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在成都


林語堂先生

究世亂之源

1943年, 林語堂出版了政論集《啼笑皆非》(原名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一書。 本書寫于1943年2月, 3月中旬脫稿, 7月在紐約出版, 當年底已是印刷到第五版。 一貫溫和寬厚的林語堂, 其鋒銳卻在這本書里脫穎而出, 他批評了美英盟國的遠東政策, 提出了以中西互補的文化觀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觀點。 至于本書用意, 他在重慶為本書中文譯本所寫的序言《為中國讀者進一解》里開門見山地說:“當時骨鯁在喉, 不吐不快。 蓋一感于吾國遭人封鎖, 聲援無方, 再感于強權政治種族偏見, 尚未泯除, 三感于和平之精神基礎未立,

大戰之宗旨未明, 大西洋憲章之適用范圍未定, 自由與帝國之沖突難關未破。 ”(梅中泉主編《林語堂名著全集》,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第23卷1頁)

他自謂:“好夢打破, 花落鳥啼, 余有感于懷, 乃作是書, 以究世亂之源。 其言苦, 其志哀, 雖謂用血淚寫成, 未嘗不可。 ”

林語堂打破從《吾國吾民》開始從不親自動手把自己的英文著作譯成中文的慣例, 他動手翻譯了《啼笑皆非》前半部分11篇, 后12篇由徐誠翻譯。 同年秋, 林語堂帶著自譯為中文的《啼笑皆非》全本, 隨同宋子文一起從美國乘機, 經開羅再到加爾各答, 越過喜馬拉雅山抵達昆明, 再到重慶。 書稿由設立在重慶白象街的商務印書館于民國三十四年一月(1945年)推出, 扉頁上有林語堂的獻詞:“此書贈良友華爾士先生、賽珍珠女士”。

他先后在重慶、西安、寶雞、成都、桂林、長沙等地進行為期6個月的參觀訪問與演講。

林語堂機敏過人, 但在對待抗戰問題上毫不含糊。 他對抗戰的直接經濟支持, 是捐贈4320法郎, 承擔了撫養4男2女6個中國孤兒的義務。 捐款之后, 林語堂對家里人說了一番話:“金錢藏在我們自己的口袋里, 而不是去幫助別人, 那錢又有什么用處呢?金錢必須要用得有價值, 又能幫助人。 ”1940年林語堂首次回到抗戰中的祖國, 離開重慶赴美前夕, 為表示對抗戰的支持, 將重慶北碚蔡鍔路24號“天生新村”那套四室一廳的住房連同家具, 捐贈給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使用, 林語堂為此還寫了一封信, 時任“文協”總務部主任老舍接收了信和房子。


林語堂先生

關于林語堂到達成都的情況, 當時成都的《新民報》記者記載了這一次見面:

1944年某天, 《西風》雜志主編、幽默大師林語堂來成都訪友。 為求清閑, 他竭力躲避記者采訪。 我從華西壩教授們的一個學術會上得到消息, 就作為這個學術會的一員, 參與了一系列的接待, 也作了一系列的采訪, 既得到獨家新聞, 又團結了大后方的文化人。 林語堂先生于下午搭郵車到成都的消息傳來后, 當天《新民報》地方新聞版就刊出加框短消息:“郵車寄到林語之堂”。 張友鸞以林語堂乃幽默大師, 特用詼諧標題, 更加突出了新聞的吸引力。 林語堂先生在華西壩上, 和大學同行與學生有短期的交誼和學術活動。

《新民報》先后又有“林語堂九轉回腸”(壩上學者款待林語堂先生品嘗成都名小吃, 有一道菜是豌豆燒豬腸);“中國林語堂作英文講演”(他應邀在華西壩為大學生講文學創作與抗戰等問題時, 是用英語講的)等。 林先生看見《新民報》的報導, 莞爾不語, 但他還是高興的。 (《成都追憶》, 刊《四川政協報》2015年3月31日)


林語堂先生

看起來, 林語堂在成都盤桓的地點, 主要是在內遷成都五所大學的“壩上”。

抗戰時期, 錢穆先生先后受聘于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和華西協合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后又在國立四川大學授課。 林語堂來到“壩上”, 錢穆前去一晤。

