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的欲望不是罪

你的欲望不是罪

好人,勢必有一個特點—犧牲自己的需要。

壞人,勢必有一個特點——縱容自己的需要。

好人與壞人,就這樣構成了一個奇妙的平衡。

朋友M過生日,看著別人給他送來的種種禮物,他突然間發覺,已經有兩年多他沒有送過任何人生日禮物了。

他對我說,他是記得親朋好友的生日。 但是,他不管如何叮囑自己,最後總是將別人的生日禮物忘掉。 最後他發現,他心中有一股強大的不情願。

僅從這一點看來,M應該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

但事實恰恰相反,在家人和朋友圈子裡,M都是一個難得的好人。

他對朋友是有求必應。 至於家人,他幾乎是將全家人扛在自己肩上,除了好好照顧自己的小家外,他對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承擔了太多的責任。

我為什麼會成這個樣子?M問我。 發現自己竟然如此自私,M有一點兒崩潰的感覺。

我說,這很簡單,你總是在滿足別人的需要,但是你從不滋養你自己,你正在乾枯。

甚至,你一直以來也期待著別人的回饋,但好像你期待的回饋一直沒來,於是你絕望,不想再這樣付出下去了。

M聽了深有感觸,他又問,我該怎麼辦?

我說,看看你的內心吧,看看你的內在想要什麼。

我讓他坐得端正一些,放鬆身體,做幾個深呼吸。 在他身體放鬆下來後,我請他很慢很慢地、帶著充分的感覺說:“我……最……想……要的……是……”

在他說的時候,我也跟著用相同節奏的語氣,並好像用全部注意力在跟隨他一同說:“你……最……想……要……的……是……”

開始,M還是用比較快的語速說,但在我的引導下,他的語速逐漸慢了下來,放鬆但又全神貫注地說:“我……最……想……要的……是……”

當他說出一個隱藏得很深甚至他完全都不知道的願望時,他淚如雨下。

做完這個練習後,他說,他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了,接下來,他會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去滋養他自己。

行惡之後的暴力,是為了轉嫁罪惡感

M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 我想到了一系列的故事、一系列的問題,最後豁然開朗,有了一個很深的領悟:

或許,人性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回到一個支點上—如何看待需要。

最好是成為一個開悟的人,看破並放下一切欲望。

但是,作為凡人,我們戒除不掉需要,並圍繞著需要產生了這樣一個矛盾的心理:

1、 需要是有罪的;

2、 我有需要。

所謂的壞人或小人,似乎沒有了第一部分,只剩下“我有需要”。 因而,他們在追求需要時沒有任何的愧疚感,更不用說什麼罪惡感。

有時,這一需要是飲食男女躲不開的需要;有時,這一需要是一種沒有實際價值而只是讓自己感覺很爽的需要。

現在曝出的很多惡性新聞事件中,為非作歹者都是這種心理在作祟,覺得將別人踩在自己腳底下、別人絲毫不能反抗的感覺很爽。

他們作惡到這種份兒上,讓需要被滿足顯得尤其邪惡。 但在我看來,他們之所以陷入這種邪惡的地步,是因為他們想徹底滅掉“需要是有罪的”這種不好的感覺。

但是,他們真的是有罪的,他們真的會有內疚感,這種內疚感會讓他們不舒服,那他們怎麼辦?

內疚是對自己的攻擊,當他們想完全消滅掉這種自我攻擊時,他們就將其變成了向外的攻擊。 他們越是拼命滿足自己的需要,罪惡感就越強,這時他們對別人的攻擊性就越強。

但請記住,這種攻擊性既是一種自戀,也是一種罪惡感向外的投射。

這種罪惡感投射到頂峰,他們會信奉一種強權邏輯—“你這麼弱,你活該被我利用”。 更嚴重的時候,壞人剝削、傷害了好人後,還要將好人殺死,因為壞人覺得“你如此軟弱、你如此笨蛋,你該死”。

最近我正在看紀實小說《國殤》,講的是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如何抗戰的。 書中轉載了一個日本士兵詳盡的回憶錄,細緻地描繪了他是如何從一個有些膽怯的男人變成惡魔般的殺人機器的,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當他試著將自己的罪惡感消滅時,他會變得更邪惡。

