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作死就不会死,为什么看飞行表演时远离钢铁战机会比较安全

8月11日, 中國臺灣地區嘉義空軍基地舉行開放日活動, 吸引了大批觀眾到場觀看。 結果在上午和下午的兩場F-16戰斗機的飛行表演中, 在該機編隊從滑行道前往跑道準備起飛的過程中, 發生了多起觀眾不顧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侵入滑行道的危險事件, 導致F-16飛行員被迫向滑行道外側避讓, 以避免發生危險。

在噴氣式戰斗機滑行時, 貿然接近飛機簡直是作死行為。 F-16戰斗機在地面啟動發動機后, 就在發動機進氣口前方180度扇區和尾噴管后方噴流方向形成兩個危險區域, 嚴禁地面人員接近。

F-16采用機腹進氣布局,

進氣口過于接近地面, 在發動機運轉時會產生強大吸力, 任何接近進氣口前方180度扇區7.62米之內的物體都有可能被吸入進氣道, 導致進氣道和發動機遭受外來異物損傷(FOD)。 如果觀眾在航展中過于接近滑行中的F-16, 輕則致頭戴的帽子、身上背的包包或其他零碎會被吸入發動機, 重則整個人會被發動機吸入變成“人肉串燒”。 航空史上這種地勤被噴氣式飛機“吞噬”的事故已經屢見不鮮, 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1991年2月20日海灣戰爭期間,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正準備在夜間彈射起飛一架A-6E“入侵者”攻擊機執行作戰任務, 21歲水手約翰·布里奇負責把這架A-6前起落架的彈射掛鉤固定到蒸汽彈射器滑塊上。 結果他在作業中不小心走到噴氣機的進氣口正前方,

誤入進氣口危險區, 結果一下子被吸進了進氣道。 好在他是以頭朝內的姿勢被吸入進氣道, 手臂伸在前方, 使整個身體被卡在發動機第一級風扇整流錐和進氣道內壁之間動彈不得。 此外他的頭盔和外套在強烈吸力之下首先脫落, 被發動機吸入引發強烈振動, 飛行員察覺到后及時切斷了油門, 使布里奇幸存了下來, 僅受輕傷。 這起事故在當時被稱為奇跡, 如果布里奇換個姿勢被吸入, 結果可能就慘不忍睹了。

戰斗機在地面滑行過程中, 尾噴管噴流也是非常危險的。 炙熱的強力噴流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 能把人吹翻拋起到很遠處。 根據F-16戰斗機的安全手冊, 該機尾部噴流附近和發動機進氣口一樣是一級危險區域,

其高速噴流在60米開外仍能導致人體傷害。

最后觀眾過于接近滑行中的戰斗機, 還有可能被戰斗機的機翼、翼下掛架或尾翼嚴重撞傷, 這些部位被F-16安全手冊列為二級危險區域。 戰斗機的地面滑行速度雖然不高, 一般低于50公里/小時, 在飛行表演等場合甚至會更低, 但請別忘記戰斗機可是動輒十幾二十噸的龐然大物, 雖然地面滑行時速度不快, 但撞擊人體的動能也相當于一輛卡車!更別提戰斗機翼下還存在尖銳的武器掛架了, 如果觀眾的頭部被掛架撞擊, 致命的可能很高。

從中國臺灣地區嘉義空軍基地開放日活動出現的作死行為可以看到觀眾航展安全意識教育的缺失, 該基地滑行道兩側沒有被圍欄封閉也反映出主辦單位在安全設置上的缺失。

俗話說得好:“不作死就不會死”, 你在地面還是離滑行中的鋼鐵戰斗機遠一些比較安全。

作者:阿姆斯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