江中生物,但是,不見魚蝦上網,卻總有飲料罐等不請自來。旁邊的老伯寂寞地凝望漂浮著油污、垃圾的珠江。

1992年5月,廣州,街頭鉆欄桿過馬路的婦女。大多數違章穿越快速干道的行人都清楚自己的行為的危險性,但是,為了圖個方便、省點時間而不遵守交通標志,鋌而走險地穿梭于這種生死時速之間的現象總是屢見不鮮。

1995年,為六毛錢爭執的兩個男人。這位手持“大哥大”的男士打的來到廣州倉邊路的富豪酒店門前。當車尚未停穩時,計價表上顯示的金額為“12元”;但當車停下后,計價表跳到“12元6角”。乘客掏出12元便下車,司機卻要求再補6角,雙方為此爭吵起來。爭執中,司機拿了乘客的鋼筆,乘客則揪住司機的衣服。

2000年,廣州帶河路,一位騎摩托車的男士不慎撞倒了這位騎自行車的人,雙方一時爭執不下。被撞倒的人一怒之下,舉起自己的自行車就往摩托車上狠狠砸下。

1994年11月16日,由于廣州警備區的電話線路不通暢,當日上午,檢修人員來到永福路鐵路橋下的水洞里準備檢查該段的線路,不料發現有人在偷剪電纜。他們馬上通知警衛班,幾位手持沖鋒槍、電棒的解放軍戰士沖進洞里不到幾分鐘,就把小偷捉獲。結果,這位電纜“蛀蟲”灰溜溜地在警衛班戰士的“押送”下頂著贓物走出水洞。

1999年,廣東105國道上的“公路游擊隊”。

1990年,在廣州西關華貴路的一間裁縫店里,這位女士正要訂做新潮時裝。生活的色彩和形態大概就如同片中墻上貼得滿滿當當、讓人眼花繚亂的畫片,豐富多彩、風情萬種。

2000年,大量外來務工者涌入廣州,珠江岸邊成為不少人空閑時間談情說愛,培育愛情的地方。

2001年青年節,廣州街頭內衣秀。10來位身著內衣的模特旁若無人一般走在人流如潮的廣州農林下路,引來不少路人觀看。這一頗不尋常的景觀原是一家內衣廠為宣傳其產品而推出的“大膽策劃”。

作者簡介:

葉健強,1953年出生,從小在廣州的橫街窄巷長大,見證了廣州30年來的變遷。曾任《羊城晚報》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2005年3月在《羊城晚報》開《葉健強跑街》攝影專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