著名小說《追風箏的人》中,也寫了這樣一個故事,當男主人公阿米爾想消滅自己對僕人哈桑的愧疚時,他也逐漸淪為惡魔。

好人父母或許會培養出壞蛋孩子

至於好人,似乎沒有了第二部分“我有需要”,而只剩下第一部分“需要是有罪的”。

譬如,楊麗娟的父親楊勤冀,他好像是一個沒有任何需要的人,當別人試著滿足一下他最基本的需要時,他都會拒絕。 他去最好的朋友家,他寧願蹲在地上,別說沙發,甚至朋友給他一個小板凳,他都要拒絕。

但是,人不是真的什麼都不需要,哪怕像楊勤冀這種級別的超級好人,他也仍然會有需要,並且他會用巧妙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什麼方式呢?就是通過滿足別人,尤其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所以,楊勤冀這個似乎沒有任何需要的父親,有了一個為達到目的而不甘休的女兒。

楊勤冀這樣的故事看起來是極端的,似乎不多。但其實,類似這樣的故事在我們國家比比皆是。

譬如,一個對自己苛刻且節儉的媽媽帶女兒去超市,說,挑吧,你想吃什麼咱們就買什麼。

女兒很高興,挑了一些自己喜歡的零食。

接下來,媽媽又特意挑了一些更昂貴的。

然而,回到家後,媽媽突然覺得女兒吃零食的樣子很貪婪,於是歇斯底里地爆發了:“你知不知道我們家日子多難過,你為什麼這麼貪婪?!”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豆瓣某小組中,一個網友講了一個更恐怖的故事。一次,她拒絕了媽媽給她買的衣服,結果媽媽爆炸了,她大喊:“你還不如去吸毒,吸毒的話你還會知道需要我的錢。”

在這三個例子中,父母們都是沒有什麼需要的人,而且他們都想過度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以此來釋放自己潛意識中隱藏著的蠢蠢欲動的需要,然後又將“需要是有罪的”這種負罪感轉移到兒女身上。

大學的時候,我喜歡上一個女孩,覺得她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我甚至想像自己掙很多錢,讓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但同時,我又覺得她是一個“壞女孩”。

我是一個好人,好人其實很多時候蠻卑鄙的。

因為對自己有這樣的洞察,我至少在諮詢中對“壞人”們會有很深的理解與接受。

有時候,親密關係中的“壞人”真的是極度可憐的。

一個女孩對我說,她自私自利,這是一個準確的自我評價。我問她,如果最自私自利是10分,你的自私自利是幾分?

她說,9.5分。

我又問她,你父母的無私程度是幾分?

她說,一個9分,一個8.5分。

我對她有很深的瞭解,因而對她有很深的同情。她的父母童年時沒有得到什麼關愛,也就是說,他們的需要沒有機會得到滿足。後來,他們嚴重壓抑了自己的需要,他們還將這種壓抑神聖化,覺得這樣自己就是一個好人同時,這種心理的另一面就是,那些需要得到充分滿足的人就是壞人。

有了女兒後,他們被壓抑的需要通過極度滿足女兒而釋放,但他們又將“需要是有罪的”這種心理投射到女兒身上。如此一來,女兒就背負了非常沉重的負罪感,她說自己自私自利時,看起來像是無所謂,這其實和阿米爾的心理是一樣的,她不允許自己內心的負罪感湧出,因為負罪感太多太重,旦湧出就猶如河堤崩潰。

為什麼“壞”了才能有性愛

中國古話說“飲食男女”,這是兩個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說,飲食的需要是有罪的,那麼性的需要就更是如此了。圍繞著性,我們的內心、家庭、文化乃至全球每一個角落都有種種或顯露的或隱蔽的罪惡感。

這種罪惡感,在基督教中被稱為“原罪”。《聖經》中,亞當和夏娃開始是蒙昧而幸福的,他們的身心都在伊甸園中,但當他們吃了蛇給他們的智慧果,他們開始有了性意識,並因而感到羞愧,要把自己的性部位給遮蔽起來。上帝看到他們這樣做,知道他們觸犯了原罪,於是將他們逐出了伊甸園。

這個故事有很普遍的寓意,這種寓意其實藏在我們每一個家庭中。關於這一點,以後我將在多篇文章中進行細緻的分析。

但不管我們怎麼覺得性有罪,性的需要仍和飲食的需要一樣難以戒除。

甚至,男女的需要一旦氾濫起來,那比飲食需要被過度滿足的狀況還要可怕得多。

那麼,怎麼辦?

最好的一個辦法是,我壓抑我的性需要,但我勾引你的性需要,你因而來求我,我也順帶著得到滿足了,但我卻在事後說,你是壞蛋!

