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从承受内疚开始

從承受內疚開始

一個和諧的關係,必然有豐富的付出與接受,你給予我物質和精神的愛,我接受;我給予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的愛,你也欣然接受,然後回予我更多如果這個付出和接受的迴圈被破壞,關係也隨即會向壞的方向發展。

並且,與我們的想像不同,愛的關係中,付出和接受的迴圈被破壞,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不願意給予,而是因為不願意接受。

不願意接受的原因也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偉大,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受內疚。

對此,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描繪說:“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會有一種清白感,會覺得自己在這個關係中絕對問心無愧。 這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有這種感覺的人,會覺得自己在關係中永遠正確。 那麼,相應地,關係的另一方就會覺得很不舒服,會頻頻感到內疚,會經常覺得問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為什麼那麼喜歡付出,他最終一定會產生逃離的衝動。

一旦他真做出了逃離的舉動,那個一直認為自己清白無辜的付出者就會覺得受到了莫大傷害,並且會激烈地指責逃離者的背叛舉動,殊不知付出者自己才是破壞關係的始作俑者。

案例:“完美太太”嚇走丈夫

廣州薇薇安心理醫院的諮詢師於東輝認同海靈格的觀點,他說:“清白感總是和負罪感聯繫在一起,一個和諧的人既有清白感也有負罪感。

假如你沒有一點兒負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實就是你把負罪感強加給其他人了,而那個被強加者一般都是你最親密的人。 ”

於東輝的一個來訪者麗娜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1歲的麗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僅事業一帆風順,人也聰慧靚麗,且非常顧家,被大家視為標準的好妻子。

麗娜做公務員的丈夫羅峰也這麼認為,他常說,麗娜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好妻子。 但他近一年來對妻子越來越疏遠,最近提出了離婚,理由是他有了第三者。 不過,麗娜很快瞭解到,那個所謂的第三者是子虛烏有的人,她其實只是羅峰一個很好的朋友而已。

後來,在妻子的逼問之下,羅峰終於講了實話,他說自己非常有壓力。

麗娜一聽,還以為是自己成功的事業給了丈夫壓力,但羅峰否認了這一點,他說自己也不明白這種感受從哪裡來的,但他就是難受,“可能是你太好了,對我太好,對我家人也太好,什麼都好……我說不好,但就是對這一點不舒服。 ”

“我太好了,難道是一個罪過嗎?”麗娜激動地對於東輝說,“我工作很緊張,還盡力去做一個盡職的好妻子,他也承認我沒什麼好挑剔的,那他為什麼還這樣對我?!”

她永遠是問心無愧

麗娜想不明白,羅峰的家人也想不明白。 他的父母知道兒子想離婚後,把他罵得狗血淋頭。 他媽媽說:“這麼好的媳婦,別人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你卻不知道珍惜,還想離婚,你腦子是糨糊做的啊!”

不僅父母,羅峰的哥哥和妹妹,還有其他親朋好友也都站在麗娜的一邊,要麼聲援麗娜,要麼譴責羅峰,不少人則勸羅峰別離婚。

“你們起爭端的時候,他的親朋好友都站在你這一邊嗎?”於東輝問麗娜。

是的,因為我對他們比羅峰對他們都好。 ”麗娜說。

“沒有例外嗎?”於東輝問。 “很少,嗯,基本沒有。 ”麗娜說。 她略想了會兒,然後堅定地說,“可以說,對這個家,我盡全力了,要是真走到離婚這一步,我也問心無愧!”

在和其他人的重要關係中,你也問心無愧?”於東輝繼續問。

“嗯,是的。 ”麗娜回答說,“對我的父母、他的父母、他的朋友,我都盡力做到最好。 ”

於東輝捕捉到了這句話中的問題,於是問:“你對人很好,他對人一般那麼是你的朋友多,還是他的朋友多?”

