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第一件遨游太空的苏绣艺术品出自谁手?

知道鎮湖, 是因為蘇繡;熟悉鎮湖, 是因為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因為遇見你》;遇見鎮湖, 是今年初夏的一個雙休日。 在鎮湖, 但見那些粉墻黛瓦的繡樓一幢挨著一幢;繡樓之上, 那些端坐繡繃前靜靜地飛針走線的繡娘構成了這個小鎮最美的風景。

鎮湖地處蘇州高新區, 被譽為中國刺繡之鄉、蘇繡故里;這里先后建成了“一街(繡品街)、一館(刺繡藝術館)、一園(蘇繡文化創意產業園)、一中心(刺繡展示中心)”;目前蘇州高新區投資數十億元正著力打造一個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宜居宜業宜游特色“蘇繡小鎮”。

蘇繡, 針尖上的藝術。 如今的鎮湖, “戶戶有棚架, 家家會刺繡”, 2萬多人中就有8000繡娘;這8000繡娘繡出一條刺繡“產業鏈”。 古老的技藝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 來自刺繡產業的收入占到當地農民家庭收入的75%以上。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的統計, 在全國刺繡市場上, “四大名繡”中蘇繡產值占到80%, 而其中的80%又來自鎮湖。

相傳, 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自古以來這里都是繡女成群, 上至古稀老人, 下至青春少女, 沒有一個不會描龍繡鳳的。

到目前, 區域內已開設繡莊400余家, 相關配套的電腦輔助設計、絲線面料銷售、裝裱包裝、運輸物流等專業商店達40余家, 形成了全國刺繡行業最為完整的產業鏈。 尤其是繡品街, 經過多年發展, 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蘇繡批零中心。

出身于鎮湖農家的姚建萍耳濡目染, 8歲起就跟著母親拿起了繡針。 一根細針, 幾縷絲線, 經過她的纖纖素手, 變幻出人間百態, 世象萬千。

姚建萍把油畫、攝影、雕塑、國畫、書法的線條、結構、色彩、光影變化融為一體, 與傳統刺繡針法有機結合, 注重作品的唯美主義傾向, 強調光影色彩的自然過渡, 大膽追求色彩的斑斕豐富, 充分運用平針繡和亂針繡的各自特點, 中西融合, 古今融合, 巧妙變化中靈活運用平亂轉換, 以及吸收各大繡種流派的特點, 集大成于一體。

如今的姚建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 中國刺繡藝術大師, 被譽為“蘇繡皇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她“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其作品4次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金獎, 蘇繡巨作《我愛中華》搭載衛星遨游太空, 是藝術史上首個飛天的刺繡藝術品。

在1700米長的刺繡街上, 我們走進了梁雪芳刺繡工作室。 梁雪芳端坐在落地窗前, 手上的針線飛快地在繡布上游走, 她正在繡自己母親的肖像, 在這件繡品里, 她把母親的銀發融進了作品里。 梁雪芳10多歲就跟隨母親學刺繡, 母親已經80歲了, 依舊能坐在繡架前, 一針上, 一針下, 就這么繡一天, 很淡定, 也不覺得累, 這是她母親日常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梁雪芳說, 小時候學習刺繡是學習傳統文化, 后來刺繡變成一份賴以生存的手藝, 隨著手藝的嫻熟, 梁雪芳開始研究技法, “10年前, 我的想法變了,

覺得蘇繡作為傳統文化, 不只是技藝的表現, 更應有藝術、情感、思想的表達。 ”而今天, 梁雪芳對蘇繡又有了新的理解, “蘇繡是與生命聯系在一起的, 是一代代人傳承下來的。 如今我們要提供的不是購買式服務, 而是體驗式服務, 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蘇繡中來, 用針線反映當代人的生活理念。 ”

正是有了一代代繡娘的探索與創新, 蘇繡精品不斷涌現, 蘇州鎮湖也已形成在全國擁有較大影響力的蘇繡大師集群。 截至目前, 已有80余件鎮湖蘇繡精品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國際友人, 近90件鎮湖蘇繡精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館或名人收藏。

擁有兩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14名省工藝美術大師, 8名省工藝美術名人, 56名高級工藝美術師和245名中初級職稱繡娘……蘇繡和江南從來都是一體的。

蘇繡承載了江南的溫婉柔美, 江南孕育了蘇繡的靈動氣韻;指尖上的千年江南, 十指春風, 顛倒眾生。 【圖文編輯自《在鎮湖, 遇見蘇繡》作者:楊曉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