在一些電影中,看似君子的“岳不群”們找了妓女後,會狠狠地折磨她們,甚至虐殺她們,就是這種心理。

那些專門殺妓女的連環殺手,也是這樣的心理。他們認為:不是我有性需要,而是你們這些賤人勾引出了我的需要,你們有罪,你們去死。

這是極端的表現,在生活中不多見,但一般程度的表現卻比比皆是。

我讀研究生時,一天突然間從腦海裡蹦出了一個對調情的定義:

調情,即兩個人不動聲色地調動彼此的情欲,而自己不為所動,誰先動了情欲,誰就輸了。

我一個朋友常流連于風月場所,聽到這個定義後,他大笑說,是啊是啊,就是這麼回事。

我這位朋友還好,他知道他和女人都在玩遊戲,試著喚起彼此的情欲,而儘管他要顯得總是比女人先動了情欲,但他並不因此覺得女人們有罪,他反而會覺得那樣的女人很可愛。

然而,男人一旦失去了對這一點的覺知,而認為是女人喚起了他們罪惡的情欲,那麼,男人就可能會通過閹割女人的性感知能力來消滅女人的情欲。

在這種文化下,性是有罪的,性的罪太重了,自己承受不了,所以要把這種負罪感轉移到別人身上。這種轉移的遊戲到處都是,但是,要想淋漓盡致地轉嫁的話,就需要一邊是徹底的強勢,而另一邊是徹底的弱勢。

於是,在極端的男權社會,才對女孩進行割禮。

於是,在嚴重的權力失衡情況下,一個官員才可以毫無道理地將車沖向與自己無冤無仇的人們。

然而,他們越是這樣做,罪惡感在心中累積得越厲害。因而,他們就越想轉嫁自己的罪惡感,於是這種暴虐就不斷升級。

完美的狀況是消除性,但這不現實,現實的關鍵是,認識圍繞著性而產生的負罪感。

彼此滿足需要,但又不被需要限制

在男權社會,當男人們渴求女人清純時,女人們就有了矛盾的心理,男人將她們視為性對象,但男人又希望她們徹底沒有性欲,最好永遠是純潔的。

因而,女人就要表現得是清純的,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還是有性欲的。

我一個朋友領悟到這一點了,她說,她一直喜歡壞男人,原因是壞男人會不顧她的抗議,而有點強硬地和她發生性關係,這其實是她想要的。

這樣的男人,不僅可以幫助她釋放被壓抑的性需要,還可以讓她方便地投射圍繞著性的罪惡感。每當她說你是壞蛋時,壞蛋會說:“我就是壞,你怎麼著?”

但好男人不同,好男人也要壓抑性欲,也要消除罪惡感。於是,當她表達抗議時,本來已經有點“壞”的男人真的會變成好男人。有時,好男人會控制不住地有一點兒硬來。但事後,好男人會很愧疚,他們不僅會道歉,以後也真的會變得更加“好”。

如此一來,女人就無法順利地轉移自己的負罪感了,而且她也得跟著壓抑自己的性需要。這時,她的心中會有一聲歎息。

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我們真的需要學習,看到自己圍繞著需要而建立起來的負罪感,然後帶著負罪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當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時候,可以放肆地去滿足自已的需要。

在人際關係中,需要的滿足最好是平衡的,你可以付出,你也可以索取;我可以從你那裡得到一些滿足,我也可以去滿足你。

這時,需要或者說能量是流動的,我的心得到滋養,你的心也得到滋養,這個關係也得到了滋養。

M的人際關係是嚴重失衡的,他只給而不要,這樣一來,他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對方又會產生負罪感。最後,他會成為孤家寡人,不管他多麼能夠繼續滿足別人的需要,別人都會有點不敢和他來往。畢竟,需要很重要負罪感也一樣重要,誰都不想成為罪人。

不過,更進一步來說,將人際關係建立在滿足彼此需要上,這的確是形而下的境界。

心理學說,關係就是一切。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則說,關係有兩種,一種是我與你,一種是我與它。

當我將你視為滿足我的需要的工具與物件時,這一關係就是我與它。

當我沒有任何期待與目的,而是帶著我的全部存在與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時,這一刻的關係就是我與你。

