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你为人父母的方式

童年經歷如何影響你為人父母的方式

有了孩子之後,父母會更加關注未來。 但是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多人卻難以逃脫童年時期的一些羈絆。 一個人想要成為好爸爸或好媽媽,就需要對自己孩童時期的經歷有深入的認識。

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經歷了多少困苦,遭遇了多少創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經歷這些痛苦的時候,對痛苦的感受程度有多深。 每一個人都會根據自己對童年的感受,創造出一個與這種感受相匹配的故事。 一個生活貧苦的農村孩子,成年後回憶起童年的時候未必覺得辛苦,雖然物質不甚豐富,但關於童年的記憶可能是山花爛漫、平靜安寧,有慈祥的祖父或者祖母陪伴,在傍晚的餘暉中等待幹農活兒的父母回家吃飯。

而一個衣食無憂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因為父母感情不和或者父母工作繁忙而缺少陪伴,從而對童年的感覺總是充滿驚慌或者恐懼。

為人父母的時候,童年的感覺可能還會出現,就像臉上的傷口雖然已經癒合,但是潛意識中它並沒有消除一樣。 很多人會將自己做孩子時的感受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將孩子看成曾經的自己。 童年的經歷,往往會用以下6種方式,影響一個人如何為人父母。

◆模仿自己的父母

每個人都會從父母那裡繼承一些好的特質,但也可能會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重複自己的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比如打孩子等。

很多父母會為自己打孩子的行為辯護,其中一種藉口就是“我的父母也是這樣對我的”。 如果一個人總是模仿自己父母的方式來養育孩子,其實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 而孩子長大以後,可能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他們的孩子。 讓這個藉口在你這裡打住,不要再代代相傳。

◆反應過度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有一些不太好的經歷,他可能會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下意識地想要補償自己的過去,或者借此來否定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採用與父母完全相反的方式去撫養自己的孩子。

不希望孩子遭受自己當年的痛苦,這個初心當然是好的,但是很多父母會因此而反應過度。

如果一個人的父母曾經對他管理過於嚴格,那麼他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過於放縱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經常無視他,他可能會時時刻刻想將孩子置於自己的監管之下。 這些撫養方式並不是基於對孩子好的標準,而是基於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一種反應。

◆投射

很多父母會將孩子看成自己的延續,將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或者興趣強加在孩子身上,從而忽視掉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這樣的父母並不是在撫養孩子,而是在撫養“曾經的自己”。

◆防禦

人們會採用心理防禦機制去應對生活中不舒服的處境。 在童年時期為了幫助自己適應環境構建出的心理防禦機制,可能會延續一生。

但是這些防禦機制可能在成年後失效,甚至對一個人造成阻礙,尤其是當他為人父母的時候。

比如,某人的父母總是否定他,或者工作太忙無法給予他足夠的照顧和關愛,他可能會習慣於自己想辦法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不去向父母要。 這種自給自足的方式在這個人童年時期是一種自我保護,但是成年後卻可能會影響他的親密關係。 他可能很難向別人敞開心扉,當他撫養孩子的時候,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應該自己去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被觸發

有時,當下的某個情景可能會觸發一個人回憶起曾經的一段痛苦經歷,使得他心中的某種情緒會突然被啟動,從而表現得不再像一個成年人,或者不再像自己。

比如,孩子的同學可能忘記邀請他參加聚會,父母卻突然大發雷霆,認為孩子受到了極不公平的待遇。 其實,問題可能並沒這麼嚴重,只是父母小時候曾經被同學排斥的情感被啟動了。

◆聽到批判的內在聲音

當我們將父母對我們的消極態度或者他們對自己的消極態度內化為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時,批判的內在聲音就開始形成。

比如,當孩子展現出對繪畫或者音樂的興趣時,有些父母可能會教導孩子:“我們家的人都沒有藝術細胞,你別做這些浪費時間的事情。 ”那麼,孩子就會把這種觀點內化到自己的心裡,每當遇到可以發展他藝術天分的機會時,他內心就會有個聲音對自己說:我沒有這種細胞。 然後,他會刻意回避這樣的機會,最終他離這個領域越來越遠,並且“證實”了父母的說法—我們家的人都沒有藝術細胞。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總是被父母責怪“無法照顧自己”,當他開始撫養自己孩子的時候,這樣的聲音可能就會出現:“你自己都照顧不了,怎麼照顧一個孩子?”

瞭解自己,讓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所有好的或者不好的過往都具備各自的意義,可以幫助一個人在撫養孩子的時候分辨“曾經的自己”與孩子的區別。當你越來越瞭解自己,那些限制了你的不好經歷,就會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小,你更有可能成為自己一直期待成為的人。尤其是當你想要成為好父母的時候,時常回顧自己童年的經歷,會讓你更加明白你現在的特質是如何形成的。

然後,他會刻意回避這樣的機會,最終他離這個領域越來越遠,並且“證實”了父母的說法—我們家的人都沒有藝術細胞。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總是被父母責怪“無法照顧自己”,當他開始撫養自己孩子的時候,這樣的聲音可能就會出現:“你自己都照顧不了,怎麼照顧一個孩子?”

瞭解自己,讓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所有好的或者不好的過往都具備各自的意義,可以幫助一個人在撫養孩子的時候分辨“曾經的自己”與孩子的區別。當你越來越瞭解自己,那些限制了你的不好經歷,就會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小,你更有可能成為自己一直期待成為的人。尤其是當你想要成為好父母的時候,時常回顧自己童年的經歷,會讓你更加明白你現在的特質是如何形成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