聽到這個問題,麗娜有點吃驚,她呆坐在諮詢室裡,好一會兒才反問:“我沒有多少朋友,他朋友很多。 你是說,我人太好,不僅不受他歡迎,也不受別人歡迎嗎?”這是問題的關鍵。

她把內疚轉嫁給了丈夫

于東輝解釋說,朋友關係和配偶關係一樣,是相對平等的關係,是付出和接受相對平衡的關係。 相反,親子關係一般不是平等關係,要麼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麼是壯年的孩子向老邁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親人關係也常是不平衡的關係。 所以,當麗娜一貫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時,她在親人中受到了歡迎,並被當作典範來看待。 但是,因為她習慣性地拒絕接受,所以在講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關係中遭遇到了挫折,對於她這樣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羅峰一樣,都有點想避而遠之。

從理智上看,這種避而遠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畢竟作為“接受者”,從利益上來說是獲益者,為什麼朋友和丈夫都逃避麗娜呢?但如果從情感上去分析,這種逃避就不難理解了。

從情感上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並不偉大,他們不計得失的付出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自戀。“付出者”過分地追求“問心無愧”,過分地迷戀清白感。然而,不管多麼努力地付出,一個人仍然會在關係中犯錯,會不可避免地傷害關係中的另一方,或對另一方總有虧欠。當傷害和虧欠發生時,總會產生或輕或重的內疚感,單純的“付出者”其實很懼怕這種內疚感,他要求自己絕對不要有內疚感,於是非常努力地去做一個“完美的付出者”,那樣他就問心無愧了。只不過,這種內疚感並沒有因此在關係中消失,它其實是被“付出者”在有意無意中強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簡單而言,“付出者”其實在享受這種邏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麼我們的關係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都是你的錯。

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麗娜的丈夫和朋友為什麼要逃避麗娜了。

分析:逃避內疚的兩個模式

內疚,是和諧關係的調節者,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內疚的產生,源自付出與接受的失衡。內疚的產生,其實是在提醒你,你該補償對方了。我們要懂得這一點,懂得覺察自己的內疚,然後及時做出補償。同樣,當對方產生內疚時,我們也要給對方機會,讓對方完成他的補償。

在關係中扮演一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是拒絕對方的補償,從而破壞了對方化解自己內疚的努力。結果,內疚不斷在對方心中鬱積,最終這內疚成為一種憤怒,讓他產生了想逃離這個關係的衝動。這正是羅峰為什麼想離開“無可挑剔的妻子”的緣故。

作為一種最基本的情感,內疚是大自然的饋贈,它在提醒我們,你的一個關係需要調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納自己的內疚,並幫助對方接納他的內疚,那麼關係就會自然地流動,自然地走向和諧。

許許多多的“好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不喜歡“問心有愧”的感受,企圖徹底消除自己的內疚感。而消除的模式可以分成兩類:禁欲、助人。禁欲是禁止自己接受別人的付出,而助人則是只付出不接受,麗娜無疑屬於後者。

禁欲者的模式

對於“禁欲者”,海靈格有很精彩的描繪:

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參與生命,堅持清白無辜的幻象。不是全數地接受他們需要的東西並為此表示感激,而是封閉自己,節食禁欲。他們覺得這樣可以擺脫需求和義務,因此他們沒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們潔身自愛,因此經常把自己想像成高人一等或與眾不同的人。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也僅僅限於蜻蜓點水而已,相比較而言他們會感覺到空虛和不足。

海靈格認為,很多消極的人,持有的正是這種人生態度。通常,一開始是父母警告他們不要接受別人的饋贈,最終他們自己堅持了這種人生態度,並一直固守著被動和空虛。

金庸的小說《俠客行》中的主人公石破天,小時候就是一個“禁欲者”他被母親的情敵偷走,並一直以為這個女人就是自己的媽媽,而這個“媽媽”向他灌輸了“禁欲”的觀念,要求他不得接受任何饋贈。在小說中,這種人生態度曾讓他逃脫危機,但在現實中,這種人生態度會讓我們無比孤獨,我們拒絕一個人的付出,其實也就是在拒絕與這個人建立關係。如果我們拒絕所有人的付出,那無疑就是在拒絕與所有人建立關係。