林語堂與錢穆生于同年, 都是1895年。 國學大師錢穆曾撰文提到林語堂的一段軼事。 他回憶抗戰時在成都初次與林語堂見面的情形。

林語堂就是兩指夾著煙卷, 一面抽煙, 一面談話, 煙卷積灰漸長, 林語堂談話不停, 手邊附近又沒有煙灰缸。 錢穆一面看著, 一面擔心若煙灰掉落, 將有損主人地上美麗的地毯。 林語堂似乎漫不在意, 且直到煙灰已長及全煙卷十分之七的程度, “卻依然像一全煙卷, 安安停停地留在語堂的兩指間”。 后來他與林語堂相交久了才了解, “我行我素”只是林語堂的外相, “但語堂另有他內心之拘謹不放松處”, “語堂之幽默, 在我認為, 尚不專在其僅抽煙卷之一面, 乃更有其煙灰不落之一面”。


先生書法

晚年時節, 錢穆與林語堂比鄰而居。 英文造詣深厚的林語堂說, 看過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讓他決定從此改用中文作文。

林語堂應該沒有去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拜謁,他更沒法抽身去青城山、峨眉山與眉山。他在《蘇東坡傳》中曾這樣描寫蘇軾的故鄉眉州:“在千年萬古為陰云封閉的峨眉山的陰影中,在樂山以北大約四十英里之外,便是眉州的眉山城。”“幸虧戰國時代李冰的治水天才,當地才有完整的水利灌溉溝渠,千余年來始終功能完好,使川西地區千年來沃野千里,永無水患。蟆頤山的小山丘下,稻田、果園、菜圃,構成廣漠的一帶平原,竹林與矮小的棕樹則點綴處處。”對于蜀地地望熟悉到了這等程度,說明巴山蜀水早已滿溢胸次了。似乎再次印證了想象的真實高于事實的真實。


林語堂臺北故居及陽明書屋

《厚黑學》與《論語》雜志

林語堂在20世紀30年代先后創辦了3種刊載幽默小品的雜志,依時間先后順序為《論語》《人間世》《宇宙風》。其中《論語》創刊最早,為1932年9月16日;停刊最晚,為1949年5月16日,此時臨近上海易幟,出刊數量也最多,共出177期。自第27期開始,改由陶亢德主編。

《論語》出版了許多篇幅較大的“專號”,如“美術批評專”“蕭伯納游華專號”等等,1934年1月1日,由時代書局推出的第32期為“陽歷新年特大號”,是老舍先生的提議,現在許之為民國期刊中最早的“新年特大號”。李宗吾的《厚黑學》就刊載于這一期。

徐大風在《李宗吾的“厚黑學”》一文里指出:“后來直到林語堂博士,在上海主編《論語》半月刊,提倡幽默,李宗吾便又寫了一篇“厚黑論”,投到《論語》方面,居然大得林博士的賞識,不但刊出,并且加以鄭重的推薦,所以‘厚黑’在《論語》時代,也算是小小出了一次風頭。”(萬花筒》1946年 第11期)

林語堂與李宗吾緣差一面。1943年9月28日,一代宗師李宗吾終因不治,于自流井宅內壽終正寢,享年64歲。

林語堂在成都短暫逗留期間,還見過不少名流,比如張大千。

20世紀60年代后期,一次張大千由巴西路過紐約去歐洲辦畫展,他特別買了一個新鮮肥大的魚頭來拜訪老朋友——林語堂。林夫人將魚頭做成一道紅燒魚頭菜,林語堂的千金相如也做了一道時鮮菜肴——“煸燒青椒”來招待這位從巴蜀走出來的藝術大家。林語堂平時不喝酒,老友重逢實在難得,特意開了兩瓶臺灣花雕酒助興。酒過三巡,話匣打開。他們回憶起1944年初,林語堂來到成都,張大千剛好從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回到蓉城,四川省主席張群特意為他們倆接風洗塵。陪客有著名詩人、書法家沈尹默等,沈尹默與林語堂是老友,闊別多年,相談甚歡……滄桑巨變,不覺一晃20多年過去了,兩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林語堂先生

1966年,70歲的林語堂告別在美國的幾十年生活,到臺北定居。林語堂七十大壽時,張群等要人寄來賀詩,林語堂詩興大發,依客人賀壽詞《臨江仙》原韻填詞,詞中既感嘆人生,又表明不留戀海外、葉落歸根的本性:

“三十年來如一夢,雞鳴而起營營,催人歲月去無聲,倦云游子意,萬里憶江城。自是文章千古事,斬除鄙吝還興,亂云卷盡盜紋平,當空明月在,吟詠寄余生。

七十古稀,只算得舊時佳話。須記取,岳軍曾說發軔初駕,冷眼數完中外賬,細心評定文明價。有什么了不得留人,難分舍。”

