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四种神奇的时间管理方法

四種神奇的時間管理方法

從前有個老奶奶要給她的侄女寄一張明信片,她用了一個小時找那張明信片,一個小時找眼鏡,半個小時查位址,一個半小時寫明信片,二十分鐘用來考慮寄信是不是需要帶把傘……

這件小小的事情明明最多需要半個小時,老奶奶卻花了四個多小時,並且她的這一整天都在猶豫、擔心、操勞,覺得疲憊不堪。

時間就是這樣一個奇怪的東西,它對每個人都很公平,善於時間管理的人會將時間的價值最大化,但不擅長管理時間的人,時間往往轉瞬即逝。

記得某個月的第一天我發了一條微博,說這月第二十日之前,我有一個考試要複習,有六萬字的稿子要交,有一周九節課要上,有每晚的會議要開,有工作要做,有自己的公司要到市南註冊。

大家看到後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我不可能完成,還有不少人評論說:我本來以為我夠忙了,但是看看你,我心裡就平衡了。

我都半開著玩笑給他們回復:沒事沒事,我精力旺盛。

事實上,我發那條微博的時候正在校園裡散步,盯著一片落下的樹葉看了好久,全身上下一點都沒有慌張的感覺,也察覺不到我有任何壓力。 如果他人不瞭解我的生活,在路上看見我,興許還以為我是那種每天都悠閒並且無所事事的人呢。

看一個人不能看表面,而靠微博上的那些文字也不能準確瞭解我的狀態,可能我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完不成的情況下悄然地把所有事情都完成了。

因為這樣的生活,我已經習慣了。 從大一開始,每月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已經成為我的常態。 我以前經常說,沒關係,忙完這陣就好了,但沒想到下一陣還會更忙。

剛開始的時候我確實不習慣,不習慣下午加晚上連開三個會議,不習慣每天市里郊區兩頭跑,但是當我發現我沒有辦法改變外部環境的時候,我選擇了改變自己,讓自己在無論什麼時刻都能迅速靜下心來投入到一件事情裡去。

利用每個課間看書,利用每個開會的間隙寫作,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好,並且進行分類,漸漸地就會在安排事情上有了自己的心得,知道哪一種安排方式的效率更高。

而且如果做得好,我會給自己一些獎勵,可能是一杯好喝的咖啡,也可能是一頓美味的飯,或者是逛街和朋友約會。 我也會每天擠出時間散步,會每晚寫日記反思自己。 一天的時間裡,永遠要有一部分時間是需要慢慢度過的,使自己保持在個平靜的狀態而非急躁。

之前的我是急性子,好像凡事都慌慌張張的,易躁易怒,但經過很多事情的磨礪後,我性子變慢了,做事開始不慌不忙、有條不紊。 於是,我完成了這一系列改變後,發現自己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規律了,而不是像只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這就是你強它弱的時間,讓我們做時間的主人吧。

下面有幾點心得分享給大家:

1、 瞭解自己的生理時間,尋找黃金時段

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不可能有人二十四個小時都保持精神飽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瞭解自己的生理時間,拿出自己的黃金時段來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或者說用腦的事情。

我一天當中的黃金時段是剛剛起床的時候,早晨八點鐘和下午四點鐘,有時候甚至臉不用洗,牙不用刷,精神就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飽滿度。

如果當天沒課或者不需要外出的話,我會選擇用我的黃金時段做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一般是寫作和寫策劃案,因為這些都是創造性的工作,需要許多靈光一閃的瞬間,更需要一種飽滿的狀態。

時間通常會持續兩個多小時,這個時候在書桌前坐長了就會產生疲憊感,然後大腦會顯得遲鈍。

2、 學著換腦,間作套種

這個要表達的意思就像種地一樣,同一塊土地不能連續種同一種作物,否則它的肥力就會下降。

而我們也不能持續工作幾個小時,需要學會休息和換腦。

在我感到疲憊的時候,我一般會選擇去做家務,那種狀態與韓劇《今生是第一次》中的女主尹智昊一模一樣。 尹智昊是名編劇,她沒有靈感的時候就起身做家務,有了靈感就撂下拖把,趕忙回到書桌前繼續寫。

看到這個鏡頭後我驚訝地喊了一聲,原來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習慣。 我也喜歡在大腦停止運轉的時候,起身疊好起床時未疊的被子,洗好前一天換下的衣服,拖完地後為花瓶裡換上新鮮的花。

忙完這些事情再重新坐到書桌前,就像呼吸了新鮮空氣樣,大腦又活了過來,才思泉湧。

最重要的,還能讓自己的眼睛得到休息。我有一個做翻譯的朋友,因為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已經佩戴上了將近一千度的眼鏡。