關係,是一個生命的核心因素,是我們痛苦的主要來源,也是我們幸福的主要來源,總之是讓我們人生豐富多彩的主要來源。禁欲者拒絕了關係,其實也就拒絕了生命。

助人的模式

在關係中,禁欲者是單純拒絕接受別人的付出,助人者則是瘋狂付出,他們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於他們的接受仿佛就不值一提了。

正常的人不會喜歡這樣的助人者,因為你假若和他建立了關係,那麼,你常會在這個關係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來的結論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的人不會喜歡這種感受。

並且,因為我們總是對付出抱有敬意,所以儘管我們不喜歡“我的付出不值一提”的感受,但我們難免會對瘋狂的付出者產生敬意。這種敬意就化為了助人者的一種權力感,產生了這種權力感的助人者會嚴重地“問心無愧”,在他巨大的付出面前,其他人都沒了說三道四的資格。這就是“助人者”所追求的境界,也是很多理想主義者的人生哲學,但其核心邏輯—“與其讓我欠你的情,不如讓你欠我的情”—遠不是多麼偉大,相反是一種幼稚的邏輯。

對於這種助人者,海靈格描繪道:

這種人以自我為中心,拋棄需求……從根本上講他們是和關係對著幹的。無論誰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過是想維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絕接受生命的施捨,否認自己和同伴之間的平等。別人很快不想從拒絕接受的人那裡得到任何東西了,反而會怨恨他們,遠離他們。因此,長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獨的,最終變得痛苦不堪。

麗娜正是如此,她一方面瘋狂付出,另一方面則對丈夫缺乏敬意。表面上,她對丈夫很尊重,但實際上她對丈夫缺乏感激,瘋狂付出的行為下面其實隱藏著對丈夫的不滿,她內心深處對丈夫是有很多抱怨的。

和其他助人者一樣,麗娜之所以成為一個瘋狂的“付出者”,其實是在極力地逃避內疚感。原來,她剛出生不久,她的一個大她幾歲的哥哥就去世了,結果她的家人認為是麗娜“克死”了她的小哥哥。等麗娜懂事後,家人很愛她,所以沒有把這種觀點鮮明地說出來,但麗娜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樣,能敏銳地捕捉到家人的這種邏輯,並由此產生了深深的內疚。但是,這種沉重的內疚是幼小的麗娜所不能承受的,於是,她很小就變成了一個特別努力、對家人特別好的孩子,目的是通過瘋狂的付出化解命運的沉重壓力。

在她的新家庭中,她也是如此,她不容許自己在和丈夫的關係中有內疚產生,因為一個輕微的內疚會激發她潛意識深處強烈的內疚,這太難受了,所以她拼命逃避。

麗娜已經徹底忘記了她有過一個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實,她是在接受於東輝的治療時,在半催眠狀態下發現自己腦海裡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的形象,而那形象一出現就令她非常壓抑、非常難受。後來,她去問了父母,才知道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實,也才知道父母及其他親人的確曾認為是她“克死”了哥哥。

幼小的她無法辨別真相,也不能承受這個壓力,但成年的麗娜已具備了這些能力。所以,當明白自己一直逃避內疚之後,她也就明白了她和丈夫的關係中的問題,並由此懂得付出和接受的平衡才是關係的和諧之道。

啟示:放棄絕對的清白感

海靈格稱,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過這種交換,雙方的接受和付出達成了一種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這個關係中富有價值。

他強調:“少量的付出和接受並不會帶來多大的好處,大量的才會讓我們變得富有。”

不過,這是完美狀態,在具體的關係裡,平衡只是目標,而失衡才是常態。輕微失衡沒有關係,但一旦發生嚴重失衡,內疚也會隨之產生,你覺知到內疚,也就覺知到關係到了必須調整的地步。

不要因此就懼怕失衡。懼怕失衡是“禁欲者”的哲學,他們因為懼怕這點,乾脆就不接受別人的付出,而自己也很少付出。實際上,正是因為失衡,我們才會發展出有意義的交換。假若關係永遠停留在一個平衡的地步,那麼這個關係也就該結束了。