剛剛,有快遞員給我家送了一份快遞,我收了快遞後說了一聲“謝謝”。他走之後,我回憶時發現,儘管事情是剛剛發生的,但他的樣子已然非常模糊。

因為,我和他沒有相遇。

對我而言,見面那一刻,他就是一個“快遞員”,滿足了我正在進行的種需要。如此一來,我就沒有拿出我的全部存在去碰觸他,於是他對我而言就是很模糊了。

同樣地,可以推斷,對他而言,我也只是一個客戶,滿足了他工作的種需要,他也沒有拿出他的全部存在去碰觸我。

想到這一點後,我看著我最心愛的阿白(我家養的加菲貓),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儘管它對我而言是很清晰的,但我與它仍然是以一種需要與被需要的方式來建立關係的。對我而言,我喜歡它的可愛,於是它一直扮演可愛與我打交道。

那一刻,我忽然間好像穿透了一切,看到了阿白的全部存在。

很有趣的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阿白與我形影不離,我走到哪兒它跟到哪兒,而這時我們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需要的。之前,這種形影不離只發生在它需要我時。

我也想起一次在飛機上遇到的一個帥哥,他的形象至今還在我腦海中無比鮮明。我清晰地記得,他和任何一個人打招呼時都是全神貫注的,他的眼睛會全然真誠地看著你。先看到他與空姐打招呼時,我想,哦,這小子,估計什麼樣的女孩都可以追到手。

接下來,當他也這樣看我時,我明白,這不是他人際交往的一種技巧,而真的是一種境界。

也許我們認為需要是有罪的。

所以,我們想戒除需要。並且,你會看到,需要總是與被需要在一起,它們勢必在關係中呈現。

那麼,是不是當我是孤家寡人時這個罪就可以沒有了?

所以,很多想開悟的人會斬斷關係,獨自一人待著。

這是一條路。然而,當境界不到時,獨自一人待著至少會受到兩個嚴峻的挑戰:一個是飲食,一個是男女。對於嚴格執行斷食的人,饑餓感甚至會讓胃液變得貪婪而吞噬掉自己的內臟,性的欲火也可以讓一個人走火入魔。

在我看來,孤家寡人常常是一種奢望,而需要或欲望總是逼迫著你去建立關係,在人際關係中尋到一條路。

這也是心理學的魅力所在,現代心理學將著眼點集中在人際關係與需要這兩個主題上,並表示,關鍵不是消滅欲望,而是接受欲望,並看到圍繞著欲望而產生的負罪感,從這種負罪感中走出來。

那時,我們還是有欲望的,但我們將不會用破壞的方式去追求欲望。

實際上,我們之所以用瘋狂的方式表達欲望,恰恰是因為我們自己覺得這是有罪的。

但是,人不是真的什麼都不需要,哪怕像楊勤冀這種級別的超級好人,他也仍然會有需要,並且他會用巧妙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什麼方式呢?就是通過滿足別人,尤其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所以,楊勤冀這個似乎沒有任何需要的父親,有了一個為達到目的而不甘休的女兒。

楊勤冀這樣的故事看起來是極端的,似乎不多。但其實,類似這樣的故事在我們國家比比皆是。

譬如,一個對自己苛刻且節儉的媽媽帶女兒去超市,說,挑吧,你想吃什麼咱們就買什麼。

女兒很高興,挑了一些自己喜歡的零食。

接下來,媽媽又特意挑了一些更昂貴的。

然而,回到家後,媽媽突然覺得女兒吃零食的樣子很貪婪,於是歇斯底里地爆發了:“你知不知道我們家日子多難過,你為什麼這麼貪婪?!”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豆瓣某小組中,一個網友講了一個更恐怖的故事。一次,她拒絕了媽媽給她買的衣服,結果媽媽爆炸了,她大喊:“你還不如去吸毒,吸毒的話你還會知道需要我的錢。”

在這三個例子中,父母們都是沒有什麼需要的人,而且他們都想過度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以此來釋放自己潛意識中隱藏著的蠢蠢欲動的需要,然後又將“需要是有罪的”這種負罪感轉移到兒女身上。

大學的時候,我喜歡上一個女孩,覺得她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我甚至想像自己掙很多錢,讓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但同時,我又覺得她是一個“壞女孩”。

我是一個好人,好人其實很多時候蠻卑鄙的。

因為對自己有這樣的洞察,我至少在諮詢中對“壞人”們會有很深的理解與接受。

有時候,親密關係中的“壞人”真的是極度可憐的。

一個女孩對我說,她自私自利,這是一個準確的自我評價。我問她,如果最自私自利是10分,你的自私自利是幾分?

她說,9.5分。

我又問她,你父母的無私程度是幾分?