有時我們交流心得,我就會把自己喜歡做家務和做飯的事情告訴她,這樣不僅能改變自己周邊的環境,讓自己心情變好,還可以得到適當的休息,尋找到新的刺激點。

同樣的道理,把時間按月來看的話,可以適當換換環境,週末的時間出門走走,或者幾個月就給自己安排一次旅行,再歸來時就像迎接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我有一個習慣,我會提前一個月把我下個月要旅行的城市發在朋友圈,這樣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都會懷著一種期盼和希望,會讓自己的工作更加有熱情。

3、 見縫插針

我經常運用的一種方法還有見縫插針,這樣會提高每一分鐘的利用率。

我一般會在等車或者等人的時候搜一下我編輯文章需要用的材料和照片,然後工作的時候就不用再花費時間去查找了。

也許只是省下十五分鐘,但這十五分鐘其實很有用。

而坐車的時候,我一般會跟朋友通電話,聯絡聯絡感情;或者戴上耳機聽一些教程,很多平臺上都有一些語音教程,這樣的感覺就像在跟老師或者智者對話一樣受用。

還有吃飯的時候,我喜歡跟朋友或者跟父母打開視頻,雖然只是一個螢幕,但感覺像是許多人和自己一起吃飯,而且還能彼此講講今天發生的故事;或者就在吃飯的時候看一些紀錄片或者電影,這樣也會讓我的那頓飯吃得很舒適。

4、 對事情分類,先做重要並且緊急的事

有一種說法是把事情比成石頭,往瓶子裡裝石頭的時候,首先要裝那些大石頭,其次再裝那些小的。同樣的道理,在眾多的事情中,我們也要學會挑出那些大石頭,也就是重要並且緊急的事情。

很多時候,事情不是按天算的,而是按月算的,這樣就對甄別完成它們的先後順序有了一定的難度,具體來說大概有四個維度,分別是:重要並且緊急的事情、重要的事情、緊急的事情、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我以前會把所有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它們瑣碎,但通常又不是重要的事情,所以當完成緊急事情再去做重要事情時,精力和時間都不那麼多了,這就導致完成得不如意。

要知道,往往重要的事情才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事情。

後來,我會儘量協調兩者,並在緊急的事情中再進行分類,先做那些緊急並且重要的事情,而將其他的緊急事件適時地往後放一放,把最好的時間段留給重要的事情。

忙完這些事情再重新坐到書桌前,就像呼吸了新鮮空氣樣,大腦又活了過來,才思泉湧。

最重要的,還能讓自己的眼睛得到休息。我有一個做翻譯的朋友,因為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已經佩戴上了將近一千度的眼鏡。

有時我們交流心得,我就會把自己喜歡做家務和做飯的事情告訴她,這樣不僅能改變自己周邊的環境,讓自己心情變好,還可以得到適當的休息,尋找到新的刺激點。

同樣的道理,把時間按月來看的話,可以適當換換環境,週末的時間出門走走,或者幾個月就給自己安排一次旅行,再歸來時就像迎接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我有一個習慣,我會提前一個月把我下個月要旅行的城市發在朋友圈,這樣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都會懷著一種期盼和希望,會讓自己的工作更加有熱情。

3、 見縫插針

我經常運用的一種方法還有見縫插針,這樣會提高每一分鐘的利用率。

我一般會在等車或者等人的時候搜一下我編輯文章需要用的材料和照片,然後工作的時候就不用再花費時間去查找了。

也許只是省下十五分鐘,但這十五分鐘其實很有用。

而坐車的時候,我一般會跟朋友通電話,聯絡聯絡感情;或者戴上耳機聽一些教程,很多平臺上都有一些語音教程,這樣的感覺就像在跟老師或者智者對話一樣受用。

還有吃飯的時候,我喜歡跟朋友或者跟父母打開視頻,雖然只是一個螢幕,但感覺像是許多人和自己一起吃飯,而且還能彼此講講今天發生的故事;或者就在吃飯的時候看一些紀錄片或者電影,這樣也會讓我的那頓飯吃得很舒適。

4、 對事情分類,先做重要並且緊急的事

有一種說法是把事情比成石頭,往瓶子裡裝石頭的時候,首先要裝那些大石頭,其次再裝那些小的。同樣的道理,在眾多的事情中,我們也要學會挑出那些大石頭,也就是重要並且緊急的事情。

很多時候,事情不是按天算的,而是按月算的,這樣就對甄別完成它們的先後順序有了一定的難度,具體來說大概有四個維度,分別是:重要並且緊急的事情、重要的事情、緊急的事情、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我以前會把所有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它們瑣碎,但通常又不是重要的事情,所以當完成緊急事情再去做重要事情時,精力和時間都不那麼多了,這就導致完成得不如意。

要知道,往往重要的事情才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事情。

後來,我會儘量協調兩者,並在緊急的事情中再進行分類,先做那些緊急並且重要的事情,而將其他的緊急事件適時地往後放一放,把最好的時間段留給重要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