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派了一支14万人的兵团去欧洲参战,他们都参加了哪些战役?

與二戰相比, 一戰的規模要小得多, 戰場集中在歐洲, 主要是英法與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之間的戰爭。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當時北洋政府統治的中國也向歐洲派遣了軍團, 而且人數多達14萬人。

既然北洋政府參與了歐洲戰場, 為何默默無聞呢?實際上以這支兵團的性質有關。 在英法主導的協約國, 他們不缺戰斗人員, 也信不過中國人的戰斗水平, 所以北洋政府制定的是“以工代兵”的政策, 召集14萬人前往歐洲從事搬運彈藥給養、挖戰壕等工作。 說得好聽一點, 這叫戰地后勤, 屬于二線部隊;說得難聽一點,

那就是英法需要大量中國勞工, 來解放本國兵力, 增強前線作戰能力。

這14萬勞工來自天南地北, 從山東、江蘇、安徽、廣東等八個省份募集。 因為北洋政府與協約國定好了協議, 包括勞工的薪酬、生活水平、死傷撫恤都是定好的, 在那個年代報酬相當誘人, 吸引了許多青壯年報名參與, 最終使得勞工兵團的人數達到了14萬人。

正在接受檢查的中國人, 通過檢查后, 他們就成為了預備老公, 經過短期的集訓(列隊、行軍等基本軍事技能)后, 搭上開往歐洲的船只, 正式踏入炮火紛飛的戰場。 勞工都有一本勞工證, 每個人的編號都是獨一無二的, 且勞工證上有照片, 既可以避免有人冒領被人的報酬, 又便于提高勞工的工作效率。

14萬勞工群體中, 10萬為英軍工作、4萬為法軍工作。 被分派到戰場上的勞工是最累的, 一天最低工作時間為10小時, 有時需要超負荷工作18小時, 畢竟戰斗隨時打響, 可不會給你休息的時間。 勞工的工作很多, 最主要的是挖戰壕、搬彈藥、運送傷員, 有時清理戰場、搬尸體的活也是勞工負責的。 槍彈無眼, 一戰時雙方又經常使用化學武器, 勞工的傷亡率相當高。

當同盟國投降, 英法士兵們歡呼勝利時, 勞工們還不能休息, 因為他們還有多項任務, 包括清理戰場上的未爆彈、將戰場復原為可耕地等等, 危險性仍然很高。

當所有雇傭結束, 重新坐上輪船回家的中國勞工只有11萬人, 1萬人在戰場上失蹤, 2萬人死亡, 其中還能辨認身份的只有1874人,

這也就是如今設立在歐洲的中國勞工公墓的由來。

這14萬勞工之中, 大都是貧苦人家出身, 他們或許不懂得什么叫家國大事, 只是為了多賺一點錢, 讓家人過得更好一些, 就遠赴歐洲參加了有一戰, 但他們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不該被人們遺忘。

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