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这个朝代内部纷争太激烈,导致国力虚弱,无力抵抗外敌

歷史評論中經常出現這么一句話, “唐亡于藩鎮, 宋亡于外敵, 明亡于黨爭”, 意思是這幾個王朝滅亡的原因各不相同, 其中宋朝是亡于外敵, 而明朝亡于黨爭。

所謂的“黨爭”, 就是當時不同的利益集團為了各自集團利益, 互相攻擊傾軋, 完全不顧國家利益, 所以當內憂外患出現之時, 朝廷不能夠形成合力, 對于國家大事無能為力。

就比如說明朝, 除了皇帝和皇室之外, 朝廷上大體上分為文官集團, 武將集團和宦官集團, 而這些集團內部也分為各個小集團, 彼此為了利益紛爭不已, 極大的消耗了國力, 因此導致明朝不能夠消除內患,

也不能夠抵御外敵, 最終趨于滅亡。

其實宋朝雖然說最終是亡于外敵, 但是它內部的“黨爭”不亞于明朝。

早在宋仁宗年間, 有所謂的“慶歷諸賢”, 包括范仲淹, 歐陽修, 韓琦等, 因為政治主張一致, 所以被政治對手稱為朋黨, 為此歐陽修還寫了一篇著名的《朋黨論》, 將朋黨分為君子之黨和小人之黨。 由此可見當時的黨爭就很厲害。

等到了宋神宗年間, 由于王安石主持變法, 遭到了守舊勢力的反對, 因此形成了新黨和舊黨的對立, 黨爭愈發激烈。

而所謂的新黨和舊黨, 也不是鐵板一塊, 新黨之中雖然以王安石為首, 但是呂惠卿、曾布、蔡京、章惇等人各樹一幟;

而舊黨之中, 成分更加復雜, 有以蘇軾為首的蜀黨,

以程頤為首的洛黨, 以劉摯為首的朔黨等, 也是明爭暗斗。

由于政治主張不同, 新黨在位時掌握人事權力, 安插贊同新法的人, 排擠舊黨;而舊黨則暗中使壞, 阻撓和破壞新法的推行。

等到舊黨掌權, 取消新法, 排擠新黨;而新黨則暗中使壞, 伺機翻盤。

同時, 新黨和舊黨內部之間的矛盾也持續不斷。

這種黨爭, 到了宋徽宗年間達到高潮。 當時原屬新黨的蔡京掌握大權, 竟然在京城的端禮門, 將所有反對新法的官員的名字, 無論生死, 都刻于石碑之上, 稱為奸黨, 這塊石碑就叫做“黨人碑”。

這石碑上, 包括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程頤等120人, 后來蔡京又命令各個郡縣抄錄黨人碑, 也在各個郡縣刻石立碑, 其用意是要徹底搞臭所謂的舊黨。

不只是對付舊黨, 在新黨內部, 蔡京和曾布、張商英, 還有蔡卞先后發生矛盾, 斗爭異常激烈。

在這種黨爭激烈的政治環境之下, 個人和團體的利益被置于國家利益之上, 再加上宋徽宗并不是所謂的明君, 所以宋朝的朝政日益混亂, 最終導致外患來臨時無力抵抗, 只能滅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