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泥盆纪的生物绝大多数都已不复存在,是什么导致了大灭绝的发生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物種豐富的星球, 尤其是海洋中, 物種的數量更加豐富。 很可能還會存在一些我們尚未發現的物種。 但是這個物種數量要是和泥盆紀時期比起來的可還是差遠了。 在那個年代, 陸上植物剛剛演化到蕨類, 昆蟲也剛剛演化出來, 但是在海洋之中, 卻有數不勝數的物種, 在那個年代, 海洋生物種類已經進化的非常之多, 有些物種已經準備向陸地進了。 但是這么多的物種有70%的數量都滅絕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次大滅絕事件呢?

在早期的時候, 有人認為這些物種的滅絕同樣是由于小行星撞擊所引發的,

但是這種說法逐漸被人淡忘了, 因為至今沒有人找到那個年代有大規模的撞擊事件, 而另一方面, 小行星的撞擊對陸上動物的威脅更大, 但是為何海洋中70%的生物都滅絕了呢?所以這種說法是缺乏證據的。

另一種說法是, 那個時候海洋中曾經出現過劇烈的火山活動, 大量的巖漿從海底涌動出來, 導致了整個海水的溫度上升, 這樣對溫度比較敏感的珊瑚就會大規模的死亡, 而依附珊瑚生存的生物也會隨之滅絕, 同時火山的活動也讓陸地的植物大規模的死亡, 這些腐敗的植物進入海洋, 導致了藻類的大規模繁殖, 而這些藻類沒有專門的天敵, 在死亡之海消耗了大量的氧, 從而導致整個海洋的氧氣都減少了,

最終許多海洋生物因此滅絕。

還有一種說法是, 植物的大規模繁衍導致了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濃度的直線下降, 而失去了這些溫室氣體的保護, 地球的溫度開始慢慢的降低, 變得很冷, 這樣又導致了冰川活動的加劇, 最后讓地球經歷了一次冰期, 大部分的海水都結冰了, 而這時的海洋生物基本都是變溫的動物, 他們對于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并不是很強, 所以最終也都滅絕了。

但是這次大滅絕也并不是一件壞事, 它促進了生物從海洋到陸地的進化, 也為這些新的陸生生物提供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