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当张三丰遇到王羲之,凌空痛书《丧乱帖》,让人感叹读书当如金庸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 古代的文化人兒就講究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江湖中人也有玩筆桿子的, “判官筆”, 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翠山。 一枝筆橫涂豎抹軟硬兼施, 耍得頭頭是道, 不但煞是好看, 而且威力無窮。

來看看《倚天屠龍記》中的一段, 張翠山的師父, 老道張三豐痛書王羲之《喪亂帖》:

王羲之, 有文化的愛稱之為“王右軍”, 這是他的官名, 王羲之做過“右軍將軍”。 咱們中國有些貨就這愛好, 一面大叫著淡泊名利, 一面“王處”“李局”滿紙。 一般老百姓只知道他是“書圣”, 不知道他是高官, 不管王羲之叫“王右軍”,

就叫“王羲之”。

王羲之早年從衛夫人學寫字, 后來學鐘繇楷書、張芝草書, 再后來誰也不學了, 自成一家, 大家都學他。

王羲之的書法在唐時尚有三千余幅,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書, 將搜集到的都做了殉葬品, 據說其中就包括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此后經過一千多年, 如今存世的王羲之作品僅有20多幅, 并且幾乎都被證明是后人的摹寫本和臨本。

傳為王羲之的作品有小楷《黃庭經》(俗稱《換鵝帖》, 王羲之愛鵝成癖, 傳說他用此書換了山陰道士一籠鵝), 行書《蘭亭序》、《喪亂帖》、《奉桔帖》、《孔侍中帖》、《快雪時晴帖》、《七月都下帖》, 草書《遠宦帖》、《十七帖》等。

專家們大都認為, 如果王羲之尚有一件真跡存世, 那就非《喪亂帖》莫屬。

《喪亂帖》是王羲之晚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寫給友人的手札, 內容是亂世中祖墳一再被毀的悲痛之情。 書寫時先是行書, 然后越寫越草, 到最后完全已是草書, 顯示了情感從沉痛壓抑到痛不可當的變化過程。

《喪亂帖》長約25厘米, 寬約21厘米, 共八行, 62字, 全文如下:“羲之頓首, 喪亂之極, 先墓再離荼毒, 追惟酷甚, 號慕摧絕, 痛貫心肝, 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 未獲奔馳, 哀毒益深, 奈何奈何!臨紙感哽, 不知何言。 羲之頓首頓首!

就在幾個月前, 今年的2月10日到4月8日, 日本福岡縣的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王羲之與日本書法”的重磅展覽, 把日本歷代流傳下來的王羲之書法作品和日本早期書法家的代表性作品作了一次系統展示。

此次展覽最重磅的作品是王羲之的《喪亂帖》,

此帖與《二謝帖》、《得示帖》裝裱在一張紙上, 均為王羲之信牘。

2006年, 《喪亂帖》曾在上海展出過一次。 事情說起來挺遺憾, 據專家考證, 唐朝時鑒真和尚東渡日本, 帶去了一些珍貴的名人書畫, 其中就包括《喪亂帖》, 這件絕世珍品如今被日本人尊為“國寶”。

了解了《喪亂帖》的大致情況, 再回到《倚天屠龍記》中來。

張三豐九十壽誕之時, 三徒弟俞岱巖慘遭暗算, 四肢骨節盡數被折斷, 原本縱橫江湖的漢子轉眼成了廢人, 而兇手卻不知是誰。

張三豐空有一身絕世武功, 卻無用武之地, 晚間心痛得無法入睡, 一個人伸指在空中一遍遍書寫著《喪亂帖》, 一筆一劃中充滿了拂郁悲憤之氣, 正合了王羲之當年的意思。

“鐵鉤銀劃”張翠山對書法頗有研究, 但翩翩年少, 此前一直無憂無慮無牽無掛, 對《喪亂帖》感觸不深, 此時身經師兄存亡莫測的大禍, 再看師傅空中臨此帖, 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喪亂”, 什么是“荼毒”, 什么是“追惟酷甚”。

臨完《喪亂帖》, 張三豐意猶未足, 再書“屠龍倚天”。

想到“武林至尊, 寶刀屠龍”的秘密極可能與俞岱巖的受傷有關, 他隨手寫出了在江湖中流傳的那段歌謠, 沒想到情之所致, 最終即興創作出了一套絕妙的書法武功

張翠山又驚又喜, 連忙潛心記憶。 他深得師傅這套書法武功之真諦, 沒多久居然就用上了, 揮筆折服了“金毛獅王”謝遜:

