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老成都路面的变迁,从土夯路、石板路到三合土路面

在沒有“馬路”之前, 成都鬧市區的路面一般是土夯路, 有的在泥里加入了磚頭、卵石, 由于沒有汽車, 人力車的通行量也并不稠密, 加上市區居民有每日“灑掃”的良好習慣, 街道潔凈, 灰塵并不大。 但遇到連綿雨季, 這樣的泥巴路就使人舉步維艱了。


夯土路面

當時, 名聲遠揚的東大街, 街邊矗立著有不少造型典雅、川西風味濃郁的風火墻, 整條路面全鋪著紅砂巖石板, 城里人、鄉下人都把來逛東大街當成最時髦而快樂的活動, 摩肩接踵, 石板路上已很有些坑坑洼洼。 但李劼人先生在《死水微瀾》里卻指出:東大街“街面也寬,

據說足以并排走四乘八人大轎。 街面全鋪著紅砂石板, 并且沒一塊破碎了而不即更換的。 ”

而對街道破壞最大的原因, 是牛車、架子車、雞公車之類進城拉貨載人。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布政司查榕巢下令通城修砌街道, 清理溝渠, 不使積水”。 這至少提示我們, 城市的統治者依然注意到了街道的細節問題。 在這樣的情形下, 成都的街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維護和保養。 1870年, 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訪問成都回國后, 他在其所著《中國游記·四川記》一書中寫道:成都“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 也是最秀麗雅致的城市之一……街道寬闊, 大多筆直, 相互交叉成直角……所有茶鋪、旅店、商店、私人住宅的墻上都畫有圖畫, 其中許多幅的藝術筆觸令人聯想起日本的水墨畫和水彩畫……這種優美在人民文雅的態度和高尚的舉止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

成都府的居民在這方面遠遠超過了中國其他各地。 ”


石板路面

1897年, 法國人馬尼愛在《游歷四川成都記》里, 說成都的大街“甚為寬闊, 夾街另筑兩途, 以便行人, 如滬上之大馬路然。 各鋪裝飾華麗, 有綢緞店、首飾鋪、匯兌莊、瓷器及古董等鋪, 此真意外之大觀。 其殆十八省中, 只此一處, 露出中國自新之象也。 ”

清代地方官員周詢《芙蓉話舊錄》描述了清代成都的街道情況:

“全城四門及附郭街道, 大小五百有奇。 時未改筑馬路, 街面最寬者為東大街, 寬約三丈。 次則南大街、北大街、總府街、文廟前后街, 皆二丈許。 其余多不及二丈,

惟科甲巷最狹, 闊僅數尺。 各街面悉敷以石板, 兩旁有階, 高于街面四、五寸, 階上寬二尺內外。 兩旁人家屋檐悉與階齊, 雨時行人可藉檐下以避。 水溝悉在階下, 平時與街面同覆以石, 故呼‘陰溝’。 每歲春夏間, 必啟石疏浚一次。 ”

這清楚地說明, 在沒有“馬路”之前, 成都的街道以及城市設施的運行情況, 蘊含著濃厚的鄉誼情懷。


三合土路面

成都市區的石板路, 年久失修, 如遇大雨之后, 行人走在上面, 一腳踏上, 石板一翹, 泥水四濺, 立即就變成了泥人。 雞公車推在光滑的石板上, 一不小心, 失去平衡, 坐車人跌個四肢朝天也是常有的事。 此后在路中鑿了石槽, 推雞公車跌倒的狀況才有所減少。

民國十三年(1924), 楊森強令沿街店鋪向后退縮,

加寬路面, 并且拆掉柵子, 路面一律去掉石板石條, 改為“三合土”。 “三合土”是由粘土、石灰和砂加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在少雨地區多用來打地基, 較為牢固經久, 也可用來修筑道路。 “三合土”的的確確是“打”出來的。 先把炭渣撒滿路面, 再將攪拌好的“三合土”鋪開, 幾個人開始打夯, 待基本結實后, 又用木頭制作的大棒有規律地敲打, 使其較為平整。 最后, 撒上一層石灰和水, 用抿子細細抿一遍, 就算完工。 這樣的路面, 管個三五年就算不錯了, 但畢竟投資很少, 因此頗受地方的歡迎。

春熙路、東大街就是這樣修出來的。 不僅如此, 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 連天府廣場也僅是一個寬敞的空地, 地面都是“三合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