林語堂與張群交情深厚,在臺灣臺北陽明山尋訪林語堂故居,林語堂書廚一角放著一枚鎮紙,分兩行刻:“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這是國民黨元老張群過生日時,林林語堂繪畫了一幅比例奇特的奔馬圖作為賀壽禮,奔馬發力前奔,雄姿英發,筆力瀟灑。題款“岳軍老友一笑,弟語堂試筆”。張群于是回贈給林語堂這一枚語意幽默的鎮紙。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應該沒有去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拜謁,他更沒法抽身去青城山、峨眉山與眉山。他在《蘇東坡傳》中曾這樣描寫蘇軾的故鄉眉州:“在千年萬古為陰云封閉的峨眉山的陰影中,在樂山以北大約四十英里之外,便是眉州的眉山城。”“幸虧戰國時代李冰的治水天才,當地才有完整的水利灌溉溝渠,千余年來始終功能完好,使川西地區千年來沃野千里,永無水患。蟆頤山的小山丘下,稻田、果園、菜圃,構成廣漠的一帶平原,竹林與矮小的棕樹則點綴處處。”對于蜀地地望熟悉到了這等程度,說明巴山蜀水早已滿溢胸次了。似乎再次印證了想象的真實高于事實的真實。


林語堂臺北故居及陽明書屋

《厚黑學》與《論語》雜志

林語堂在20世紀30年代先后創辦了3種刊載幽默小品的雜志,依時間先后順序為《論語》《人間世》《宇宙風》。其中《論語》創刊最早,為1932年9月16日;停刊最晚,為1949年5月16日,此時臨近上海易幟,出刊數量也最多,共出177期。自第27期開始,改由陶亢德主編。

《論語》出版了許多篇幅較大的“專號”,如“美術批評專”“蕭伯納游華專號”等等,1934年1月1日,由時代書局推出的第32期為“陽歷新年特大號”,是老舍先生的提議,現在許之為民國期刊中最早的“新年特大號”。李宗吾的《厚黑學》就刊載于這一期。

徐大風在《李宗吾的“厚黑學”》一文里指出:“后來直到林語堂博士,在上海主編《論語》半月刊,提倡幽默,李宗吾便又寫了一篇“厚黑論”,投到《論語》方面,居然大得林博士的賞識,不但刊出,并且加以鄭重的推薦,所以‘厚黑’在《論語》時代,也算是小小出了一次風頭。”(萬花筒》1946年 第11期)

林語堂與李宗吾緣差一面。1943年9月28日,一代宗師李宗吾終因不治,于自流井宅內壽終正寢,享年64歲。

林語堂在成都短暫逗留期間,還見過不少名流,比如張大千。

20世紀60年代后期,一次張大千由巴西路過紐約去歐洲辦畫展,他特別買了一個新鮮肥大的魚頭來拜訪老朋友——林語堂。林夫人將魚頭做成一道紅燒魚頭菜,林語堂的千金相如也做了一道時鮮菜肴——“煸燒青椒”來招待這位從巴蜀走出來的藝術大家。林語堂平時不喝酒,老友重逢實在難得,特意開了兩瓶臺灣花雕酒助興。酒過三巡,話匣打開。他們回憶起1944年初,林語堂來到成都,張大千剛好從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回到蓉城,四川省主席張群特意為他們倆接風洗塵。陪客有著名詩人、書法家沈尹默等,沈尹默與林語堂是老友,闊別多年,相談甚歡……滄桑巨變,不覺一晃20多年過去了,兩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林語堂先生

1966年,70歲的林語堂告別在美國的幾十年生活,到臺北定居。林語堂七十大壽時,張群等要人寄來賀詩,林語堂詩興大發,依客人賀壽詞《臨江仙》原韻填詞,詞中既感嘆人生,又表明不留戀海外、葉落歸根的本性:

“三十年來如一夢,雞鳴而起營營,催人歲月去無聲,倦云游子意,萬里憶江城。自是文章千古事,斬除鄙吝還興,亂云卷盡盜紋平,當空明月在,吟詠寄余生。

七十古稀,只算得舊時佳話。須記取,岳軍曾說發軔初駕,冷眼數完中外賬,細心評定文明價。有什么了不得留人,難分舍。”

林語堂與張群交情深厚,在臺灣臺北陽明山尋訪林語堂故居,林語堂書廚一角放著一枚鎮紙,分兩行刻:“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這是國民黨元老張群過生日時,林林語堂繪畫了一幅比例奇特的奔馬圖作為賀壽禮,奔馬發力前奔,雄姿英發,筆力瀟灑。題款“岳軍老友一笑,弟語堂試筆”。張群于是回贈給林語堂這一枚語意幽默的鎮紙。


林語堂故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