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温柔地对待你的疾病

溫柔地對待你的疾病

前不久在北京和一位醫生朋友聊天,他講了很多不良醫生的做法。

譬如,小兒發燒,有醫生會打一針激素,就可以迅速將體溫降到正常,於是被家長奉為“神醫”,紛紛送他錦旗。

我們已經知道,抗生素都要慎用,更何況是激素了,這種療法無異於飲鴆止渴。

這位不良醫生之所以這麼做,是迎合了家長們的需要。 看到幼小的孩子發著可怕的高燒,他們焦慮,當不能克服自己的焦慮的時候,就希望立即見效,於是“神醫”就此誕生了。

他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心裡不斷浮現著一句話:溫柔地對待你的疾病。

或者說,溫柔地對待你的症狀。

太多時候,我們都渴望立即消滅自己的症狀,仿佛那樣一來,自己就是個沒事人了。

然而,症狀多是表面現象,它像一種呼聲,源自內在深處的呼聲。 所以症狀常常是一個契機,通過症狀可以捕捉到內在的痛楚,從而有機會真正地療愈你自己。

畢竟,我不是傳統醫生,所以我上面幾段話主要是針對心理疾病說的。

對待心理疾病,耐心很有必要。 最近幾年,我上了許多課程,試圖尋找讓自己成為神醫的途徑,可以神速地幫來訪者解決問題。 但最後,我還是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申荷永老師那句話的信徒—“心靈的事,要慢慢來”。

譬如,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我有許多來訪者,最初來找我,都是因為嚴重的失眠。

對待失眠,最初開安眠藥之類的藥物會非常有效。 但久而久之,藥物依賴會變得嚴重,甚至,安眠藥都會失效。 我一位朋友,曾一晚吃了六七粒安眠藥都睡不著,那一刻,她真想將所有的安眠藥都吞下去,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用安眠藥治療失眠,多少像用激素治療發燒。

當然,我必須澄清的是,開安眠藥治失眠的醫生絕對沒有不良的意圖與用激素治小兒發燒不可相提並論。

失眠,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它背後常藏著很深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會失眠?這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我們怎樣才能睡著?

要睡著,你得放鬆。

然而,一放鬆,防禦機制就會鬆懈,潛意識藏著的一些東西就會湧出。 如果這些即將湧出的東西令你懼怕,你會再次繃緊。

身體的繃緊,意味著心理防禦機制的再次啟用。

一繃緊,就無法睡著了。

和一個吃過多種安眠藥物、又做藥物代表的朋友談起我對睡眠與失眠的理解時,她若有所思地問我,那是不是,假若藥物能阻斷感覺的流動,就可以幫助睡眠了?

我說,我不懂精神類藥物的機制,但我想,這應該可以。

她說、難怪,我吃了治失眠的藥物後,夢會變得支離破碎。

夢變得支離破碎,這或許可以理解為,藥物令她的潛意識之流被切割成段一段的了。

自然,這是推論,並未進行過驗證。

得到驗證的是,治療失眠這個貌似簡單的問題,對我而言,真不容易。

一位男性來訪者,2008年就開始找我做心理諮詢,最初的問題是,他白天總是很辛苦,而晩上很難睡好,他認為白天之所以那麼辛苦,就是因為晩上睡眠品質太差。

他曾經體驗過,偶爾睡好一次,白天精力會好很多。 所以,他希望能通過心理諮詢改善他的睡眠問題。

他的諮詢一直進行到現在,不過是斷斷續續的,時間也總是隔比較久,般是一兩個月一次。

直到現在,他的睡眠才得以明顯改善。

為什麼一個睡眠問題這麼難解決?談到現在才清晰地看到,睡眠問題的背後是幾種深重而特別的心理。 這些特別而又常見的心理,他意識上不能處理,於是壓到了潛意識中,但它們又不斷向外湧動,所以他要很辛苦地壓制它們。 其實,他白天的辛苦和晚上的睡眠問題,都是因為內心的這種衝突。 內在的強烈衝突,太耗一個人的能量了。

類似這樣的故事已有多個,貌似小小的失眠問題,要經過漫長的心理諮詢才得以真正改善,而表面的這個似乎波瀾不驚的改善,其實是內在翻江倒海的劇變的一個向外的投影。

所以,我想說,對於自己的疾病,無論是身體的還是心理的,有時我們都需要一些耐心。

至少,心靈的事,要慢慢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