她說,一個9分,一個8.5分。

我對她有很深的瞭解,因而對她有很深的同情。她的父母童年時沒有得到什麼關愛,也就是說,他們的需要沒有機會得到滿足。後來,他們嚴重壓抑了自己的需要,他們還將這種壓抑神聖化,覺得這樣自己就是一個好人同時,這種心理的另一面就是,那些需要得到充分滿足的人就是壞人。

有了女兒後,他們被壓抑的需要通過極度滿足女兒而釋放,但他們又將“需要是有罪的”這種心理投射到女兒身上。如此一來,女兒就背負了非常沉重的負罪感,她說自己自私自利時,看起來像是無所謂,這其實和阿米爾的心理是一樣的,她不允許自己內心的負罪感湧出,因為負罪感太多太重,旦湧出就猶如河堤崩潰。

為什麼“壞”了才能有性愛

中國古話說“飲食男女”,這是兩個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說,飲食的需要是有罪的,那麼性的需要就更是如此了。圍繞著性,我們的內心、家庭、文化乃至全球每一個角落都有種種或顯露的或隱蔽的罪惡感。

這種罪惡感,在基督教中被稱為“原罪”。《聖經》中,亞當和夏娃開始是蒙昧而幸福的,他們的身心都在伊甸園中,但當他們吃了蛇給他們的智慧果,他們開始有了性意識,並因而感到羞愧,要把自己的性部位給遮蔽起來。上帝看到他們這樣做,知道他們觸犯了原罪,於是將他們逐出了伊甸園。

這個故事有很普遍的寓意,這種寓意其實藏在我們每一個家庭中。關於這一點,以後我將在多篇文章中進行細緻的分析。

但不管我們怎麼覺得性有罪,性的需要仍和飲食的需要一樣難以戒除。

甚至,男女的需要一旦氾濫起來,那比飲食需要被過度滿足的狀況還要可怕得多。

那麼,怎麼辦?

最好的一個辦法是,我壓抑我的性需要,但我勾引你的性需要,你因而來求我,我也順帶著得到滿足了,但我卻在事後說,你是壞蛋!

在一些電影中,看似君子的“岳不群”們找了妓女後,會狠狠地折磨她們,甚至虐殺她們,就是這種心理。

那些專門殺妓女的連環殺手,也是這樣的心理。他們認為:不是我有性需要,而是你們這些賤人勾引出了我的需要,你們有罪,你們去死。

這是極端的表現,在生活中不多見,但一般程度的表現卻比比皆是。

我讀研究生時,一天突然間從腦海裡蹦出了一個對調情的定義:

調情,即兩個人不動聲色地調動彼此的情欲,而自己不為所動,誰先動了情欲,誰就輸了。

我一個朋友常流連于風月場所,聽到這個定義後,他大笑說,是啊是啊,就是這麼回事。

我這位朋友還好,他知道他和女人都在玩遊戲,試著喚起彼此的情欲,而儘管他要顯得總是比女人先動了情欲,但他並不因此覺得女人們有罪,他反而會覺得那樣的女人很可愛。

然而,男人一旦失去了對這一點的覺知,而認為是女人喚起了他們罪惡的情欲,那麼,男人就可能會通過閹割女人的性感知能力來消滅女人的情欲。

在這種文化下,性是有罪的,性的罪太重了,自己承受不了,所以要把這種負罪感轉移到別人身上。這種轉移的遊戲到處都是,但是,要想淋漓盡致地轉嫁的話,就需要一邊是徹底的強勢,而另一邊是徹底的弱勢。

於是,在極端的男權社會,才對女孩進行割禮。

於是,在嚴重的權力失衡情況下,一個官員才可以毫無道理地將車沖向與自己無冤無仇的人們。

然而,他們越是這樣做,罪惡感在心中累積得越厲害。因而,他們就越想轉嫁自己的罪惡感,於是這種暴虐就不斷升級。

完美的狀況是消除性,但這不現實,現實的關鍵是,認識圍繞著性而產生的負罪感。

彼此滿足需要,但又不被需要限制

在男權社會,當男人們渴求女人清純時,女人們就有了矛盾的心理,男人將她們視為性對象,但男人又希望她們徹底沒有性欲,最好永遠是純潔的。

因而,女人就要表現得是清純的,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還是有性欲的。

我一個朋友領悟到這一點了,她說,她一直喜歡壞男人,原因是壞男人會不顧她的抗議,而有點強硬地和她發生性關係,這其實是她想要的。

這樣的男人,不僅可以幫助她釋放被壓抑的性需要,還可以讓她方便地投射圍繞著性的罪惡感。每當她說你是壞蛋時,壞蛋會說:“我就是壞,你怎麼著?”

