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这支军队有五十万人,国歌也为他而写,为何打不过鬼子?

作者:李金钖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最初是鼓舞國民抗戰的電影插曲, 也是對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認可。 作為「九一八」后與日寇作戰的主力, 東北義勇軍一度發展到五十萬人的規模, 卻在兩年內出乎意料地瓦解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

隊伍成分復雜

「九一八」事變后, 東北的駐軍, 不能容忍日本人肆意侵占東北, 自發成為抗日隊伍, 被稱作東北義勇軍。 由于違背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決定了他們與「正規」毫不沾邊。


《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聶耳(左)、作詞田漢

沒有了規矩限制, 東北各部軍隊可以從各種社會成分中擴充兵源,

比如維持治安的警察, 聚嘯山林的土匪, 血脈源于河北、山東的紅槍會、大刀會, 青年學生, 甚至還有海外的愛國華僑團體。

實際上, 義勇軍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馬占山、馮占海為代表的原東北軍正規部隊。 他們骨子里愿意聽蔣介石、張學良的, 在抗日之余還要跟隨南京的腳步。 南京要反蘇反共, 他們遠在東北也跟著反蘇反共, 最后不是當了漢奸就是投靠了蔣介石。

另一部分是北平成立的救國會。 張學良通過救國會輸送人員、經費、武器物資支持東北抗日。 而救國會內成員復雜, 有共產黨、國民黨中統派系、國民黨左翼團體、進步學生團體、法西斯性質的青年黨、無黨派人士。


救國會擁有廣泛群眾基礎,

但成分復雜

按照地域劃分, 義勇軍又因為活動區域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個派系。 成分復雜、派系林立, 為東北義勇軍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馮占海部浴血奮戰

即使缺點多多, 義勇軍也確實奮勇抗擊過日寇。 比如著名的江橋之戰, 便是黑龍江軍民抗日的行動與決心。 除去馬占山, 抵抗最堅決的便是吉林的馮占海了。

馮占海, 張作相的親外甥, 吉林省中算是張學良嫡系中的嫡系。 雖然他只領導了一個團, 但編制龐大、裝備精良, 誰也奈何不了他。


張作相, 張作霖的把兄弟, 人稱「輔帥」

「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 吉林政府高層開始趕做小太陽旗準備迎接日本人進城。 在一片沉默聲中, 只有馮占海毅然拉走部隊舉起抗日大旗。

馮部在外整訓幾個月后準備反攻吉林市,

隊伍走到拉林倉時與日軍交上了火。 這是他們第一次與日本人真刀真槍地干, 戰斗從早上八點一直打到夜里。 當時官兵抗戰熱情很高, 拉林倉的民房里擠滿了士兵。

因為屋內的射擊孔少, 竟然出現了內部爭奪的情況。 如果你連發三槍還打不倒一個日本兵, 馬上就有人在旁邊喊:「廢物!三槍都打不到一個。 」接著就把你擠走換下一個人。


馮占海

由于目的暴露, 馮占海打消了進攻吉林的計劃, 轉而向西攻擊哈爾濱。

1932年2月4日夜, 趁守備松懈, 馮部義勇軍突襲了三棵樹, 控制了道外。 次日凌晨, 推進至道里, 占領了哈爾濱市內一部分街區。 天放亮后, 中日雙方陷入街頭苦戰, 逐屋爭奪推進困難。 同時日軍從吉林、長春等地調來大批軍隊準備合圍馮占海。

義勇軍堅持戰斗到深夜便悄悄撤離。 在路上大家發現原本沒有槍的新兵蛋子都背上了槍, 甚至連伙房炊事員也是一手背著鍋一手拿著槍。


東北義勇軍

原來馮占海知道即使占領了哈爾濱也很難守住, 不如多弄點戰利品武裝隊伍。 這些槍很多都是從打死的日本兵身上在摘下來的, 共計七百余支。

經過數月的發展, 馮部義勇軍越打越壯大, 規模從最初一個加強團發展到數萬人。 不僅敢公開與日本人爭奪縣城、村鎮, 甚至攻打過吉林市, 算是報了上次的仇。 日軍集結大批兵力圍攻馮占海, 馮部被迫從熱河向關內撤退。

這一路上邊撤邊打, 歷經大小戰斗數百起。

經過草原時百里無人煙, 補給極端困難。 這支頑強的軍隊跌跌撞撞到達懷來, 在那里被南京政府整編為第六十三軍。

雖然有了正規編制, 可是蔣介石并不給待遇。 因為許多官兵是關內人, 吃不上飯的便該投親的投親, 該回家的回家。 待人數銳減后, 六十三軍被縮編成一個師。

東北義勇軍的諸多問題

東北義勇軍的快速瓦解一個重要原因是內部不團結, 組織混亂。 比如, 李杜部在進攻鐵嶺地區時, 第一旅旅長馬載舟只補充自己部隊, 不管第二旅的死活, 引起第二旅旅長劉萬奎的不滿。

