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遂昌金矿,通往唐代的金窟

古漢語中, 遂字有七種解釋, 我以為有四種意思符合遂昌, 一是田間小溝, 二為通達, 三是順利成長, 四是成功, 實現。 昌, 興盛, 強盛, 美好。

是的, 今天的遂昌, 田間小溝非常美好, 已經興盛。

進金礦之前, 我一直在和鮑爾吉·原野、葛一敏探討兩個問題:金子會跑嗎?人們為什么需要金子?

顯然, 金子會跑, 引起了同行小伙伴們的極大興趣。 我的理論是, 歷朝歷代, 開采了不知道多少的黃金, 但是, 留存于世的和開采的一定是不等量的, 那么, 那些和死人一起埋在地底下的金子去哪兒了呢?顯然, 肯定還在地底下, 只是它們轉移了地方,

人們一時半會還找不全呢。

導游一本正經地告誡大家, 你們誰身上手上戴著金子啊, 要小心呢, 進礦洞后要小心呢, 說不定你的金戒指就跑丟了。 隨后, 原野就舉證說, 誰誰誰, 在某某金礦, 進去游了一圈后出來, 金銀手飾, 統統不見了。

自然是哄堂大笑, 有金器的小伙伴們, 只是下意識地捂緊了包包, 并不當真。

至于人們為什么需要金子, 也沒有多深的道理。 金子只不過是財富和權勢的像征。 因為稀有嘛, 稀有就貴重, 多了就不值錢了;因為黃色嘛, 這種金黃, 可是皇族貴族最需要的, 穿金戴銀, 非貴即富, 皇帝的龍袍, 不就是黃金的顏色嘛, 萬歲爺穿了這樣顏色的袍子, 平民百姓就別想穿了, 你硬要穿, 殺頭的呢。

說笑間,

迎著讓人打著寒顫的冷風, 就進了明代的金窟。

明代金窟, 有近10萬立方米的空間, 上下高度達150多米。 沿著坑道行進, 洞兩壁上不時有半圓形的凹坑。 顯然, 那是古人開采時留下的遺跡。

我能想像出的開礦場景是這樣的:工人們雙手用力地舉著長鉆機, 長長的鉆桿, 頑強地向巖石一點點鉆進, 有了足夠可以放炸藥的鉆洞, 然后爆破, 然后, 挖掘機將金礦石一兜一兜地裝進, 然后小火車一節一節拉走。

這當然是現代的采掘場景。

古代采礦卻要艱辛許多。 在都江堰景區, 我看過古人采石技術的介紹, 那時用的就是燒爆法, 將石頭燒熱, 加冷水, 使石頭爆烈。

遂昌金礦, 古人采掘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只是, 這樣的挖掘, 安全根本沒有保障。

唐代金窟, 是從山頂上往下打洞, 這個金窟的垂直深度有158米, 專家們根據開采面積的計算, 從公元658年到892年, 這個金窟, 一共生產了30多萬噸的礦石, 生產的黃金多達12萬兩, 白銀150萬兩, 總價值超過10億人民幣。

而這個明代金礦, 卻是遂昌金礦在對探礦巷道大爆破時無意發現的。

驚天一炸, 水流洶涌, 整整流了三天三夜。 水干后, 巷道內發現許多古瓷碗、爛木料, 開礦工具, 還有兩具尸骨一架水車。

在明代金窟的模擬礦難場景前, 我長久佇足憑吊, 想像, 這樣的場景, 我在古代筆記中已看到過多次, 今天算是現場實證。

宋朝徐鉉, 他在《稽神錄補遺》中記載了宋朝的一個礦難事故:

饒州的鄧公場, 是個采銀的礦井, 經常有水從井里流出。

天祐年間,

有十多個采銀者, 從井的山溝邊斜挖地道進入。 挖進數步進入礦井后, 空闊明朗, 山頂有洞好似天窗, 太陽光從上面照下來, 樓閣和柱子都變成白銀了。 這些采銀人于是就跑出井, 拿著斧子進洞, 他們要砍那些白銀柱子。

