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让宝宝少吃点糖,是不是就没有虫牙了?

讓寶寶少吃點糖,是不是就沒有蟲牙了?

道聼塗説

孩子牙齒不好,我擔心孩子長蟲牙,聽人說少吃點糖,孩子就沒有蟲牙了,這是真的嗎?

蟲牙即齲病,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體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的一種疾病。 齲病的危險因素是指可能會發生齲病的潛在因素,也稱易感因素或者有害因素,它包括在促使齲病發生的細菌宿、宿主、食物及時間因素之中,這些因素與一個人是否有可能發生齲病有關,因此,瞭解齲病危險因素是防齲工作的重要內容。

細菌因素:口腔中公認的致齲菌有變形鏈球菌、乳酸桿菌及放線菌,這些細菌會通過黏附、產酸和耐酸這些致齲毒性發揮作用,導致齲齒的形成。

宿主因素:牙齒上釉質鈣化不完善及菌斑滯留的窩溝點隙、任何造成唾液分泌障礙的原因及現代人飲食的豐富和細化,都是齲病發生的易感條件。

食物因素:致齲食物主要指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滯留在口腔內,容易被致病菌代謝產酸,主要有蔗糖,其次為葡萄糖、澱粉等糖類食物。 糖的過量和頻繁攝入,在口腔內滯留,助長了參與產酸菌的增殖,打破了口腔內微生態環境的平衡,pH值下降,增加齲病的易感性。

另外,寶寶在睡前經常加飲含糖牛奶及其他營養品,且進食後不進行口腔清潔,因夜間睡眠時間咀嚼活動停止,唾液分泌及口腔自潔能力降低,更利於口腔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產生致齲毒性。

時間因素:齲病的發生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從初期齲到臨床形成齲洞一般需1.5—2年。 只有當細菌、宿主、食物同時存在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齲壞。

綜合上述各種危險因素可以看出,蟲牙的發生,是口腔內滯留於牙面菌斑內的嗜糖致齲菌利用碳水化合物連續代謝而產生酸,促使牙齒脫鈣,造成牙體硬組織的腐蝕性損害,因此蟲牙的發生必須滿足細菌、宿主、食物、時間四聯因素,而我們所說的“吃糖”,只是滿足了其中的一個因素即食物,且“糖”並非是引起蟲牙的直接因素,所有含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均能引起蟲牙,阻斷其中任意一個因素,蟲牙都不會發生。

在日常生活中,“糖”的來源並不只有所謂的糖,麵包、水果等日常食品都會為細菌代謝提供底物,導致蟲牙的形成,因此,除了少吃糖外,還應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才能預防蟲牙的形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