關係有愛的失衡,那要用更多的愛去平衡。另一方付出多了,你感受到了,於是,你付出更多;他感受到了,於是付出比你還多。於是,你們的關係前進了,且不會再停留。

關係還有恨的失衡。關係猶如一個生命,有出生有死亡,有高潮有低谷,關係中必然有相互傷害,如兩人的確不合適,關係還會走向結束。

固守清白感,關係就不可改進

這種情形一旦發生,我們就得尊重它,並聽從自己天然的情緒,被傷害者要給予加害者適度的報復,以防止關係滑向更壞的方向。

很多被傷害者拒絕這樣做,因為他們認為報復意味著自己和加害者是一丘之貉了,一旦實施了報復,自已也會產生內疚感,並不再是清白無辜了。

但是,如果你希望和加害者的親密關係繼續下去,報復就很有價值,因為相愛就意味著“我們是一丘之貉”。對此,海靈格描繪說:“除非讓清白無辜的人變得身負罪責,否則能讓愛豐富流動的調解就不可能出現……當受傷的一方感覺到高高在上,而不能彎下腰來根據愛的需要回以適當的報復時,就會面臨這樣困難的處境。在婚外情事件發生之後,如果伴侶一方頑固地要保持自己的清白感,得理不饒人,就不可能調解成功。”在《誰在我家》這本書中,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人告訴朋友,他的妻子埋怨了他20年。他說,在結婚後沒幾天,父母就要求他用6個星期的假期來陪他們,因為父母要他開他們的新車。他跟著父母去了,把妻子撇在一邊。回來之後,他再解釋、再道歉也沒有用。

朋友建議他:“告訴她,她可以選擇一些事情或者自己做一些事情,讓大家扯平。”

那人笑了,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了。

這個妻子以受害者自居,這嚴重傷害了關係。假若她回以丈夫適當的報復,那麼負罪感也會因報復而生,她隨即與丈夫重新處於一個平等地位,而關係也得以修補。

你不報復,其他人會替你報復

不過,處理恨的失衡與處理愛的失衡大不一樣。處理後者,付出要比接受多;處理前者,報復要比接受輕。相同的是,都不要完全相等,因為那時就沒有一種失衡把他們維繫到一起了。

在一個愛的系統中,這樣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假若被傷害者不去為自己爭取公平,那麼系統中的其他人就會這麼做,替他爭取公平。最常見的是,母親被父親傷害,母親不去爭取公平,而是甘願扮演一個受害者,那麼孩子們就會幫母親去爭取公平,他們自發地站在母親一邊,與父親對峙。但是,這樣做對孩子們的傷害極大,他們負起了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最終導致他們把這種關係也複製到了自己的新家庭中。

在其他的系統中也常有這種情形發生。所以,一些受害者甘願以受害者自居,最多只是抱怨,卻從不實施報復或奮起反抗,因為總有人幫他們去爭取公平。從這一點上看,受害者的“清白無辜感”更談不上偉大。

當一個關係即將走向死亡時,帶來的內疚感會更強烈,這時候如果一味扮演清白無辜的角色,會有更奇特的事情發生。

容納輕微的內疚感

譬如,一個女孩老夢到男友屢有新歡,但男友其實對她忠心耿耿。原來,是她想和男友分手,但她不願意承擔主動結束這個關係的責任,因為那會帶來很強烈的負罪感。她為了逃避這種感受,於是一直忍著不對男友提分手,相反她希望男友最好找個第三者,那樣的話分手就不是她的責任而是男友的責任了。

並且,她還將以受害者自居,理直氣壯地聲討男友。這樣一來,她就把自己的負罪感徹底轉嫁到男友身上了。假若她男友一直不提分手,也不犯任何錯誤,那麼,她很可能會為了這種清白感而一直將這個將成毒藥的關係繼續下去,哪怕是一輩子。

如果認真觀察你周圍的世界,你一定會發現,太多的人因為固守這種清白無辜感,而摧毀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即便結束一個極其糟糕的關係,也會產生內疚感。

不過,這個時候的內疚感有更深遠的意義。這種內疚告訴你,不管對方錯得多麼離譜,他也不能負擔破壞這個關係的全部責任,你也一定有責任。你不必追求徹底沒有罪責的境地,從而為了一點兒輕微的內疚感而拒絕做出好的決定。因為沒有罪責是神的境地,不是凡人的境地。

