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抗战中的巾帼英雄,五子去无一子还,人称“当代佘太君”!

“當知天命難違, 七子去六子回”當年佘太君一家抗遼破夏, 最后只剩得楊六郎一人歸來, 被后世傳為佳話。 而在那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中, 也涌現出這樣的忠烈家庭:英雄母親鄧玉芬, 為了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 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戰場, 不幸全部戰死沙場。

鄧玉芬, 出生于北京市密云縣的一個貧苦農村家庭, 14歲出嫁后與丈夫任宗武靠種地為生, 后來一連生下了七個兒子, 一下子就成了十里八鄉的名人, 鄉鄰們很是羨慕。 本以為人丁興旺的鄧玉芬一家從此就可以過上安穩的好日子。 但在那個備受外來侵略,

飽經戰亂之苦的年代, 國破豈會有家。

“七七事變”爆發之后, 北京地區成為了首當其沖的戰亂之地, 日本侵略者到處燒殺劫掠, 這讓本來就艱難的日子, 更是雪上加霜。 1940年, 八路軍來到了密云一帶, 鄧玉芬在與八路軍的長期接觸下, 雖沒有文化卻也深知國仇家恨之理, 遂和丈夫決定拿起槍桿打日本, 救國救亡, 也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為了抗日救國, 鄧玉芬把丈夫和五個兒子先后送上了戰場。 槍炮無眼、戰爭無情, 最后等來的卻是接連的噩耗。 1942年3月, 丈夫與兩個兒子重返“無人區”種地時, 遭受日軍偷襲丈夫和五子當場遇害, 四子被抓后慘死在獄中。 1942年秋, 大兒子永全在戰斗中英勇犧牲。 1943年8月, 二兒子永水身負重傷不治身亡;而三兒子也在一次戰斗中失蹤,

再也沒了消息。

厄難接踵而至, 白發人送黑發人, 鄧玉芬抗日的決心卻絲毫沒有動搖。 她盼望著兩個小兒子也快點長大, 好繼承父兄的遺志繼續打鬼子。 然而1944年春, 在一次日軍的掃蕩中, 六兒子在混亂中失蹤, 小兒子連病帶餓死在了鄧玉芬的懷里。

身邊的親人接連著失去, 鄧玉芬化悲痛為力量, 她要親眼看著國家勝利的那一天。 終于經過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鄧玉芬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 是一位民族英雄, 她被稱為“當代的佘太君”當之無愧, 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銘記學習的好榜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