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邓涵文与韦世豪,中国U23背后的青训究竟如何?

昨晚結束的中超聯賽里, 恒大5-0大勝重慶斯威。 能夠敲開勝利大門, 首先就是依靠的鄧涵文頭球補射;而前夜國安在申花身上到手的3分變為1分, 也“仰仗”了自家的U23小將韋世豪。 隨著中超U23新政的施行, 小將們得以在中超職業賽場上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 17年的U23政策明文規定, “每支球隊11名首發球員中至少有1名U23球員”; 而緊隨其后的新政更加明確, “一場比賽如果要用滿3個外援名額, 就要匹配3人次的U23球員”。

這樣明顯的政策傾斜, 一方面有助于鍛煉年輕的本土球員, 但是另一方面則是在壓榨23歲以上的本土球員生存空間。

老將們或是紛紛坐上替補席, 或是轉投國內外次級甚至三級聯賽。 不僅是本土球員, 強力外援也不再對中超賽場趨之若鶩。 今年冬窗, 除了大連萬達從馬競引回的三名身價總和超過3.7億的強援之外, 各隊幾乎沒有在外院市場上做出大動作。

反觀U23新政實施后嶄露頭角的諸位小將, 光鮮奪目的幾乎全都出自魯能青訓和陜西浐灞。 像曹永競、鄧涵文都是當年陜西浐灞的小球員, 唐詩和韋世豪則都是魯能青訓出品。 除此之外, 這一波主力干將幾乎都有國外聯賽的訓練和征戰經驗。 唐詩曾經效力于巴甲豪門, 韋世豪則在葡超、葡甲征戰四個賽季。

這些球員的經歷也反映出中國青訓目前的主要策略之一:中西結合。

一方面向國外學習, 尤其是向德國等世界杯強國的青訓體系學習, 逐步建立并且完善起自己的職業足球培訓、教育體系;另一方面則是向外輸送年輕球員, 希望這些小球員能夠在得到歷練之后為國效力。 但即便如此, 亞運會高開低走的國足成績證明著這個策略本身有著較大問題。 已經向歐洲學習、向最先進的德國青訓取經的我們, 為什么還是成績不佳?

實際上, 重慶力帆一線隊的教練賈順浩曾表示, “在職業層面, 我們的青少年球員訓練強度遠大于英國”, 中國球員幾乎從小學進入體校、市隊乃至省隊接受大運動量訓練, 而英國U16以下梯隊都以類似興趣班的方式接受訓練。 這也可以說明, 為什么魯能的青訓學校能夠多年蟬聯U17、U15的全國冠軍——訓練強度大、品牌基礎好,

自然可以吸引眾多注意力。

對中國的競技足球而言, 唯一能說明其水平的就是成績。 這一模式下的主導, 加上教練們過大的壓力這都轉化為了對年輕球員們的苛刻死板訓練。 首先, 年齡、身高上有硬性劃線, 像之前內蒙古足協對185cm的要求就是例子。 其次, 場上位置幾乎是絕對固定的。 從青少年到日后的職業生涯, 大部分球員都在一個到兩個位置之間“終其一生”。 這樣確實能夠提高熟練度, 對技術也有一定的好處。 但這樣無疑就限制了球員的整體觀念和大局觀念。 黃紫昌之所以在鋒線上無處不在, 和他早年在多個位置上都有過嘗試不無關聯。 最后, 就是從青年時代開始的過度使用。

我們的訓練時長早已不再少于全球流行的“10000小時”, 強度也早已遠遠超過球迷們認為的水平。 而國外的小球員12歲以下是被嚴格限制力量訓練的。

除去球員的青訓, 教練的培訓在中國更是值得思考。 中國教練的培訓是由亞足聯授權, 由中國足協主管的, 后者則負責開設各級足球訓練水平教練員的培訓班。 除此之外, 教練們幾乎沒有其他的渠道得到提升。 球迷們說:稀缺的不是青訓教練, 而是足夠優秀的青訓教練;真正想搞好青訓的俱樂部, 不是沒錢支付高額的青訓教練工資, 而是沒有足夠優秀的本土人才值得俱樂部投入;而那些有志于此的教練, 卻往往為生計所困。

青訓如今的問題, 不是如何從零件變成火箭的問題,

而是如何打造好每一個零件的細節問題。 搬回國外的體系來沒有辦法救青訓, 而是要將他們如何培養球員、發掘球員的理論與中國如今的教育情況結合起來, 才能真正為中國足球帶來更光明的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