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歼-20高清照片揭露一些设计细节

隨著我國重型隱身戰斗機殲-20的服役和形成初始戰斗力, 以及該機越來越高調地參加聯合演習并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軍事訓練, 其高清圖像也越來越多地涌現。 在8月1日的建軍節里, 4幅殲-20的高清新照片出現在互聯網上, 讓我們獲得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更好了解這款“游戲規則改變者”隱身戰斗機的一些設計細節。

這架殲-20是最新出廠的黃皮機, 機身表面尚未涂上灰色偽裝涂裝, 裸露著黃色防護底漆和翼面前后緣的灰色吸波材料結構, 凸顯樂許多之前無法觀察到的設計細節。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

殲-20的前機身兩側和下方蒙皮表面有著數量繁多的嵌入式共形天線, 不再像三代機那樣大量使用突出于機身的刀形天線, 這對于隱身飛機來說是基本功。 此外, 殲-20進氣口、翼面前后緣等處還大量使用灰色的隱形復合材料結構, 可能與殲-20總師楊偉在兩會期間證實的殲-20戰斗機已經應用民營企業研制的超材料相關。

殲-20的蒙皮經過了細心的隱身處理, 除日常維護口蓋的邊緣能看到明顯接縫和螺絲結構外, 其余蒙皮接縫和鉚釘都被吸波材料填料所覆蓋, 表面非常平滑, 這樣能維持整個機身表面統一的阻抗過渡, 避免出現不連續性, 從而最小化整機的雷達橫截面。

照片還詳細展示了殲-20的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口(DSI),

可以看到壓縮鼓包上的隱形復合材料結構。 這個3D壓縮鼓包能讓湍流邊界層空氣從進氣口上下唇邊緣分離, 在很大速度范圍內保持有很高進氣效率。 同時由于取消了復雜的附面層分離結構和超音速可調結構, 因此在重量和隱身性能上與傳統超音速進氣口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從殲-20降落后的滑跑減速姿態可以看出, 該機之所以能夠取消傳統戰斗機上的氣動減速板, 是因為能應用機翼后緣升降副翼的上下差動以及全動垂尾的同時向外偏轉, 形成了氣動減速面, 其等效減速面積甚至超過傳統的減速板。 該機的鴨翼在飛行中并不參與減速操作, 只被用于降落后的滑跑減速。 巨大的向前偏轉的鴨翼此時就好似大象耳朵,

能提供巨大的氣動減速阻力, 降低對輪胎和剎車盤的磨損, 同時巨大的尺寸也顯示出殲-20具有的優秀機動性。

在殲-20的機腹左下方, 我們能看到一個龍勃透鏡。 這是一個類似于角反射器的雷達回波增強裝置, 用于幫助地面雷達和空中交通管制員在試飛和訓練中跟蹤殲-20, 保證飛行安全。 當然該裝置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掩蓋飛機的真實雷達特征, 避免泄密。

在殲-20的機鼻, 除大口徑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罩之外, 還能看到機鼻兩側的分布式光電孔徑系統的兩個視窗, 類似視窗還分布在風擋前方、座艙蓋后方、機腹右側, 形成360度球形全覆蓋。 殲-20的分布式光電孔徑系統除了被作為先進導彈逼近警告系統之外,

還是該機重要的光電傳感器, 可用于發現空中目標和夜視導航。 與該機的先進頭盔顯示器相配合后, 光電孔徑系統可為飛行員提供外界高分辨率紅外圖像, 實現“透視”機身, 大幅提高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

除了分布式光電孔徑系統之外, 殲-20另一個重要的光電傳感器位于機鼻下方。 之前的殲-20原型機大都沒有安裝這個設備, 機鼻下方是不透明的多面體結構, 新照片顯示殲-20機鼻下方的光電傳感器只有前向的四片玻璃, 缺乏后向和下方視野, 因此該裝置應該被用于對空搜索與跟蹤, 類似殲-10C和殲-16風擋前方的紅外搜索與跟蹤傳感器。 紅外搜索與跟蹤傳感器使殲-20擁有了在關閉雷達實施無線電靜默狀態下的對空被動搜索與跟蹤能力,

這種能力對于探測空中隱身目標來說已經越來越重要, 將使殲-20在未來高威脅空戰環境中更好地對抗其他先進隱身戰斗機。

隨著我國光電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以及殲-20向多用途化方向發展, 這個紅外搜索與跟蹤傳感器最終可能被先進光電瞄準系統取代, 在保持現有空空探測能力的前提下增加對地瞄準能力 , 使殲-20能夠自主投擲精確制導對地彈藥。 屆時其多面體視窗應該也會進行相應修改, 以增加下半球視野。

這些高清照片顯示出殲-20在設計上已經非常成熟, 可自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照片透露的各種設計細節也顯示在隱身戰斗機研制方面, 我國已經邁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啟動兩種隱身戰斗機研發項目的國家,充分顯示出我國在航空航天材料和戰斗機制造技術上的重大進步。

作者:阿姆斯壯

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啟動兩種隱身戰斗機研發項目的國家,充分顯示出我國在航空航天材料和戰斗機制造技術上的重大進步。

作者:阿姆斯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