但好男人不同,好男人也要壓抑性欲,也要消除罪惡感。於是,當她表達抗議時,本來已經有點“壞”的男人真的會變成好男人。有時,好男人會控制不住地有一點兒硬來。但事後,好男人會很愧疚,他們不僅會道歉,以後也真的會變得更加“好”。

如此一來,女人就無法順利地轉移自己的負罪感了,而且她也得跟著壓抑自己的性需要。這時,她的心中會有一聲歎息。

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我們真的需要學習,看到自己圍繞著需要而建立起來的負罪感,然後帶著負罪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當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時候,可以放肆地去滿足自已的需要。

在人際關係中,需要的滿足最好是平衡的,你可以付出,你也可以索取;我可以從你那裡得到一些滿足,我也可以去滿足你。

這時,需要或者說能量是流動的,我的心得到滋養,你的心也得到滋養,這個關係也得到了滋養。

M的人際關係是嚴重失衡的,他只給而不要,這樣一來,他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對方又會產生負罪感。最後,他會成為孤家寡人,不管他多麼能夠繼續滿足別人的需要,別人都會有點不敢和他來往。畢竟,需要很重要負罪感也一樣重要,誰都不想成為罪人。

不過,更進一步來說,將人際關係建立在滿足彼此需要上,這的確是形而下的境界。

心理學說,關係就是一切。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則說,關係有兩種,一種是我與你,一種是我與它。

當我將你視為滿足我的需要的工具與物件時,這一關係就是我與它。

當我沒有任何期待與目的,而是帶著我的全部存在與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時,這一刻的關係就是我與你。

剛剛,有快遞員給我家送了一份快遞,我收了快遞後說了一聲“謝謝”。他走之後,我回憶時發現,儘管事情是剛剛發生的,但他的樣子已然非常模糊。

因為,我和他沒有相遇。

對我而言,見面那一刻,他就是一個“快遞員”,滿足了我正在進行的種需要。如此一來,我就沒有拿出我的全部存在去碰觸他,於是他對我而言就是很模糊了。

同樣地,可以推斷,對他而言,我也只是一個客戶,滿足了他工作的種需要,他也沒有拿出他的全部存在去碰觸我。

想到這一點後,我看著我最心愛的阿白(我家養的加菲貓),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儘管它對我而言是很清晰的,但我與它仍然是以一種需要與被需要的方式來建立關係的。對我而言,我喜歡它的可愛,於是它一直扮演可愛與我打交道。

那一刻,我忽然間好像穿透了一切,看到了阿白的全部存在。

很有趣的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阿白與我形影不離,我走到哪兒它跟到哪兒,而這時我們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需要的。之前,這種形影不離只發生在它需要我時。

我也想起一次在飛機上遇到的一個帥哥,他的形象至今還在我腦海中無比鮮明。我清晰地記得,他和任何一個人打招呼時都是全神貫注的,他的眼睛會全然真誠地看著你。先看到他與空姐打招呼時,我想,哦,這小子,估計什麼樣的女孩都可以追到手。

接下來,當他也這樣看我時,我明白,這不是他人際交往的一種技巧,而真的是一種境界。

也許我們認為需要是有罪的。

所以,我們想戒除需要。並且,你會看到,需要總是與被需要在一起,它們勢必在關係中呈現。

那麼,是不是當我是孤家寡人時這個罪就可以沒有了?

所以,很多想開悟的人會斬斷關係,獨自一人待著。

這是一條路。然而,當境界不到時,獨自一人待著至少會受到兩個嚴峻的挑戰:一個是飲食,一個是男女。對於嚴格執行斷食的人,饑餓感甚至會讓胃液變得貪婪而吞噬掉自己的內臟,性的欲火也可以讓一個人走火入魔。

在我看來,孤家寡人常常是一種奢望,而需要或欲望總是逼迫著你去建立關係,在人際關係中尋到一條路。

這也是心理學的魅力所在,現代心理學將著眼點集中在人際關係與需要這兩個主題上,並表示,關鍵不是消滅欲望,而是接受欲望,並看到圍繞著欲望而產生的負罪感,從這種負罪感中走出來。

那時,我們還是有欲望的,但我們將不會用破壞的方式去追求欲望。

實際上,我們之所以用瘋狂的方式表達欲望,恰恰是因為我們自己覺得這是有罪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