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后悔吗?此地挖出石油,当地人脱离母国独立,如今越过越穷,人均GDP仅母国三分之一

非洲大地下埋著許多礦藏和石油, 曾經這些是殖民者掠奪的目標, 二戰結束后各國獨立, 海量的資源讓不少國家走上了暴富之路。 然而, 因為發現石油而鬧獨立、脫離母國的事件時有發生, 今天就來說一說最著名的一例——蘇丹與南蘇丹。

2011年, 蘇丹南部地區宣布脫離母國, 獨立為南蘇丹, 這個曾經非洲面積最大的國際一分為二。 原因其實很現實, 南蘇丹挖出了海量的石油資源, 而他們不滿石油收入大部分要上交北方的制度, 于是開始鬧獨立。 然而, 南蘇丹人夢想中的暴富并沒有到來, 反而越過越窮。

80年代初, 蘇丹實行伊斯蘭教法, 蘇丹南部居民大多是基督教, 自然不愿意接受巴希爾的改革, 再加上石油利益的分配問題, 南蘇丹人對巴希爾越來越不滿, 甚至有了武裝反抗。

蘇丹早前屬于親蘇陣營, 后來又與中俄走得較近, 西方國家無法直接控制, 那就只能放大南北蘇丹的矛盾, 毀滅總比建設來得容易。 于是, 美國向南蘇丹人支援了資金和武器, 蘇丹內戰爆發了, 這場內戰陸陸續續打了十幾年, 后來聯合國也介入了此事, 在重重壓力下, 巴希爾最終于2011年做出妥協, 同意了南蘇丹的獨立。

獨立之后, 南蘇丹全盤照搬了美國模式, 建立了三權分立制度, 以為靠著石油資源可以走向富強。 然而, 南蘇丹學習失敗了, 軍閥、部落都想掌控大權,

導致這個剛成立7年的國家一直處于內亂之中。

南蘇丹的石油業發展極為緩慢, 國內的煉油設施幾近于無, 當年蘇丹將煉油廠全部建在了北方, 以此牽制南方的石油資源。 另一方面, 南蘇丹沒有出海口, 只能將原油輸出到北蘇丹, 經過提煉后再由蘇丹港運出。 南蘇丹也想建造屬于自己的煉油設施, 然而內戰令南蘇丹十分混亂, 根本組織不了人手建造, 空有石油而富不起來。

如今, 蘇丹的人均GDP為2415美元, 而擁有石油的南蘇丹更窮, 只有758美元, 僅母國蘇丹的三分之一。 不知南蘇丹人是否會后悔曾經獨立的決定, 就算擁有了蘇丹所有的石油資源又怎樣?還不是越亂越窮、越窮越亂。

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