過了沒多久, 山突然倒了下來, 進洞的采銀人全部被壓死。 紅色的血從山澗流出, 好幾天不絕。 此后, 再沒有人敢進入采銀子了。

饒州在江西, 離遂昌其實不遠的。

和湯顯祖同朝代的沈德符, 他寫有大部頭的《萬歷野獲編》, 其中卷二《礦場》, 也記載了數場采金事件, 勞民傷財, 并不亞于礦難:

永樂十三年, 太監王房督促六千老百姓, 在遼東黑山淘金。 結果呢, 三個月淘金八兩。

永樂十五年, 有人報廣西南丹發現了大金礦。

皇帝命令開采。 結果呢, 采了一年, 只有九十六兩金。 更為奇怪的是, 這些所謂的金, 不久就變為錫了。

成化十年, 湖廣寶慶府金礦, 動用五十五萬老百姓采金。 湖南無數民眾被水淹死, 被虎豹吃掉。 結果呢, 僅采得三十五兩金子。

誰都喜歡金子, 但當權者可能更渴望擁有大量的金子。

上面舉的幾例, 足有以下信息透露:

(1)、皇帝貪心, 官員貪心。 聽到哪里有金礦, 立即動手, 官員也隨即從中搭車撈好處。

(2)、民賤。 老百姓的命真是不值錢的, 投入那么多的勞力, 服的都是苦役, 沒有任何回報。

(3)技術不夠。 這些金礦理論上有金的, 但僅靠人工挖鑿, 只能碰運氣了。 宋仁宗皇祐年中, 登州萊州金脈大發, 老百姓掘地采取, 取之不竭, 最大的一塊金達二十斤重。

(4)明朝交易發達,資本主義已經萌芽,政府和民間都需要大量的金銀。

得到金子需要代價,得到大量金子需要大代價!

所以,湯顯祖在遂昌當縣長,自然也要替朝廷干這樣的事。他最見不得不拿老百姓的命當命的人了,于是,他將所見所聞,寫成內參,親報皇帝。環境太惡劣了,不能再開采了,再挖要出大事情的。他太幼稚,皇帝要知道這些干什么?他只要金子。

他只有憤而辭官。

康熙年間的《遂昌縣志》載:湯顯祖辭官的第二年,這里發生了大礦難,石崩,斃百余人。大明天下大得很,遂昌金礦倒了,那就廢棄了吧。全國還有好多金礦可采呢。

在現代的遂昌金礦,我們看到的卻是更多的綠色。這里每年只準采500公斤黃金、5000公斤白銀。

他們是有節制的,金子銀子總有采完的一天,它只是大自然賜與遂昌的耀眼禮物而已。這里雖是礦山,環境卻優良,已經連續數年出現的桃花水母,讓人贊嘆,礦山已成綠洲了。

我們下山時,仍有不少游客爬往唐代金窟。

是的,這是全國唯一黃金景區留給人們的歷史記憶。

火辣暑月,耀眼的太陽底下,只有滿山的綠色,在散發著豐富的氧離子,還有蟬鳴聲,在放肆地哼著小調。

(4)明朝交易發達,資本主義已經萌芽,政府和民間都需要大量的金銀。

得到金子需要代價,得到大量金子需要大代價!

所以,湯顯祖在遂昌當縣長,自然也要替朝廷干這樣的事。他最見不得不拿老百姓的命當命的人了,于是,他將所見所聞,寫成內參,親報皇帝。環境太惡劣了,不能再開采了,再挖要出大事情的。他太幼稚,皇帝要知道這些干什么?他只要金子。

他只有憤而辭官。

康熙年間的《遂昌縣志》載:湯顯祖辭官的第二年,這里發生了大礦難,石崩,斃百余人。大明天下大得很,遂昌金礦倒了,那就廢棄了吧。全國還有好多金礦可采呢。

在現代的遂昌金礦,我們看到的卻是更多的綠色。這里每年只準采500公斤黃金、5000公斤白銀。

他們是有節制的,金子銀子總有采完的一天,它只是大自然賜與遂昌的耀眼禮物而已。這里雖是礦山,環境卻優良,已經連續數年出現的桃花水母,讓人贊嘆,礦山已成綠洲了。

我們下山時,仍有不少游客爬往唐代金窟。

是的,這是全國唯一黃金景區留給人們的歷史記憶。

火辣暑月,耀眼的太陽底下,只有滿山的綠色,在散發著豐富的氧離子,還有蟬鳴聲,在放肆地哼著小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