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山里“羿的后人”人口只有5万 是有待识别的民族

亻革(革字前面有一個單人旁, 字庫里無)家人是一個只有5萬多人口的民族, 主要居住在貴州省重安江兩岸的黃平縣和凱里市一帶, 被“聯合國保護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18個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之一, 是一個至今仍有待識別的民族。

亻革家人有自己的語言、服飾、生活習慣、信仰和禮儀, 史料記載中多稱他們為“革兜”族, 社科界泰斗費孝通博士早在1952年就撰文指出“亻革兜是一個民族, 是少數民族中之少數, 是古代僚族的后代。 ”

亻革家人認為, 他們的祖先“羿”, 用箭射下了多余的太陽, 留下了一個太陽,

拯救了蕓蕓眾生。 這個傳說除了太陽數量等個別細節上稍有不同以外, 其他部分和《山海經》、《淮南子》、《楚辭》等眾多典籍中的后羿射日的記載有著驚人的吻合, 一個氏族首領的神化, 在這里得到了印證。

楓香寨位于貴州省黃平縣城東南30公里重興鄉, 全寨有600多戶、2000多人。 這個群落因人口少, 裝束別致, 風俗習慣獨特而著稱, 它就是亻革家人。

千百年來, 亻革家人崇拜太陽, 供奉弓箭, 身著鎧甲式服飾, 崇尚武功, 祭祀祖鼓, 自認為“羿的后人”。 他們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著祖先沿襲下來的氏族制度和傳統文化, 有自己獨特考究的婚喪嫁娶和祭祀禮儀, 其中最為隆重的是60年舉辦一次的“哈戎”節, 是國內間隔時間最長的民族節日。

因為亻革家的獨特或其他原因, 目前國家尚未定其民族屬別, 外界習慣上稱之為"亻革家"。 楓香寨, 由于地處偏遠, 亻革家人數眾多, 這里的亻革家風情自然也就最為濃厚, 是國內最大的亻革家人自然村寨, 建寨至今已有400多年。

楓香寨掩映在重安江半山腰一片片茂密的竹林里, 一溜溜古老的水車是亻革家田地的灌溉水源。 順著山往上走, 碧綠的竹葉下, 鱗次櫛比的農舍時隱時現。

這里的女孩頭戴滿是紅穗兒的圓帽, 圓帽中心插著一根銀簪子, 像極了射日的弓箭, 亻革家最有特色的是其服飾, 講究男簡女繁。

亻革家聚族而居, 多為一姓一寨。 在楓香寨, 以廖為族姓, 是一個亻革家大家族。 古色古香的木結構房屋鱗次櫛比,

杉木、秀竹遍布房前屋后, 郁郁蔥蔥的楓香樹幾乎與亻革家的歷史一樣古老, 成了亻革家人繁衍生息的見證, 楓香寨由此而得名。

亻革家人熱情好客, 勸飯重于勸酒, 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 蘆笙舞、板凳舞、棍舞、弓箭舞優美歡快, 古歌悠揚, 情歌激昂跌宕, 歌謠婉約動聽, 讓人留連忘返。

亻革家女性服飾非常奇特, 小姑娘和中年以下的婦女均著蠟染刺繡花衣, 罩以貫首飄鎧。 少女頭戴紅纓帽, 姑娘所戴的紅纓帽上綴紅纓穗是姑娘的象征, 這種帽子呈平圓形, 中心以青布挑花折縐圈成, 外圍環形條珠, 邊上垂紅纓穗, 后拖小幅蠟染花巾, 戴時頂部插一枝銀簪。

楓香寨由于地處偏遠, 人數眾多, 亻革家風情濃郁, 這里的蠟染、刺繡圖案,

內容意味深長, 通過它來了解亻革家的文化與歷史再適合不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