而戰斗中, 馬載舟卻讓第二旅沖在前面, 這種厚此薄彼、自私自利的行為招來殺身之禍。 當軍官們商議如何進行對日作戰時, 劉萬奎當著眾人的面活活勒死了馬載舟。

楊耀鈞率部深入日占區補給困難,官兵便直接入戶翻箱倒柜搶劫財物。稍有不順便打罵百姓,甚至奸淫婦女,造成極大的惡劣影響。當地百姓甚至說出:「不怕皇軍飛機大炮,就怕自衛軍刁搶胡鬧。」


加入抗日隊伍的紅槍會

還有些縣城的駐軍因為戰事需要撤離,當地小股流散的勢力打著「義勇軍」的旗號填補了空白。進城之后要錢要糧,弄得當地苦不堪言,為了維持民生,當地只能請來偽軍維持治安。

以舊軍官為基礎組成的東北抗日力量政治覺悟不高,對抗日救國沒有信心。他們一面抗戰一面保存實力,遇到挫折很少有能堅持下去的,所以變節投降做漢奸成為常例。

更關鍵的是,東北義勇軍運用戰術也很呆板。很多部隊用正規軍的陣地戰模式與日本硬碰硬,不懂得游擊戰術。而且陣地經驗也頗為幼稚,無論幾次交手,碰到日軍迂回包抄就覺得四面被圍了繼而全線潰敗,屢戰屢敗。


呆板的陣地戰損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雖然號稱東北義勇軍,但總體上沒有統一指揮,部隊往往是各自為戰,互相掣肘、甚至火并也是有發生

比如前文提到勒死上級的劉萬奎,后來又殺了同級別旅長馬憲章。李杜、馮占海在江橋抗戰時作壁上觀,同樣他倆艱苦御敵的時候馬占山也是冷眼旁觀。很多軍隊眼睜睜看著是蘇炳文被日寇從東北打進蘇聯而不幫忙。遼南、遼西時常發生火并,互相殘殺不亦樂乎。


馬占山

原東北軍的紀律本身就不好,自從脫離了「正規」二字就更加肆無忌憚。他們本來沒有充分發動群眾,卻還干著擾民毀民的事情。很多地方群眾聽到義勇軍要來,馬上堅壁清野,抵抗意志頗為頑強。

撤退到北平的義勇軍仍然堅持「走一路搶一路」的作風,把北平東城、北新橋一帶弄得雞飛狗跳。高級軍官手里握著成疊的國民政府委任狀,他們在前門外旅館一帶公開販賣斂財,算是幫助有錢人過了一把官癮。

抗日烽火不熄

東北義勇軍轟轟烈烈地斗爭雖然很快失敗,但東北人民保家衛國的抵抗行動成功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意志。

如前文所述,一部分東北義勇軍退入關內,另有少量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聯」的前身,堅持抗戰。

楊耀鈞率部深入日占區補給困難,官兵便直接入戶翻箱倒柜搶劫財物。稍有不順便打罵百姓,甚至奸淫婦女,造成極大的惡劣影響。當地百姓甚至說出:「不怕皇軍飛機大炮,就怕自衛軍刁搶胡鬧。」


加入抗日隊伍的紅槍會

還有些縣城的駐軍因為戰事需要撤離,當地小股流散的勢力打著「義勇軍」的旗號填補了空白。進城之后要錢要糧,弄得當地苦不堪言,為了維持民生,當地只能請來偽軍維持治安。

以舊軍官為基礎組成的東北抗日力量政治覺悟不高,對抗日救國沒有信心。他們一面抗戰一面保存實力,遇到挫折很少有能堅持下去的,所以變節投降做漢奸成為常例。

更關鍵的是,東北義勇軍運用戰術也很呆板。很多部隊用正規軍的陣地戰模式與日本硬碰硬,不懂得游擊戰術。而且陣地經驗也頗為幼稚,無論幾次交手,碰到日軍迂回包抄就覺得四面被圍了繼而全線潰敗,屢戰屢敗。


呆板的陣地戰損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雖然號稱東北義勇軍,但總體上沒有統一指揮,部隊往往是各自為戰,互相掣肘、甚至火并也是有發生

比如前文提到勒死上級的劉萬奎,后來又殺了同級別旅長馬憲章。李杜、馮占海在江橋抗戰時作壁上觀,同樣他倆艱苦御敵的時候馬占山也是冷眼旁觀。很多軍隊眼睜睜看著是蘇炳文被日寇從東北打進蘇聯而不幫忙。遼南、遼西時常發生火并,互相殘殺不亦樂乎。


馬占山

原東北軍的紀律本身就不好,自從脫離了「正規」二字就更加肆無忌憚。他們本來沒有充分發動群眾,卻還干著擾民毀民的事情。很多地方群眾聽到義勇軍要來,馬上堅壁清野,抵抗意志頗為頑強。

撤退到北平的義勇軍仍然堅持「走一路搶一路」的作風,把北平東城、北新橋一帶弄得雞飛狗跳。高級軍官手里握著成疊的國民政府委任狀,他們在前門外旅館一帶公開販賣斂財,算是幫助有錢人過了一把官癮。

抗日烽火不熄

東北義勇軍轟轟烈烈地斗爭雖然很快失敗,但東北人民保家衛國的抵抗行動成功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意志。

如前文所述,一部分東北義勇軍退入關內,另有少量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聯」的前身,堅持抗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