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改李白的诗,一般人没这胆,清人改的这一首却得到普遍认可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

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 因晉代女子子夜造此聲, 起于吳地興于吳地, 故而得名。 “后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 謂之《子夜四時歌》, 分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多寫哀怨眷戀之情。

皎潔的月光下, 長安城四處傳來搗衣聲, 秋意已濃, 寒氣襲人, 婦人們都在忙著為駐守邊關的親人縫制冬衣。 忙碌的間隙, 人們會抬起來看著圓圓的月亮, 什么時侯才會結束戰爭, 家家團圓。

王夫之贊李白這首《子夜吳歌》曰:“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 被太白拾得。

這四句確實沒得說, 不過有人覺得后面兩句有點多余, “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 更覺渾含無盡”。

改李白的詩, 一般人沒這膽, 不過清人田同之關于《子夜吳歌》這觀點卻被很多人認可。

咱們國家眾多詩人都寫過搗衣詩, 比如杜甫的“亦知戍不返, 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 況經長別心”、“寧辭搗熨倦, 一寄塞垣深。 用盡閨中力, 君聽空外音”, 李煜的“又是重陽近也, 幾處處砧杵聲催”, 賀鑄的“砧面瑩, 杵聲齊, 搗就征衣淚墨題”等等。

但這個“搗衣”到底搗的是什么, 怎么搗, 為啥總在夜里搗, 現代人有點兒搞不清楚。 有些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把臟衣服浸濕, 放在石板上用木棒使勁捶, 這方法據說現在一些偏遠山區還在用, 電影里也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鏡頭。

但這個洗衣的說法首先就被否定了, 大家都傾向于“搗衣”是做新衣服的一個步驟, 有人說是為了把麻布搗軟, 有人說是捶打漿洗過的衣服, 有人說是脫膠有人說是除堿, 李敖說是整理棉絮, 為縫制棉衣做準備。

關于怎么“搗”主要又有兩種說法, 有人說跟舂米一樣, 拿個大棒子一團團的搗, 比如明人楊慎就說搗衣時“兩女子對立, 執一杵如舂米然”, 不過楊慎也沒親眼見過, 也是搜索來的二手資料, “嘗見六朝人畫《搗衣圖》其制如此”。

也有人說是鋪在平滑的砧板上, 然后用木棒敲打, 第一種說法更像“搗”, 但似乎第二種說法更合理一些。

大致總結一下, 這個“搗衣”是做新衣服前對布料進行加工的一道工序, 被搗的一般是“帛”,

即絲織品, 搗衣的目的一是為了去除絲織品中的絲膠, 看起來更白凈有光澤, 二是為了柔軟平整。

搗衣多在秋夜進行,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秋天開始搗, 這樣思婦們才能在冬天到來前完成寒衣的制作。 古時的女同志忙啊, 老公不在家, 忙里又忙外, 只有晚上有點兒空, 張大嫂李大媽聚一塊兒搗搗衣聊聊天。

現代人多不再有親自做衣、寄衣的經歷, 連信也越來越少寫, 然而正是這樣瑣碎的生活小事, 從古詩詞中讀到, 深情依舊。 “新樣羅衣渾棄卻, 猶尋舊日春衫著”、“春衫著破誰針線, 點點行行淚痕滿”, 即便再經千載, 那濃濃的思念之情仍然深動人心……

(圖片來自網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