作為一個凡人,你需明白事情永遠是有兩面性的,在一個關係中,對方永遠有責任,你也永遠有責任。

但是,因為她習慣性地拒絕接受,所以在講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關係中遭遇到了挫折,對於她這樣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羅峰一樣,都有點想避而遠之。

從理智上看,這種避而遠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畢竟作為“接受者”,從利益上來說是獲益者,為什麼朋友和丈夫都逃避麗娜呢?但如果從情感上去分析,這種逃避就不難理解了。

從情感上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並不偉大,他們不計得失的付出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自戀。“付出者”過分地追求“問心無愧”,過分地迷戀清白感。然而,不管多麼努力地付出,一個人仍然會在關係中犯錯,會不可避免地傷害關係中的另一方,或對另一方總有虧欠。當傷害和虧欠發生時,總會產生或輕或重的內疚感,單純的“付出者”其實很懼怕這種內疚感,他要求自己絕對不要有內疚感,於是非常努力地去做一個“完美的付出者”,那樣他就問心無愧了。只不過,這種內疚感並沒有因此在關係中消失,它其實是被“付出者”在有意無意中強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簡單而言,“付出者”其實在享受這種邏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麼我們的關係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都是你的錯。

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麗娜的丈夫和朋友為什麼要逃避麗娜了。

分析:逃避內疚的兩個模式

內疚,是和諧關係的調節者,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內疚的產生,源自付出與接受的失衡。內疚的產生,其實是在提醒你,你該補償對方了。我們要懂得這一點,懂得覺察自己的內疚,然後及時做出補償。同樣,當對方產生內疚時,我們也要給對方機會,讓對方完成他的補償。

在關係中扮演一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是拒絕對方的補償,從而破壞了對方化解自己內疚的努力。結果,內疚不斷在對方心中鬱積,最終這內疚成為一種憤怒,讓他產生了想逃離這個關係的衝動。這正是羅峰為什麼想離開“無可挑剔的妻子”的緣故。

作為一種最基本的情感,內疚是大自然的饋贈,它在提醒我們,你的一個關係需要調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納自己的內疚,並幫助對方接納他的內疚,那麼關係就會自然地流動,自然地走向和諧。

許許多多的“好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不喜歡“問心有愧”的感受,企圖徹底消除自己的內疚感。而消除的模式可以分成兩類:禁欲、助人。禁欲是禁止自己接受別人的付出,而助人則是只付出不接受,麗娜無疑屬於後者。

禁欲者的模式

對於“禁欲者”,海靈格有很精彩的描繪:

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參與生命,堅持清白無辜的幻象。不是全數地接受他們需要的東西並為此表示感激,而是封閉自己,節食禁欲。他們覺得這樣可以擺脫需求和義務,因此他們沒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們潔身自愛,因此經常把自己想像成高人一等或與眾不同的人。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也僅僅限於蜻蜓點水而已,相比較而言他們會感覺到空虛和不足。

海靈格認為,很多消極的人,持有的正是這種人生態度。通常,一開始是父母警告他們不要接受別人的饋贈,最終他們自己堅持了這種人生態度,並一直固守著被動和空虛。

金庸的小說《俠客行》中的主人公石破天,小時候就是一個“禁欲者”他被母親的情敵偷走,並一直以為這個女人就是自己的媽媽,而這個“媽媽”向他灌輸了“禁欲”的觀念,要求他不得接受任何饋贈。在小說中,這種人生態度曾讓他逃脫危機,但在現實中,這種人生態度會讓我們無比孤獨,我們拒絕一個人的付出,其實也就是在拒絕與這個人建立關係。如果我們拒絕所有人的付出,那無疑就是在拒絕與所有人建立關係。

關係,是一個生命的核心因素,是我們痛苦的主要來源,也是我們幸福的主要來源,總之是讓我們人生豐富多彩的主要來源。禁欲者拒絕了關係,其實也就拒絕了生命。

助人的模式

在關係中,禁欲者是單純拒絕接受別人的付出,助人者則是瘋狂付出,他們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於他們的接受仿佛就不值一提了。