金庸文中提到的詩句出自李白的《草書歌行》, 本是盛贊草書大師懷素的狂草藝術, 真是絕合了張翠山的此番舉動,

也讓人由衷的佩服金庸學識深厚而且運用巧妙, 不但發明創造了一路路絕世武功, 還經常能這樣“有詩為證”。

吾師醉后倚繩床, 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 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 一行數字大如斗。 恍恍如聞神鬼驚, 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 狀同楚漢相攻戰。 “

在李白筆下, 懷素作書時鉤連盤線, 筆走龍蛇, 有如閃電驚雷, 變幻莫測, 這種大氣磅礴、狂放不羈的寫法, 哪里僅僅是書法藝術?豈不活脫脫就是張三豐傳授給張翠山的書法武功!

陸游有一首《草書歌》也很有江湖味道:“今朝醉眼爛巖電, 提筆四顧天地窄”的句子也極有氣勢:“傾家醉酒三千石, 閑愁萬斛酒不敵。 今朝醉眼爛巖電, 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風云入懷天借力。神農戰野昏霧腥,奇鬼摧山太陰黑。此時驅盡胸中愁,捶床大叫狂墮幘。吳箋蜀素不快人,付與高堂三丈壁。“

能把大俗的東西寫到雅,或者把大雅的東西寫得通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都要有厚實的文化做底蘊。金庸的傳統文化功底極為深厚,在他的作品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佛學醫道不是簡單的引用、堆砌,而是巧妙的融入在故事中,淡無痕跡而卻又隨處可見。

金庸的小說,看看古老的詩謎、對聯、書法、醫卜等等,和文中人物結合得是多么的天衣無縫、相輔相成而又新意迭出,我們不得不佩服金庸的知識與才華。這些東西肯定早已被他融會于心、共治一爐,才能如探囊取物般用得如此得心應手。

這世上讀過的人多了去了,天下才子多了去了,有幾個能像金庸這樣把它幻化為自己的東西?

讀書當如金庸!

江湖并不只是打打殺殺,氣貫江湖,情滿江湖!愛恨情仇西風白馬,江湖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大起大落,永遠未知的神秘。

金庸小說中曾經無數次打動我心的故事和傳奇、真情與豪氣、詩意與哲理,相信一定也有你曾經流連其中……

成了名成了“家”的多喜歡談思想、玩深刻,我的觀點,任何東西,做到極致就是藝術。所謂的“深刻”,跟體裁、形式都無關,唯一的標準是要能深深刻在人的心里,只在臉上顯現的,無論思想拔得再高,那叫“膚淺”。

走近金庸,看英雄本色,品俠骨柔腸。

(圖片來自網絡)

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風云入懷天借力。神農戰野昏霧腥,奇鬼摧山太陰黑。此時驅盡胸中愁,捶床大叫狂墮幘。吳箋蜀素不快人,付與高堂三丈壁。“

能把大俗的東西寫到雅,或者把大雅的東西寫得通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都要有厚實的文化做底蘊。金庸的傳統文化功底極為深厚,在他的作品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佛學醫道不是簡單的引用、堆砌,而是巧妙的融入在故事中,淡無痕跡而卻又隨處可見。

金庸的小說,看看古老的詩謎、對聯、書法、醫卜等等,和文中人物結合得是多么的天衣無縫、相輔相成而又新意迭出,我們不得不佩服金庸的知識與才華。這些東西肯定早已被他融會于心、共治一爐,才能如探囊取物般用得如此得心應手。

這世上讀過的人多了去了,天下才子多了去了,有幾個能像金庸這樣把它幻化為自己的東西?

讀書當如金庸!

江湖并不只是打打殺殺,氣貫江湖,情滿江湖!愛恨情仇西風白馬,江湖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大起大落,永遠未知的神秘。

金庸小說中曾經無數次打動我心的故事和傳奇、真情與豪氣、詩意與哲理,相信一定也有你曾經流連其中……

成了名成了“家”的多喜歡談思想、玩深刻,我的觀點,任何東西,做到極致就是藝術。所謂的“深刻”,跟體裁、形式都無關,唯一的標準是要能深深刻在人的心里,只在臉上顯現的,無論思想拔得再高,那叫“膚淺”。

走近金庸,看英雄本色,品俠骨柔腸。

(圖片來自網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