正常的人不會喜歡這樣的助人者,因為你假若和他建立了關係,那麼,你常會在這個關係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來的結論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的人不會喜歡這種感受。

並且,因為我們總是對付出抱有敬意,所以儘管我們不喜歡“我的付出不值一提”的感受,但我們難免會對瘋狂的付出者產生敬意。這種敬意就化為了助人者的一種權力感,產生了這種權力感的助人者會嚴重地“問心無愧”,在他巨大的付出面前,其他人都沒了說三道四的資格。這就是“助人者”所追求的境界,也是很多理想主義者的人生哲學,但其核心邏輯—“與其讓我欠你的情,不如讓你欠我的情”—遠不是多麼偉大,相反是一種幼稚的邏輯。

對於這種助人者,海靈格描繪道:

這種人以自我為中心,拋棄需求……從根本上講他們是和關係對著幹的。無論誰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過是想維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絕接受生命的施捨,否認自己和同伴之間的平等。別人很快不想從拒絕接受的人那裡得到任何東西了,反而會怨恨他們,遠離他們。因此,長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獨的,最終變得痛苦不堪。

麗娜正是如此,她一方面瘋狂付出,另一方面則對丈夫缺乏敬意。表面上,她對丈夫很尊重,但實際上她對丈夫缺乏感激,瘋狂付出的行為下面其實隱藏著對丈夫的不滿,她內心深處對丈夫是有很多抱怨的。

和其他助人者一樣,麗娜之所以成為一個瘋狂的“付出者”,其實是在極力地逃避內疚感。原來,她剛出生不久,她的一個大她幾歲的哥哥就去世了,結果她的家人認為是麗娜“克死”了她的小哥哥。等麗娜懂事後,家人很愛她,所以沒有把這種觀點鮮明地說出來,但麗娜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樣,能敏銳地捕捉到家人的這種邏輯,並由此產生了深深的內疚。但是,這種沉重的內疚是幼小的麗娜所不能承受的,於是,她很小就變成了一個特別努力、對家人特別好的孩子,目的是通過瘋狂的付出化解命運的沉重壓力。

在她的新家庭中,她也是如此,她不容許自己在和丈夫的關係中有內疚產生,因為一個輕微的內疚會激發她潛意識深處強烈的內疚,這太難受了,所以她拼命逃避。

麗娜已經徹底忘記了她有過一個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實,她是在接受於東輝的治療時,在半催眠狀態下發現自己腦海裡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的形象,而那形象一出現就令她非常壓抑、非常難受。後來,她去問了父母,才知道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實,也才知道父母及其他親人的確曾認為是她“克死”了哥哥。

幼小的她無法辨別真相,也不能承受這個壓力,但成年的麗娜已具備了這些能力。所以,當明白自己一直逃避內疚之後,她也就明白了她和丈夫的關係中的問題,並由此懂得付出和接受的平衡才是關係的和諧之道。

啟示:放棄絕對的清白感

海靈格稱,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過這種交換,雙方的接受和付出達成了一種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這個關係中富有價值。

他強調:“少量的付出和接受並不會帶來多大的好處,大量的才會讓我們變得富有。”

不過,這是完美狀態,在具體的關係裡,平衡只是目標,而失衡才是常態。輕微失衡沒有關係,但一旦發生嚴重失衡,內疚也會隨之產生,你覺知到內疚,也就覺知到關係到了必須調整的地步。

不要因此就懼怕失衡。懼怕失衡是“禁欲者”的哲學,他們因為懼怕這點,乾脆就不接受別人的付出,而自己也很少付出。實際上,正是因為失衡,我們才會發展出有意義的交換。假若關係永遠停留在一個平衡的地步,那麼這個關係也就該結束了。

關係有愛的失衡,那要用更多的愛去平衡。另一方付出多了,你感受到了,於是,你付出更多;他感受到了,於是付出比你還多。於是,你們的關係前進了,且不會再停留。

關係還有恨的失衡。關係猶如一個生命,有出生有死亡,有高潮有低谷,關係中必然有相互傷害,如兩人的確不合適,關係還會走向結束。

固守清白感,關係就不可改進

這種情形一旦發生,我們就得尊重它,並聽從自己天然的情緒,被傷害者要給予加害者適度的報復,以防止關係滑向更壞的方向。

很多被傷害者拒絕這樣做,因為他們認為報復意味著自己和加害者是一丘之貉了,一旦實施了報復,自已也會產生內疚感,並不再是清白無辜了。

但是,如果你希望和加害者的親密關係繼續下去,報復就很有價值,因為相愛就意味著“我們是一丘之貉”。對此,海靈格描繪說:“除非讓清白無辜的人變得身負罪責,否則能讓愛豐富流動的調解就不可能出現……當受傷的一方感覺到高高在上,而不能彎下腰來根據愛的需要回以適當的報復時,就會面臨這樣困難的處境。在婚外情事件發生之後,如果伴侶一方頑固地要保持自己的清白感,得理不饒人,就不可能調解成功。”在《誰在我家》這本書中,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人告訴朋友,他的妻子埋怨了他20年。他說,在結婚後沒幾天,父母就要求他用6個星期的假期來陪他們,因為父母要他開他們的新車。他跟著父母去了,把妻子撇在一邊。回來之後,他再解釋、再道歉也沒有用。

朋友建議他:“告訴她,她可以選擇一些事情或者自己做一些事情,讓大家扯平。”

那人笑了,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了。

這個妻子以受害者自居,這嚴重傷害了關係。假若她回以丈夫適當的報復,那麼負罪感也會因報復而生,她隨即與丈夫重新處於一個平等地位,而關係也得以修補。

你不報復,其他人會替你報復

不過,處理恨的失衡與處理愛的失衡大不一樣。處理後者,付出要比接受多;處理前者,報復要比接受輕。相同的是,都不要完全相等,因為那時就沒有一種失衡把他們維繫到一起了。

在一個愛的系統中,這樣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假若被傷害者不去為自己爭取公平,那麼系統中的其他人就會這麼做,替他爭取公平。最常見的是,母親被父親傷害,母親不去爭取公平,而是甘願扮演一個受害者,那麼孩子們就會幫母親去爭取公平,他們自發地站在母親一邊,與父親對峙。但是,這樣做對孩子們的傷害極大,他們負起了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最終導致他們把這種關係也複製到了自己的新家庭中。

在其他的系統中也常有這種情形發生。所以,一些受害者甘願以受害者自居,最多只是抱怨,卻從不實施報復或奮起反抗,因為總有人幫他們去爭取公平。從這一點上看,受害者的“清白無辜感”更談不上偉大。

當一個關係即將走向死亡時,帶來的內疚感會更強烈,這時候如果一味扮演清白無辜的角色,會有更奇特的事情發生。

容納輕微的內疚感

譬如,一個女孩老夢到男友屢有新歡,但男友其實對她忠心耿耿。原來,是她想和男友分手,但她不願意承擔主動結束這個關係的責任,因為那會帶來很強烈的負罪感。她為了逃避這種感受,於是一直忍著不對男友提分手,相反她希望男友最好找個第三者,那樣的話分手就不是她的責任而是男友的責任了。

並且,她還將以受害者自居,理直氣壯地聲討男友。這樣一來,她就把自己的負罪感徹底轉嫁到男友身上了。假若她男友一直不提分手,也不犯任何錯誤,那麼,她很可能會為了這種清白感而一直將這個將成毒藥的關係繼續下去,哪怕是一輩子。

如果認真觀察你周圍的世界,你一定會發現,太多的人因為固守這種清白無辜感,而摧毀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即便結束一個極其糟糕的關係,也會產生內疚感。

不過,這個時候的內疚感有更深遠的意義。這種內疚告訴你,不管對方錯得多麼離譜,他也不能負擔破壞這個關係的全部責任,你也一定有責任。你不必追求徹底沒有罪責的境地,從而為了一點兒輕微的內疚感而拒絕做出好的決定。因為沒有罪責是神的境地,不是凡人的境地。

作為一個凡人,你需明白事情永遠是有兩面性的,在一個關係中,對方永遠有責任,你也永遠有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